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教學質量監控制度
教育教學質量監控制度
一、指導思想
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指導,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革課程、教材及課堂教學,進一步改革完善學生的考試制度,教師的考核制度,學校的評價制度,加強學校管理和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二、監控目標
嚴格按照國家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頒發的課程計劃,依據各科教學大綱和教材,開齊開足上好各門功課,保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各學區和縣直小學根據學校的實際對各完小和各年段提出每學期監控的目標,并定期組織考核驗收。
三、監控辦法
1.課堂教學的監控。
(1)課程:要嚴格按照課程計劃組織教育教學活動,不得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學校的課程表應按分級管理的要求,報送上級部門備查。
(2)備課:教師要寫好所教學科的教學計劃,認真鉆研教材,上課之前應有教案。學校每學期定期檢查,并把檢查情況分等級記入業務檔案。
(3)上課: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上一節公開課,學區或學校要組織有關人員對教師的上課情況進行評價,并記入業務檔案。
(4)聽課:每位教師每學期必須聽課,并要做好聽課記錄,寫好評課意見。
(5)作業:作業的份量和難度要適中。教師要認真批改學生作業,并及時講評和輔導;每學期各校抽查兩次,并將抽查情況記入業務檔案。
(6)單元檢測:教師要深入鉆研大綱教材,每個單元教學完成后,要進行單元檢測,做好單元質量分析,及時發現問題,補缺補漏并適當調整教學計劃,以利全面實現教學質量的監控目標。
(7)經驗總結:每學期結束,教師對自己所任教的學科進行認真教學總結,形成文字材料歸入業務檔案。同時,每位教師每學期寫好一篇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學校組織評選,并匯編其中的優秀論文。
2.教學質量的監控。
(1)考試科目(語、數):抽查測試。由市組織命題、監考、評卷和質量分析。單元檢測,由學校或教研組組織命題。期末考試;由學區組織命題和組織考試。要改革考試內容和考試方法,增加單項考試,如語文的朗讀、說話,數學的口算,操作題、實踐題等。學生考試成績報告分為“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
(2)考查科目:體育、音樂、美術、勞動,由學校組織科任教師進行考查;品德與生活、科學、品德與社會由上級教育部門組織命題指導,學校自行考查。
(3)抽查:上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將組織人員不定期抽查各學科教學情況和教學質量。學校也有計劃地組織抽查,隨時掌握各學科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情況。
3.開展教學競賽活動。
(1)教師競賽:內容包括骨干教師和教學能手的評選,教學基本功、現代教育技術、論文評選、優質課評選等內容和項目,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參加一項競賽活動。
(2)學生競賽:包括音樂、體育、美術、勞動、計算機等技能和其它學科內容的競賽。
(3)每次競賽活動要有競賽方案、競賽結果等情況記載。
4.教育教學質量評價。
對每個教師所任的每一門學科(含考試科目和考查科目)都必須進行單科教育教學質量的量化評價,擔任多學科的教師全面教育教學質量評價取各學科評價結果的平均值。評價結果記入教師業務檔案,作為業務考核、年度考核、評優評先、職稱聘和提拔使用的依據。
5.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
(1)終身學習的能力。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更新周期日益加速。面對教育和專業知識加速老化,教師必須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才能不斷更新思想、觀念,掌握新的信息和教育技術,才能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能力或素質結構,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社會和時代,才能不斷創新教育以滿足人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2)反思教育的能力。隨著社會、經濟的急遽變革,教育改革將更加頻繁、廣泛和深刻,教師將面對各種新的教育思想、資源、模式、過程、手段與方法,因而要求教師不僅要自覺地在感情、意志上不斷調適,而且要具備能夠分析、討論、評估和改變其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的能力。教育的基本問題不僅是“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為什么教”。因而教師必須思考各種教育行為的社會與個人后果以及倫理背景,給教育以終極關懷。
(3)基于網絡資源教育的能力。因特網的飛速發展與廣泛應用使教育和學習的數字化生存成為可能。21世紀網絡技術將有更大的發展,網絡資源將更加豐富,人類創造的最新資源也將以最快捷最優先的方式上網儲存傳播。誰不學會基于資源的學習,誰就將成為文盲。而教師則應成為學生基于資源學習的引導者、輔導者、促進者和合作者。
(4)激活創造性的能力。21世紀的教育必須將學生培養成為會創造之人,使他們通過一個個會創造的頭腦和一雙雙會創造的手,創造出新的生活、新的時代和新的世界,這是教育的根本追求。因此,教師必須具有通過創造性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人格、創新精神和激活學生創造性的能力。
(5)心理輔導的能力。21世紀的社會競爭將日趨激烈,通過合作共同應對面臨的各種嚴峻挑戰也日益成為必然選擇。面對激烈競爭人們將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面向合作又要求人們能相互理解和支持。無論是競爭與合作都要求人們和諧相處。因此,教師必須具有心理輔導的能力,通過助人自助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
【教育教學質量監控制度】相關文章:
教學質量監控計劃02-24
教學質量監控計劃08-02
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監控08-17
小區監控規章制度08-30
監控室規章制度06-04
民辦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實踐探索02-23
監控室管理制度03-25
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