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訓練促班風建設重轉差促全面
在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過程中,當務之急是要實現法育現代化,就構成教育活動的諸因素而言,教師和學生是兩個最基本的因素,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密切的班主任,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勇于創新,善于開拓,才能培養出新世紀所需要的人才。
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單位,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中的關鍵因素,學校工作計劃的實施,管理活動的開展,乃至國家教育方針的貫徹,都要依靠班級管理來實施。班級管理的“管”是為了不“管”,課堂教學的“教”是為了不“教”,萬丈高樓平地起,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覺性,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猶如平地而起的高樓,常規教育正是萬丈高樓的基石。
一、抓好訓練,優化道德形成過程。
六、七歲的兒童進入小學后生活方式和日常活動內容發生了很大變化,由原來幼兒園的以“玩”為主,變為學校的以“學”為主,這一變化對多數兒童都會感到不適,兒童會感到不知所措,少數心理承受力差的兒童會產生怕學習的自負心理,由積極要變為消極,就道德行為習慣方面,在提出要求后,及時安排一個“訓練”的環節,讓學生按要求去做做,去練習練習,效果就會截然不同。
(一)訓練的要求要簡明、具體。
低年級的學生才六、七歲,綜合操作能力差,執行一些復合性要求時往往顧此失彼,力不從心。因此,訓練的要求應易懂易做,不能原則化、復雜化,例如:我在上課鈴響后的紀律行為要求是兩句話:“上課鈴聲響,快快進課堂,安靜做好看前方。”這樣提要求,學生好做,教師也好及時檢查效果。
(二)訓練的指導要細致、周到。
學生為什么會“聽起來清楚,做起來糊涂”?因為每一訓練要求,從道理上說很簡單,不過就是那么幾條,但是實踐起來就會遇到各種復雜的情況,出現各種干擾因素,因此老師就先一定要設身處地為六七歲的孩子想想。
例如進行“上課鈴聲響立刻安靜坐好”的訓練時,我就從六個方面作了指導:①前一堂下課后就先準備好下一堂課的用品后在離開。②下課后先想一想是否需要上廁所。③下課活動時應在教室附近或學校指定區域,不要離教室太遠。④上課進教室時前三排座位同學從前門進,后兩排同學從后門進,免得門口過分擁擠和過道上不必要的穿插。⑤提醒大家一方面學習用品不要放在桌邊,稍微靠里些,另一方面走路要小心,防止衣服把別人東西碰掉。⑥萬一發生碰撞,互相體諒,一個表情,進行短暫而無聲的道歉。
(三)訓練的方法靈活多樣。
我在實踐中采用下面一些很受學生歡迎的方法。
(1)教育之后及時訓練;(2)間隔時間反復訓練;(3)捕捉反饋精心訓練;(4)唯度大的分解訓練;(5)薄弱環節重點訓練;(6)做好示范訓練;(7)特殊學生個別訓練;(8)展開競賽分組訓練;(9)不招呼測試訓練:(10)配合活動集中訓練;(11)結合評比自行訓練;(12)抓住聯系綜合訓練。
(四)訓練的評價要及時
低年級學生評價能力比較弱,而自我評價能力更弱,他們非常關心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并及時期待著來自別人的評價,我們要針對這一特點,堅持正面教育,及時、生動地進行評價。
評價要及時,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經過訓練獲得的成果,是提高訓練效果的一個重要手段,從學生產生了良好的道德行為,到獲得積極的評價,不可間隔太長,越是及時越有利于使學生把良好的道德行為和積極的內心情感體驗交融在一起。低年級學生是很單純的,老師是這么講的我就這么做,因此,在訓練時,老師不能只停留在提要求上,應有利地引導學生認識水平在訓練過程中逐步得到提高,使之有“他律”向“自律”一步一個腳印地扎扎實實地轉化,通過訓練學生明確了哪些事情不該做,學生中追求進步,刻苦學習、關心集體,團結友愛、樂于助人、遵守紀律、注意言行、文明的人越來越多,一個團結奮進銳意進取的班集體成了學生學習的家園,活動的樂園。
二、從培養自信心入手,作好后進生轉化工作。
后進生主要指在思想品德發展上距離教育目標較遠,在思想行為上存在較多缺點,落后于一般同學的學生,這些學生雖人數少,但危害卻相當大,他們常常破壞團結,就擾亂課堂秩序,甚至與老師頂撞,造成很壞影響。
后進生形成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既有家庭、社會不良習氣影響以及教育不當的原因,也有學生生理上存在缺陷或在心理上發生障礙等方面的原因,但不泛有哪種原因所形成的后進生,其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對自己失去信心,自卑感及強常表現為“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
蘇霍姆林斯基說,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學生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學生潛在力量,是學生前進的動力和向上的源泉,是學生尚單純的心理品質,在差生轉化教育中,我認為,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為突破口,幫助學生保持好良好的自尊心,樹立自信心,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積極向上。我班有個特殊的學生叫小燕,上課老是走神,叫她的名字她會嚇一跳,開始以為她開小差,批評她幾次,仍不見效,后來了解到她是個成績差,性格孤僻,和奶奶長期生活在一起的后進生,這怎么辦呢?產品可以有次品、廢品,而人—孩子是不能出現次品、廢品的,我思索著、反省著,決不能讓她掉隊,低年級學生需要有慈母般的愛撫,嚴師的教導,朋友的幫助,我總利用課間活動和她談心,如:“爸爸媽媽你最喜歡誰?爸爸媽媽哪一個更喜歡你?我們班的小朋友你最喜歡和誰交朋友?”諸如此類的家常話,她總是樂意把心理話講給我聽,我也獲得了許多要了解的信息,我想她一定能行,以后調動班級體的力量,從情感入手,引導全班同學關心她、愛護她找到她身上的閃光點,一有進步就在班上多表揚她,生活上多關心她,有一次早晨,當我跨進教室,發現她還沒來上課,我想,難道她今天想逃學,責任心驅使我駕車來到她家,當我來到她家時,發現她家門緊鎖著,她蹲在地上,低著頭,書包被仍出數尺遠,看到這,我停下車,揀起書包來到她面前,這時她發現了我,哭了,哭得是那么傷心、委屈,我把她扶起來為她擦干眼淚,抱上車,推著
[1] [2] 下一頁
她邊走邊問清原因,原來她要吃早飯,奶奶不但不給,反而把她推出了家門,自己走了,于是我買了兩個面包讓她當早餐,我用情感去感化她那孤獨心靈的過程中,也不放棄她的學習成績,課上講的知識她只能囫圇吐棗,一知半解,我便每天利用午間、放學后的時間耐心地為她講解,分析例題盡量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使她感到老師對她的關心和期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終于在一次測試中,她數學得了83分,語文得了88分,我把這個喜訊告訴她時,她笑了,笑得那么開心,那么甜……對此,我感到無限欣慰,久久回味著巴特爾的一句話“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能消融。”
我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不但考慮到兒童不同的思想狀態,而且注意觀察孩子的生理、心理機智的差異,盡量順著每個學生的天性引導之,從發現他們身上美的東西開始,以美誘美,以美導美,做到相機引導,靈活掌握,力求創新,從而使每一個孩子的聰明點放出異彩,如今這些孩子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已穩穩地、愉快地邁好了第一步。
上一頁 [1] [2]
【重訓練促班風建設重轉差促全面】相關文章:
學轉促自查報告03-18
教師學轉促心得06-08
干部學轉促自查報告02-22
關于學轉促心得體會01-07
護士學轉促的心得體會09-16
學轉促自查報告[精華]07-10
個人學轉促心得體會11-08
學轉促自查報告4篇04-01
樹轉促教育實踐活動心得體會08-24
以讀促寫,提高素養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