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議創新型教師的培養
一位剛參加工作的男舞蹈教師,個性極強,對開會、學習等集體活動特別反感,但他教學極為認真,甚至每天早晨帶領學生出早操,學生非常崇拜他。但在管理者看來,他似乎藐視權威,挑戰紀律。經過細心了解,他有一段很特殊的經歷:作為一個貧困地區的孩子,他從小喜歡舞蹈,高中畢業時在父母的極力反對下,孤身一人到省城學習,和以乞討為生的一個侏儒同租一間房子。從弱勢群體的一員身上,他學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自尊,所以當他從大學畢業后,視專業如生命。后來,管理者通過與他交朋友,逐步引導培養他,使他融入了集體。為了組織一場大型的演出,他接連兩夜睡在舞蹈房;一名學生因看望患急病的母親,未來得及請假便返回了百里之外的老家,學生回來后,作為班主任的他什么也沒說,而是在得知情況后悄悄給學生的母親寫了一封信:“大娘,我為您有這樣一個懂事的女兒高興。順便寄去一張健身光盤,也許會對您恢復健康有好處……”那個心里忐忑不安等著挨批的學生,一周后收到了母親的來信。她對老師充滿了感激,各方面進步很快。這就是這位有個性教師的“賞識教育”。
可見,創造性的教育教學活動,離不開教師的獨立思考、自主意識和懷疑精神。我們要培養鮮活的有個性的學生,首先要培養有個性的教師,尤其對個性尚未被磨滅的年輕教師的培養更為重要。
好奇心越強創造性越高漲
教育的創新往往是從教師開始的。創新型教師要把學生稚樸的好奇心系統地培養為科學的好奇心,教師本身就必須具有強烈的好奇心。
一位老師曾經上過這樣幾節課:第一節課,沒有任何板書,學生不能作筆記,只能閉著眼睛用耳朵聽,教師讀文字材料,看誰記得準記得多;第二節課,教師不講一句話,全部板書,寫了擦,擦了寫,學生不能作筆記,只能用眼睛看,看誰記得準記得多;第三節課,教師演示了幾個小學自然課的實驗,讓學生體驗、模仿;第四節課,面對因為好奇而無比興奮的學生,老師說,我們每個人接受知識的途徑要靠聽覺、視覺、感覺,如果大家將來成為小學教師,把小學生的聽覺學習能力、視覺學習能力和感覺學習能力培養好,綜合運用好,你教出來的學生就會個個優秀。后來,有的學生說,這樣的課他們終身難忘。
好奇心是一種探索動機、進取動力,是一種向未知和未來世界挑戰的精神。好奇心是人們創造性活動的內驅力。一個人一旦失去了好奇心,就會安于現狀,不思進取。
失去想象創新無從談起
想象力是創造的先導,是創新的動力。凡是創新型教師都充滿了對學生發展、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場景的想象。山東師大一畢業生在實習前的試講中,選擇了小學數學“多面體”這節課,這么抽象的課對他來講是一次挑戰。只見他右手拿著一把菜刀,左手拿了一個形狀極不規則的大土豆走上了講臺,他左手高舉大土豆,問莫名其妙的學生:“這家伙身上有沒有一個平面?”“沒有!”大家異口同聲。“咔嚓”一聲用菜刀切下去,舉起來又問大家:“有沒有平面?”“有!”“幾個?”“一個!”接連又是五刀,一個六面體出現了。然后,他與大家一起分析六面體的具體特點。剛剛工作3年,這名年輕教師在教學上已經出類拔萃了。
創新的時代賦予了教師創新的機遇,創新的事業為教師提供了創新的舞臺。社會的發展、學生的成長需要教師去創新。
【淺議創新型教師的培養】相關文章:
淺議班級集體觀念的培養08-13
淺議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08-26
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淺議08-27
淺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行動策略08-15
淺議小學生語文自學習慣的培養08-16
培養社會主義新型農民的實踐與思考08-15
培養社會主義新型農民的實踐與思考08-16
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創新型人才08-17
教育管理 - 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