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現代化德育要先行
當前,我國教育面臨多方面的沖突:經濟全球化帶來多元民族文化的沖突,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帶來人與自然倫理關系的沖突,市場經濟帶來多元價值觀的沖突,信息網絡帶來多種意識形態的沖突。這多方面的沖突給未成年人成長帶來深刻影響,對中小學德育工作提出全新的挑戰。當前,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輕能力,重課堂教學輕社會實踐的“三重三輕”現象仍很突出;一些德育工作遠離學生生活,不適應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不適應社會生活的新變化,不適應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形式化傾向普遍存在。對此,我們要從實際出發,深入研究,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提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提高對德育工作以育人為本的認識,樹立學生主體觀念。科教興國,人才是關鍵。德育要把青少年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塑造新的道德主體已成為學校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務與目標。
提高對德育工作的整體性認識,樹立大德育觀念。要在國際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思考學校德育,運用系統思維方法,準確把握德育系統內部的多種形態的整體聯系,德育系統與所屬教育系統的整體聯系,以及教育系統與社會大系統的整體聯系,從而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德育觀念,最大程度發揮各方面的主動性。
提高對德育工作規律的認識,樹立科學德育的觀念。要深入研究學生認知、情感、品德、行為的發展規律,在此基礎上深化對德育工作規律的認識,把德育工作建立在學生品德形成規律之上。
提高對德育工作本質的認識,樹立人文德育的觀念。德育工作是科學也是藝術,德育的本質是人文關懷。要強化師德建設,倡導以德育德,以人格涵養人格,以心靈感染心靈,在師生交往中傾注人文關懷。
“三實五做”是北京市海淀區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的德育工作具體目標。“三實”是指要教育和培養學生誠實、務實和忠實的良好品質;“五做”即教育和培養學生在學校做好學生,在家里做好孩子,在社會上做好公民,在生態環境中做大自然的好朋友,在國際交往中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三實五做”既強調培養學生的內在素質,也注意培養學生的外在形象。
為了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主陣地的育人功能,海淀區在《思想政治課》、《思想品德課》的改革和建設中,進行了《現代少年課》等課程試驗,通過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交流互動的教學方式、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加深了學生的切身體驗,增強了德育的實效。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居于基礎性地位,我區先后組織編寫了《中小學心理導向》和《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導向》系列叢書,并開設了相應課程。各學校通過課堂教學、心理輔導與咨詢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了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信息網絡給學生帶來思想意識的重要影響不容忽視,海淀區組織各學校建立了一批如《紅旗飄飄》、《青春飛揚》等特色鮮明、教育性強的優秀網站,為海淀區德育課程建設賦予了新意。
應從學校、家庭和社會形成合力的角度來構建德育工作新體制。首先要深化海淀區“創建學習型家庭”和“創建學習化社區”兩項工作,提高家長和社會主動參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識。其次要充分發揮學校德育的主導性,積極挖掘社區德育資源,努力優化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切實加強和改善對家庭教育的引導,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育人觀,掌握正確的德育方法。學校應把德育工作納入特色建設規劃,協調校內外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建設一支包括教師、家長及社會人士在內的三位一體的新型德育隊伍,形成德育體制新特色。
學校德育還要完善工作機制,健全評價、激勵制度,以新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在“充滿沖突的和諧”中切實把學校德育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使學校德育目標的達成與學生終身發展連貫起來。(作者為北京市海淀區教工委書記)
【教育現代化德育要先行】相關文章:
當前的德育改革與德育現代化08-17
小學開英語 師資培訓要先行08-17
現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08-17
中學德育要夯實做人的基礎08-17
教育要革命08-17
關于學校教育現代化的思考08-17
要特別重視“教育的教育”08-17
論教師的教育思想現代化08-17
教育現代化學校自查報告04-13
教育要出于愛心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