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如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在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我們把經常違背道德準則或違反校規校紀的學生稱為品德不良學生。如何幫助這樣的學生矯正認知偏差、改掉不良習慣、讓孩子走出“不良”的陰影呢?我們認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說服教育。
按照霍夫蘭德的態度改變理論,說服教育成功是否取決于教師、學生本人、教師使用的方法手段和周圍情境。
一、教師本身
首先,教師要有可信性。教師不一定是思想教育工作方面的專家,但在做說服教育工作之前應充分了解一些關于不良行為孩子的心理,分析造成不良行為的原因,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原則,以便針對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
其次,教師要有可靠性,就是讓學生明白老師的意圖是處于對他的真心幫助。教師要有誠信,絕對為學生保守秘密,以獲得學生的信任、好感,使教育工作順利進行。
第三、教師要有一定的吸引力。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只有有了威信,學生才會樂于接受你的教育。教師的吸引力主要來自以下三個方面:其一,教師的專業特色鎖定了教師具有廣博的學識、過硬的教育教學能力,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與愛戴。第二,教師在學生面前要精心的整飾自己。有了令學生折服的業務能力,再加上得體的裝束,必能博得學生的擁戴。第三個重要的方面是經常與學生接觸,作學生的良師益友,博得學生信任,做學生的依靠,確保說服教育工作順利進行。
二、學生本人
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所處的社會背景、家庭狀況、家庭關系、經濟狀況如何,都與什么人來往等,這些情況可能是影響學生產生不良思想的根源,還要了解學生不良思想形成的時間和原有態度的堅定性。
其次,教師要了解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格特點、氣質特點、性格特征,最主要的要分析明白屬于哪種類型。心理學將學生的不良行為分為四種:1、行為過失型,這種學生的特點是違反紀律或行為規則,如遲到、早退、打罵人、惡作劇、說謊等。2、沖動侵犯型、特點是采取攻擊、侵犯的方式對待使他需要得不到滿足的人、事或物,一般的是公開的、爆發的。這種學生一般屬膽汁質的氣質類型。3、壓抑型、特點是采取逃避、保守的方式,悲觀失望,自暴自棄。這種學生以抑郁質氣質居多。4、自由散漫型、特點是缺乏責任心,參與意識差,不愿意受紀律約束。
三、方法與手段
1、注意差距:這里的差距是老師希望學生達到的目標與學生原有態度間的距離。這種差距越大,說服工作的難度就越大,反之較小。當差距過大時,教師應將說服工作分段進行,逐步達到目的。
2、避免觀點的重復與陳舊:學生對重復陳舊的觀點往往充耳不聞,所以新穎性是溝通過程中較為有效的策略。如果同一個問題幾次得不到解決,應選擇不同的手段或不同的切入方法來解決。
3、正確利用恐懼喚醒:這種方法是向對方陳述利害關系,使對方感到一種壓力和威脅。在使用這一方法時,要注意恐懼喚醒的強度,強度過大會使學生產生心理壓力,過小恐懼手段不起作用。適當的恐懼喚醒后,要給學生指出一條明確的路,指明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4、合理運用單方論據和雙方論據:單方論據是指運用正面的論點進行說服教育;雙方論據是同時提出正反兩種觀點后再強調自己觀點的正確性的方法。在勸說時使用什么方法呢?這要因人而異,對于年齡小,文化水平低、原有態度不堅定的學生最好使用單方論據;對于文化水平高、態度堅定的學生易使用雙方論據。
四、周圍情景
情景的設計直接影響到說服教育工作的成效。
首先、教師在做說服工作前應有預告,預告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有心理準備,預告的語氣應是告訴,杜絕警告式預告。其次、教師選擇的環境應當清靜無擾,防止說服教育過程中的分心。另外、避免使用重復情景。
結束語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學生思想觀念的轉變是一個長期的、迂回往復的過程,教師應滿含愛心的對待每一個孩子,通過我們的教育,禰補孩子身上的不足,力爭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教育的陽光下健康成長。
【淺談如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相關文章:
如何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思想教育08-17
如何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思想教育08-07
如何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思想教育08-08
淺談如何對小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08-19
淺談如何有效的進行幼兒繪畫教學08-20
淺談英語如何進行優化教學08-07
淺談作文如何進行課外輔導08-05
淺談如何對初中地理教學進行改革08-16
如何對學生進行評價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