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德培養從哪里開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品德培養從哪里開始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公民道德建設中,處于基礎地位。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是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的迫切需要。3月22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我國一向重視對未成年人進行道德教育。然而,德育的缺陷也不容忽視。德育工作與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思想、生活實際相距甚遠,長期以來,脫離實際的所謂德育,培養出了多少“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道德似乎僅僅成為了一門知識,靠死記硬背和高談闊論便可以得到高分數,甚至成為可以升遷的敲門磚。教與學、理論與實際“兩張皮”的現象,成了廣大德育工作者最頭疼的問題。
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其內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途徑和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關鍵是要把求真務實作為重要的指導方針,重視和增強德育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中小學時期是一個人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道德教育的關鍵時期。中小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迅速發育的時期,可塑性很大,容易接受外界的影響。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要把中小學生當作重點對象。
一般說來,道德的發展包括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四個方面。心理學的研究發現,整個小學階段是培養道德行為習慣的最佳期。小學兒童道德行為習慣的發展水平呈“馬鞍”型,低年級和高年級較高,中年級較低。低年級兒童的道德行為習慣處于一種依附性很強的“家長和教師的權威”階段,其行為習慣具有不穩定性;隨著兒童獨立性和自覺性的發展,中年級兒童可能因破壞了原有的道德行為習慣而導致行為習慣水平下降,到了高年級以后,兒童的道德行為習慣開始具有一定的自覺性和穩定性。
對于小學生來說,有許多道德品質可以從培養行為習慣開始,以后再給予意義。從行為習慣入手,對中小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不失為一條科學的途徑。
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習慣。透過一個細微的習慣,往往能分析一個人的思想、作風、道德或文明的程度。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能使品德從內心出發,不走彎路而達到高境界。從系統科學的觀點來看,道德習慣是道德行動自動化的過程,是由不經常的道德行動轉化為個人品德的突破點,是品德發展的質變的指標。良好的道德習慣的形成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
一個人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最終必然落實到優良的外在行為上,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標準,不是看其偶然出現的行為,更不是聽其口若懸河地演講,而是看其是否養成了良好的道德習慣。從這個意義上說,德育的目的,簡單的說,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重視道德習慣的培養,不僅不會偏廢或削弱其他道德品質的發展,而且,還能有力地促進道德認知能力的提高、道德情感的豐富和道德意志的堅定。
首先,培養道德習慣有利于“知行合一”的實現。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養成道德習慣才能把道德認知轉化為實際行動,成為真正的品質,而不至于“說”和“做”相互脫節,成為“言語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第二,習慣培養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既是道德實踐的過程,也是道德再認知的過程,個體在道德習慣的養成中,不僅能深化原有的道德認知,也能產生新的道德認知,從而提高并豐富道德認知。
其次,道德習慣的培養有利于豐富情感體驗。培養習慣的過程是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過程。這種親身體驗直接作用于身心,使各種感受真實而直接。
最后,培養道德習慣有利于堅定道德意志。道德習慣的形成本身需要相當的意志努力,有的甚至需要經過長期反復的訓練。當某種道德行為達到自動化程度的時候,就成為道德習慣了。一旦養成道德習慣,即使沒有強烈意志的參與,良好的道德行為也會自動的出現。
(作者系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品德培養從哪里開始】相關文章:
品德培養從哪里開始08-17
成功從培養孩子情商開始08-24
談思想品德課對學生的情感培養08-17
經驗交流-培養興趣從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開始09-01
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08-17
在教育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08-12
思想品德課程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08-21
《思想品德》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