- 相關推薦
教育管理 - 優化學校布局調整中的資源配置
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不斷深入人心和農村城市化進程中人口向城鎮集中的速度加快,農村小學的入學人數已連續多年呈下降趨勢,村村有小學的學校布局越來越顯露出種種弊端,嚴重影響著學校辦學效益和教育質量的提高。本著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利用率的宗旨,結合“改薄”、“創建”和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對農村小學布局進行調整已成為必然。從調整的實際來看,現階段學校布局調整的形式一般有三種:一種為兼并式,即將一種所相對薄弱的學校向另一所社會聲譽和教學質量都比較高的學校合并,以實現以強扶弱,共同發展的目的;一種為分離式,即將一所相對落后的學校或規模小的學校分離到相對就近的幾所學校;一種為聯合式,即將幾所較為落后的學校同時兼并,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重新建設。學校布局調整從被調整的學校角度來看,主要包含有人、財、物、事及社會關系等教育資源的合理轉移。轉移工作的科學合理程度將直接影響著學校布局調整的成敗,直接影響著教育資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與優化。如果處理不當,疏于管理,就會出現一些與調整初衷不相符的因素:
(1)教師群體出現流失與不和諧。一方面一些條件較好又有社會關系的教師借機調出教育戰線,致使師資流失;另一方面學校受到調整,教師群體會產生失落感,歸屬他校后,如果思想和管理工作不到位,這個失落群體為了保障自我利益不受侵害,會自發形成小團體,小團體的形成必將影響工作的順利發展。
。2)教學設施嚴重流失。其一是在調整前期,一些管理人員抱著日后好做人的思想,做起了好好先生,管理也隨之松散,使得一些教學設施被蠶食鯨吞,可用于家庭的教學設施被一些不自覺的教師“借”回了家,成為私有財產;其二是在調整時由于教職工思想的松懈,安全保衛工作不到位,讓一些梁上君子有了可乘之機,使教學設施遭到盜竊和破壞。
。3)學校資金被私分、亂用。有些學校管理者為了平息調整引發的思想動蕩,平衡失落感,再加之上級主管部門監督不到位,于是,出現調整時以各種名義把來之不易的學校資金分光、用光、導致學校資金流失。
。4)校舍閑置、破損。調整后,由于機構不復存在,學校剩余財產也就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時間久了,校舍就由閑置變得破損,固定的教育資源無形浪費。
學校布局調整是時代賦予的重任,是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充分挖掘教育資源的作用,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調整過程中,如果不加強教育資源的管理工作,不從科學合理、講究優化與提高效益方面考慮問題,就會失去調整的初衷。為此,在布局調整中該怎樣加強教育資源的管理,如何通過教育資源的合理轉移,將學校做強、做大、做優,是擺在廣大教育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大實踐問題。筆者根據我校在學校布局調整工作中的實際談幾點看法:
一、調整的首選方式是以強帶弱,聯合發展的兼并式。
兼并式調整可以使人、財、物、事等教育資源都歸屬同一單位,從而使歸屬學校的發展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大家就會以主人翁的姿態關心學校的方方面面,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教育資源的浪費,并且教師、學生由薄弱校流向條件較好的學校,心理上容易接受,有利于各方面關系的處理。而分離式調整,存在著一方面在財物的歸屬問題上調節的難度比較大,另一方面由于教師和學生的去向問題給平穩過渡帶來工作難度。聯合式調整投資大,一般較少運用。
二、思想工作是平穩調整的關鍵。
學校被調整,教職工和學校管理人員都會產生失落感,如何讓大家接受事實,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和支持調整?其一要深入細致地做好廣大教師、家長、學生和學校管理者的思想工作,讓與之相關者懂得調整是教育發展的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是實現教育資源優化,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綜合效益的需求,讓全體人員形成共識,從而走向支持調整。其次在人員安排方面,學生應堅持就近的原則,教師首先應堅持隨生轉入的原則,而對于個別有實際困難的教師,則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實現人盡其才,從而得到家長和教師們的支持。其三接收單位更要做好全體教職工的思想工作,讓調入的教師減少調整的失落感,讓原學校教師感受到且增強緊迫感,減少“排斥”。通過細致有效的思想工作,讓兩個集體融為一體,在相互理解、協作的基礎上,努力工作,共同為學校的發展服務。
三、服務審計是防止資金私分、亂用的有效措施。
對于學校資金的處理,首先上級主管部門應組織審計部門對學校財務進行嚴格審計,對于學校剩余資金的處理提出指導性意見,堅決杜絕私分學校財產現象的出現,從而有效防止學校財產的流失,其次審計可以讓全體教職工做到心中有數,在調整時能有效減少人為的阻力。總之,只有進行嚴格的財務審計,才有可能使學校有限的資金用于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上,才不會發生因為學校布局調整而將學校資金分光,花光,用光的事件。
四、規范操作是防止教學設施浪費的有效方法。
“普九”后,每所學校的教學設施都較為齊全,如何才能有效防止因調整而出現教學設施流失的現象?首先,調整前應對調整校的教學設施進行規范的清點造冊,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整體調配。其次,教學設施的調配是根據資源優化的原則,把教學設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第三,接收教學設施的單位在接收時,也應履行正規的交接手續。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學設施的合理調配,才能節省經費開支,減輕政府負擔。
五、固定資產合理使用是挖掘其經濟價值的首要條件。
為防止校舍等固定資產的閑置,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用途,挖掘其經濟價值,并把所得收入用于學校布局調整,使未調整的學校能夠得到快速發展。校舍等不動產可采。
1、改造,將校舍改造為幼兒園、校辦工廠、德育活動基地、培訓基地等。
2、互換,通過政府,將閑置的學校土地與有關單位互換,擴大接收學校規模,減少開支。
3、轉讓,將房地產有償或無償轉讓給上級部門或兄弟部門。
4、拍賣,根據法律規定拍賣固定資產,拍賣所得資金可用于接收學校建設。
學校布局調整中要實現教育資源的最優化,只有在調整前、調整中、調整后,對人、財、物、事等教育資源進行規范管理,才不會出現教育資源浪費、流失、閑置的現象,才能優化教育資源的配置,減少薄弱學校,發展特色學校、做強優秀學校,才能進一步鞏固“普九”成果,最終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的。
-----------------------------
作者簡介:
雷鳴 男 1977年3月出生 公安縣鄭公渡小學副校長 小學高級教師
郵政編碼:434319
電話:13593858437(辦)0716—5801084
【教育管理 - 優化學校布局調整中的資源配置】相關文章:
素質教育中如何優化英語作業設計08-18
優化教育培訓情況報告08-24
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以人為本08-20
教學管理中的自由、規則與自律——蒙臺梭利教育法在教育管理中的應用08-20
實施積分管理優化美術教學08-21
企業工商管理困境與優化策略08-18
高校行政管理體制的優化08-18
農村電力管理模式優化研究08-23
優化班級管理培訓心得(精選7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