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管理高于創新
創新教育首先要關注的是教師。教師如果沒有什么創新的動力、智慧和能力,那么,再多外在的東西也只能都是形式。激發教師創新動力和欲望的是學校的管理。從這樣的意義而言,管理高于創新。
教育創新的目的是使教育發生質的飛躍。傳統教育管理中的質變是由量的積累而達到質的飛躍。人們在教育管理過程中,更注重時間的投入,從校領導對學校的管理到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都是打時間的消耗戰、題海戰、疲勞戰。學校對于教師的要求以數量為準,而效果卻很少有人問津。聽課要節數,作業批改要次數,考試要平均分,高考要上線率,教師坐班要按時,并要求加班加點。班主任工作表面上要求全跟全查,而公布的結果卻是次數,很少有人關心工作的效率和班主任管理學生的能力,很少有人關心效率與智力的關系。
有的班主任訓斥成績差的學生時說:“你都沒有生病的資格!庇械膶W校甚至剝奪了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出現這些現象的根源是什么?就是人們有一種最原始的教育管理思想,認為靠單純增加學習時間就能提高學生的成績。許多到外地學習的校長,從浮光掠影的考察中看到的往往只有兩點:突出的高考上線率和非人本的管理。他們回來后便會采取一系列的模仿性措施?墒,我們不難發現,這種管理方法和資本主義在最初的資本原始積累階段所使用的方法有相同之處,那就是靠單純增加勞動時間來增加收益。這樣最原始、簡陋的管理方法,卻被一些學校管理者奉為經驗。在這樣的管理體制下,即便是學生有創新的苗頭,也會被扼殺在搖籃中。因為,任何創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考試評價機制的短期期待和管理者的鼠目寸光,不可能容忍創新的發展。
面對教育的困難,不少管理者更多的是嘆息、抱怨、無奈、等待、觀望。在我看來,要想改變這種狀況,還有另外的一種方法,那就是,改變管理機制,給每個教師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舞臺。并不是所有的教師都有創新精神、智慧、毅力,這是由教師內在的素質決定的。提倡全面的、全民的創新是不實際的,大多數教師應該是創新的跟隨者和學習者。因此,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如何保護好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師的創新積極性就顯得至關重要。
具有創新精神的人在群體中往往不是循規蹈矩、按部就班者,這樣的教師往往處在傳統管理機制的邊緣。管理者需要給這樣的教師以寬闊的空間,保護他們的創新精神。生存的問題解決以后,工作就是這部分教師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如果允許他們的個性和才智自由發展,他們就會快樂工作、積極創新。
管理不單純是僵硬的管和被管的互動。教育管理面對的不是機器,而是有感情、可以積極也可以消極的知識分子。如果僅僅把管理當作一種束縛,那么管理制度定得再完美也會最終流產;如果把管理當作激發教師活力、建構教師之間最優組合的一種手段,那么學校就會找到發展的不竭動力。
【管理高于創新】相關文章: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08-17
班級管理創新08-19
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08-16
論管理創新與現代學校管理08-17
班級管理創新淺談08-17
教育管理 - 教育與創新08-17
管理創新與學校發展08-17
[學校管理]論管理創新與現代學校管理08-17
創新管理機制提高管理效益08-16
創新場鎮管理(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