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小學校長定位的思考
校長隊伍建設和提高,直接關系到中小學辦學質量,關系到基礎教育的發展,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筆者認為,這需要校長明確自己的位置。
關于校長的定位問題,筆者認為:就工作性質而言,校長是服務員;從業務上講,校長是“好老師”;就學校管理而言,校長是“教育家”。
學校是事業單位。在《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第二條中明確指出:“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其特征是服務性、公益性、知識密集性。學校是服務機構,校長不具有“官”的職能。
當前新興的“倒金字塔”型等組織結構模式(如圖所示)中,教師處于組織的最頂層,可以方便地進行知識的交流、傳遞、授受與創新;而中層管理者則作為支持人員,為教師進行知識的共享、創新、使用創造條件,并使校長的管理戰略有效地執行。在底層的校長,主要為教師知識管理活動的開展服務,同時制定知識管理的基本政策,構建知識管理的服務平臺。從這個意義上講校長不是官,而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服務員。
校長是老師,說得確切一點,校長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更應該是一名好教師。他能使學校名師輩出、青年脫穎;他具有識才的慧眼、用才的氣魄、愛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他還夠團結專家,和專家做朋友。
校長應致力于將學校辦成學習型組織、培養人和人才的搖籃,更要致力于營造實現“蘇步青效應’的空間:不想超過教師的學生不是好學生,不想讓學生超過自己的教師不是好教師,不想讓師生超過自己的校長也不是好校長。
人民群眾滿意的學校就是好學校!校長要把學校辦成學生滿意、教師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的學校,就應該使自己盡快成為教育管理的行家----準教育家。
校長不能完全用企業家的經濟思想去經營學校,學校的社會效益是第一位,但是可以借鑒企業家好的經營思想和管理理念來經營、管理好學校。比如,教學儀器設備的投入要有成本意識,要研究投入產出的關系,不能盲目擴張,以大取勝,用豪華來嘩眾取寵。教育教學、招生就業要有市場意識、質量意識和服務意識。另外,校長還要有洞察事物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決策能力。
(作者簡介:劉欽林,數學高級講師,現任湖南省桃源師范學校校長,并兼任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管理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被聘請為湖南省中專教師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他曾參編過已正式出版的《中師數學專業課學習指導》教材,還在各報刊發表過諸多論文。)
【中小學校長定位的思考】相關文章:
價格聽證:定位與思考08-12
對中國產權市場定位的思考08-16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定位思考08-17
關于“語文綜合性學習”本質定位的思考08-17
關于衛生職業院校辦學定位的思考08-26
校長角色的再認識和再定位08-17
發展、超越,面向真正的學習——對“研究性學習”價值定位的思考08-17
打造“名師名校長名校”的體會思考08-15
實施新課程需要校長對其角色重新定位08-15
美國中小學家庭作業目的定位研究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