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管理 - 中學教育更應注重個性教育
反思建國以來的教育,成績巨大,有目共睹。但是有一個問題總是不斷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50年來,我們的教育為什么沒有培養出特別出類拔萃的世界級大師,沒有培養出頂尖人才與巨人?沒有一個在國內工作的人獲得諾貝爾獎,甚至幾乎很少有一個領域有人超過我們自己的前輩,除了體育。這是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重共性、輕個性的結果。個性教育簡單的說就是指教育中因材施教。它從面向全體學生出發,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走向成功。正如有位老師所說的那樣:如果說教育是一門藝術,那么,“個性教育”就好比“根雕藝術”,即以尊重學生為前提,把握學生的個性特征,順其自然(而不是任其自然),因勢利導,揚個性之長,棄個性之短,使他們個個成才。
共性教育簡單的說就是一種模式化的教育。其特點是求全責備,求同去異,扼長補短,劃一呆板,致使眾多本來可以成材的人不能成材。中學教育更要注重個性教育。其理由是:
壹、 時代呼喚個性教育。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國際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這就需要多層次多方面的人才。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需要大批創新型人才。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關鍵在于轉變教育觀念。綜觀世界各國的教育改革方案,“發展個性,開發潛能”的教育目標已逐步成為共識。“個性教育重于共性教育”,這是時代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貳、 個性教育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教育的對象不是工廠里的原料,而是活生生的人哪。由于人的先天素質及所在環境不同,學生中存在個體差異,如同樣都是山,則有華山險、黃山奇、峨眉秀的不同個性。同時,現代腦科學和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學階段是學生個性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應該從面向全體學生出發,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成材。
叁、 中學教育更應注重個性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征決定的。
《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指出:“實施以培養學生創造力和實踐能力為特征的素質教育,尊重個性、發展個性、開發個性,成為素質教育的第一要義。”他道明了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征,而個性的核心內容是主體性和創造性。因此,個性教育,進一步說就創造性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它反映了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征。
肆、 從共性和個性的辯證關系上來看,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個性這對矛盾的統一體,在這對矛盾中,個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因為共性存在于諸多個性之中,離開了個性,共性便無從談起。所以,沒有對事物個性的研究,就沒有對共性的作為。因此說,共性教育與個性教育相比,更應注重個性教育。
伍、 個性化教育是針對共性教育中單一化的弊端提出來的。
學生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基礎不一樣,興趣不相同,個性有差異,把他們混雜在一起施教,是很難把他們都教好的。一個班四五十個學生,他們具有不同的心理發展水平,如果教師不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就會脫離學生的實際,盡管有統一的進度,教學目標卻難以達到。同是一個班,做著同樣的練習,有的5分鐘就夠了,有的半個小時也做不出來。可見,傳統的班級授課制,使用同樣的教材,采用同樣的方法,要求同樣的步伐,并希望學生像士兵在操場上齊走步那樣步調一致,是根本辦不到的。采取這樣教學體制的結果只能是遲鈍的學生跟不上,聰明的學生不滿足,天才兒童不能脫穎而出。所以,教育家們積極倡導推行個性化教育,因為它與共性教育相比,具有很多優越性,盡管許多人現在還沒有完全認識它,但是,它有廣闊的發展前途,未來教學必然由它來代替。
21世紀,人類文明之河在藍色的天宇中自然流淌;21世紀,古老的華夏民族的希望之光將被點燃;21世紀,更加宏偉的藍圖需要大批有個性的人才去描繪。
2002年12月28日
作 者:石小慶
通訊地址:浙江省新昌新昌中學
郵 編:312500
電 話:(0575)6897858 6122267 13615858013
【教育管理 - 中學教育更應注重個性教育】相關文章:
中學地理必須注重素質教育論文08-15
中學教育敘事08-18
車隊安全教育注重實效08-17
中學教育實習總結08-22
中學體育教育敘事08-18
中學教育實習報告08-18
中學教育經費管理自查報告08-23
中學教育經費管理自查報告03-27
員工教育管理征文08-18
教育管理就業前景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