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她心中的小鳥之歌
——走近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 情境教育,就是給孩子添翼,用情感扇動想像的翅膀,讓孩子的思維飛起來,讓孩子的心兒飛起來,快樂地飛向美的、智慧的、無限光明的童話般的王國。這是我心中的小鳥之歌。——李吉林在北京金色的秋天里,我們在賓館里見到了李吉林。她依然是神采奕奕,充滿活力,難怪有人說:“李吉林就像一團火。”如今已經66歲的她,是當上了外婆和奶奶的人,但卻自稱是一個長大的兒童。交談之間,我們常被她特有的那種質樸和坦誠所感動。她的理論創建與教學實踐,處處閃現著生命的活力與創造的激情,她的人生因為情境教育而美得如詩如畫。
心永遠憧憬著未來
李吉林出身貧寒,父親病逝得很早。因為窮,在她的記憶里,童年是灰暗的,沒有色彩、沒有歡笑,甚至連一張照片都沒有留下。但是她說,造物主是公正的,把想像同樣賦予了窮孩子,在她心中同樣有著美麗的童話。她常常和鄰家的孩子端上小凳,在院子里做“小先生”的游戲。她總是要第一個當“小先生”。她幻想著當一名老師是多么快樂和有趣啊!正因如此,初中畢業時她選擇了讀師范,1956年,李吉林以22門“5”分的全優成績走出江蘇省南通女子師范學校,被分配到女師附小,也就是現在的南通師范二附小,從此踏上了始終令她魂牽夢繞的為師之路。
李吉林喜歡兒童,很自然地要研究兒童。初登講臺不久的她開始了朦朧的思考和最初的探索。1958年,年僅20歲的李吉林小荷初露,被江蘇省教育廳抽調去參加編寫小學語文教學參考書。現在回憶起來,她憨笑著說:“當時真是不知天高地厚。”1962年,她又作為最年輕的代表,參加有名的“常州會議”,那是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長、教育家吳天石親自主持的“江蘇省小學語文座談會”。李吉林在座談上大膽地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得到吳天石的賞識。但隨之而來的“文革”使28歲的她,遭到無情風雨的摧殘,一個剛剛嶄露頭角的青年教師的夢想被徹底打碎了。風雨過后,李吉林已近不惑,她說在那凄風苦雨的日子里,她始終記著普希金的詩句:“心憧憬著未來。”
教育改革的第一批弄潮兒
1978年暑假里的一天。天高云淡,熾熱的太陽讓李吉林心中更加熱乎乎的。她走進校長辦公室,鄭重其事地對老校長說:“我想從一年級教起。”
老校長很不解:“你不是一直3-5年級這樣教著的嗎?干嘛輕車熟路不走呢?”
李吉林態度堅決。在改革的春風吹遍大地的時候,看到語文教學中的弊端,她實在坐不住。她想另辟蹊徑,一切從頭開始。她近乎哀求地對校長說:“您就支持我吧!我一定會努力的!”
暑假后,李吉林帶上了一年級實驗班。她終日沉浸在劫后余生的快樂中,她渴望學到新的東西,突破傳統的條條框框,為孩子掙脫束縛。她說:“誰能想到十年風雨后,我還可以無拘無束地站到講臺上。”面對生機勃勃的教育的春天,她覺得有使不完的勁,整天忙個不停,學生占據了她的心靈。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獲得了外語情景教學的信息。她十分敏感,便產生了“移植”的想法,她由“情景”聯想到中國古詩詞中的“意境”。她便如饑似渴地學習中國古代文論“意境說”,學習哲學、心理學、美學,學習國外先進的教育理論,積極進行情境教學實驗。為了實驗的需要,她半夜起身,孤身一人趕在黎明前到達看日出的觀察點,進行實地設計;為了讓孩子學好仿生學的課文,觀察活魚,她端著盛水的盆上市場自己掏錢買魚;為了讓孩子從生活里領悟淺近的哲理,練習寫作文,她頂著烈日,到田埂、溝邊尋找老黃牛、大水牛……她帶著孩子們在莊稼地里幫農民拔蘿卜,和孩子們一起數玲瓏古塔的飛檐下叮當作響的風鈴,領著孩子們一起看中秋的滿月怎樣從小河那邊冉冉升起……在這樣一個又一個現實生活的真實情境中,孩子們表達的欲望大大增強,情動而辭發。他們學會了用自己手中的筆,寫出心中想說的話,一篇篇充滿真情實感的孩子的美文,讓李吉林不斷地感受著驚喜。
為了讓孩子學得有趣,學得有效,李吉林又讓藝術走進語文教學,將學生引入“形真情切,意蘊深遠”的教學情境中。在“美、智、趣”的情境中,孩子們活潑的天性、純真的情感隨著他們學習和運用祖國語言的過程,一起萌發出來了。
李吉林說:“沒有童心,當不好小學語文教師”;“沒有老師的辛苦,哪有學生的快樂。”為了增加孩子的語言積累,她自己拿起鋼板、鐵筆刻油印,印發給孩子;為了把課上得生動有趣,她自己動手做教具,畫畫;為了追求教學的完美境界,她常常幾易教案……李吉林的課堂教學讓孩子美不勝收,熱烈的學習情境,讓課堂常常進入沸騰狀態,孩子忘我了。下課了,竟不肯下課;寫作文,下課了不肯擱筆。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評價說:“真是把教材教活了,把課堂教活了,把孩子們教活了,把教學過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地體現出來了。”
1983年,第一輪實驗結束,李吉林帶的實驗班要接受一次“考驗”:參加全市統考。從學校到社會,許多人對這場考試是拭目以待。考試結果是:全班93.5%的學生作文成績達到良好,其中55.8%達到優秀。43名學生中有33名考上了省重點中學。會考后,教育局、教研室又對李吉林實驗班單獨進行小學語文十種專項考核:合格率100%,優秀率達到90%以上。學生考試成績可嘉的消息不脛而走,隨之,公正的評價出來了:“李吉林班上的孩子負擔不重,就是經得起考!”
盡管李吉林認為以這個標準來衡量她的實驗并不全面,但在上個世紀80年代,應該說考試成績是人們檢驗一項教育實驗成敗最有說服力的論據。經過了這樣的檢驗,李吉林的實驗站住了腳。市領導也撫慰地說:“你終于過關了!”
李吉林所進行的這項改革就是后來聞名全國的情境教學。
發展要下硬功夫
情境教學實驗的成功讓李吉林由衷地感受到了播種者的快樂。親友、同事在為她高興的同時,都好心勸她:“能干到這份上,該見好就收了。”但此時李吉林的心就像潺潺的小溪初入奔騰的大海,有著使不完的勁。李吉林力求新的超越。
1990年,她跳出語文學科,開始將情境教學的理念向其他學科進行滲透。她首先向相鄰的思想品德學科拓展,一改枯燥、空洞的說教,而以生動的道德情境,具體的道德形象,喚起兒童的道德情感,達到動情而曉理的境界,使道德教育真正觸及、潤澤孩子幼小的心靈。接著,情境教學向音體美等科目滲透。李吉林還發現優化的情境對兒童其他智能,諸如數理邏輯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交往智能都可以起到積極作用。她深感一切知識都產生于情境中,最終又回到情境中去運用。情境教學的功能決定了它應該屬于整個小學教育。于是,她大膽提出“情境教育”,實驗進入更為宏觀的新范疇,構建了“拓寬教育空間”“縮短心理距離”“利用角色效應”“注重創新實踐”的情境教育基本模式,并從哲學和心理學層面闡述了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
李吉林在大量實踐中不斷提出問題,不斷超越自己,將情境教育不斷推向前進。20多年來,她寒暑假、節假日幾乎都用在學習與研究上。她說:“我只有把別人用來休閑、旅游的時間用上。”省市工會、教育行政部門多次安排她假期到風景區療養,她一舍不得花學校的錢,二舍不得花時間,因此連續多年一一謝絕了。她把實踐中的收獲記錄下來,撰寫了數百篇論文,出版了8本專著,編寫1—12冊小學語文補充教材。《小學語文情境教育》在1999年又獲教育部第二屆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建國50年來,兩屆評選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李吉林蟬聯一等獎。她撰寫的大量論文、教育散文和個案均顯新意與深度,在全國多次獲獎;其中一等獎就達9項。這樣的量與質對于一個小學教師,該是多么的不易!
李吉林對此打了兩個生動的比方,她說:“我常常對自己說‘新的高度在前面’,但是我卻不能像跳高運動員一下子翻身飛越橫桿;要走出一條路來,必須像競走運動員,腳跟不離地,一步緊一步,快速地走,不停步地走。”中國的教育科研起步遲,它既需要我們思想的飛躍,又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務實。
2000年12月,全國教育科學“九五”重點課題“情境教育促進兒童素質全面發展的實驗和研究”成功結題,專家組在鑒定意見中明確提出了“李吉林教育主張”,認為她為廣大教育實踐者的教育研究提供了一種范式。
讓情境教育走向大眾
在“十五”課題的開題論證會上,專家們說:情境教育是一口井,越挖越深。李吉林深知,課程是一切教育活動賴以實施的中心,要通過課程讓情境教育走向大眾。
在國家最新的課程標準頒布后,熟悉李吉林情境理論的人驚喜地發現,情境教學、情境教育的許多理念都與新課改的理念不謀而合!李吉林對前景更加充滿信心。
情境課程從“一切為了兒童的發展”這一宗旨出發,充分利用兒童的經驗資源,進行“兒童—知識—社會”的完美建構。依據這一思路,李吉林和她的伙伴們進行了課程資源的多元開發,包括核心領域的學科情境課程、綜合領域的主題性大單元活動課程、源泉領域的野外情境課程和銜接領域的過渡性情境課程。
為了便于教師操作,李吉林從語文、數學、科學常識、思想品德、音體美等各科實施情境教育的具體操作中尋找共性,從而概括出學科情境課程的五點操作要義:以“美”為境界,以“思”為核心,以“情”為紐帶,以“兒童活動”為途徑,以“周圍世界”為源泉。這不僅是對中國課程模式的突破性發展,而且也是對世界范圍內課程領域前沿學術動向的回應。當今世界范圍內,“情境”已成為時代話語,源自中國本土化的“情境教學”—“情境教育”—“情境課程”,正是與西方的情境認知在七十年代同時起步,而且又具有啟迪潛能、熏陶感染的優勢。中央教科所所長朱小蔓教授認為:“李吉林老師探索過程中種種生動的經驗及其體現出的思想,恰恰是對當代人類教育中困惑和危機的回應。”認為李吉林的探索,“為我們在世界教育尖峰論壇上,爭得了足可自豪的話語權。”在香港,在上海,在北京,李吉林多次在國際性的教育學術論壇上,以一名小學教師的身份,宣讀自己的學術論文,向世界發出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聲音,來自一線的實踐的聲音。
李吉林總覺得自己對年輕老師有一種責任。她說,教育是一個薪火傳承的事業,中國現在有1億多小學生,年輕教師的成長直接關系到祖國花朵的未來。她熱心對青年教師進行輔導和演示。半年時間,一群年輕人在她的指導下,分別編寫了《情境語文》、《情境數學》各六冊,共100多萬字。情境教育吸引了很多外地年輕教師找上門來拜師學藝,或邀請她去講學,其真誠和熱切讓李吉林十分感動,讓她無法拒絕。去濟南,會議組織登泰山,她卻應邀去給當地老師上課;去鄭州,她放棄去洛陽看牡丹,冒著滂沱大雨去信陽農村上示范課;在黃山腳下參加國際會議她竟未登黃山。李吉林覺得和年輕人在一起,自己也變得年輕了。
熟悉李吉林的人說,她把愛心分成了兩半,一半給了孩子,一半給了孩子們的“孩子”老師。她的情境教育不僅使孩子們獲得了發展,而且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在慶祝第20個教師節之際,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當代教育家叢書”首發式上,李吉林40萬字的新著《情境教育的詩篇》問世了。全書情文并茂,可謂“有情有境,理寓其中”。她真誠地向年輕人訴說了一個小學老師成為教育家的快樂和艱辛。
有人說,李吉林人老了,但思想還是挺新的。她設法用傳媒的多種方式去傳播情境教育。江蘇情境教育研究所開辦“李吉林情境教育網站”;在今秋,李吉林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又創辦了《當代情境教育》雜志,為更多的志同道合者開拓新的平臺。
情境教學—情境教育—情境課程,歷經26年,但唱的是同一首歌,是兒童教育的組歌,也是她心中的小鳥之歌。她希望能為更多的孩子添翼,讓他們在藍天飛得更高更遠。
名師簡歷
李吉林,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兒童教育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當選為第七屆、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屆主席團成員),榮獲首批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三次),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
1956年至今,一直任教于江蘇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1978年開始探索情境教學,歷經26年,創立了“情境教學”、“情境教育”、“情境課程”,構建了情境教育的理論框架和操作體系,成為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
現任江蘇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長,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全國教育規劃專家組成員,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實驗研究會副理事長,教育部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委員,中央教科所兼職研究員,南京師范大學兼職教授等職。
“情境教育”是教育部(國家教委)教育科學規劃“八五”、“九五”、“十五”重點課題。研究成果曾連獲全國首屆、第二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先后出版《情境教學實驗與研究》、《訓練語言與發展智力》、《情境教學理論與實踐》、《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情境教育的詩篇》等8部專著。
李吉林名言
●我看山看水小學最美,兒童最讓我愛戀。從此,我像農民忠實地守著自己的園地,不斷地耕耘、不斷地播種、不斷地收獲。
●我不是農民,卻是一個播種者;我不把谷子撒進泥土,卻把另一種金色的種子播在孩子的心田上——那是一塊奇異的土地,播上理想的種子,便會獲得令人驚奇的收獲。
●我愛小池,也愛溪流,那是因為我愛它們的“清”和“遠”;然而生活里也少不了涌浪;倘若沒有涌浪,便辜負了人生。
●所謂“學做人”,我以為就是讓孩子首先懂得如何對人、對己,進而懂得如何對公、對私,以至如何對待祖國的命運和個人的前途。
●當教師遠比蠟燭永恒,照亮了別人,升華了自己;即便是比作“春蠶”,也絕不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而是絲雖盡,卻身不死。蠶變作蛹,蛹變成蛾,蛾又孕育出蠶寶寶,無窮無盡……那真是如詩如畫!
●是教師,也是詩人。老師也在用心血寫詩,而且寫著人們最關注的明天的詩。不過那不是寫在稿紙上,而是寫在學生的心田里。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一切藝術都富有美感。缺乏美感,則不成其藝術。教學藝術也必須富有美感,使學生喜聞樂見,引而不發……
●孩子生來求異,不愿像鸚鵡學舌那樣,沒有自己的思想。老師的寬容、期待、激勵,是孩子創造的至關重要的誘發因素。
鏈接:李吉林的情境教育
李吉林同志主持的“九五”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情境教育促進兒童素質全面發展》,積極順應國際基礎教育重視兒童全面和諧發展的時代趨勢,針對應試教育的弊端,尤其是針對偏重認知、忽略情感意志及創造性培養的純理性教育,堅持不懈地探索具有中國特色,又富于時代氣息的素質教育模式,既具有前瞻性,又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情境教育以其獨樹一幟的理念和操作體系,在許多領域作了富于開拓性、獨創性的研究,豐富、發展了當代教育、教學理論和教育改革實踐,為江蘇省乃至全國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為促進兒童素質全面和諧、生動活潑的發展,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普遍意義的途徑,發揮了示范作用,產生了重大影響。李吉林同志的開創性研究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已經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的一筆寶貴財富。
——摘自《情境教育促進兒童素質全面發展》課題結題鑒定意見
【她心中的小鳥之歌】相關文章:
心中的她作文08-20
心中的她作文05-27
我心中的她作文11-24
(必備)心中的她作文11-09
心中的她作文15篇05-27
心中的她作文(15篇)05-27
心中的她作文實用【14篇】01-12
婦女節“我心目中的她”征文《我心中的她》08-03
寫人優秀作文:她,她,她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