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主型班級管理嘗試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江澤民總書記指出:"知識經濟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識不斷更新,高新技術產業化。"知識經濟競爭的實質是人才的創新能力之爭。在推進素質教育與課程改革中,學校僅僅重視學科教學改革是不夠的,還需要尋求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與之相匹配,使之相輔相成。從事班主任工作以來,我深深地感觸到自主型的班級管理模式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最佳選擇。
"自主管理"并不是說教師什么也不管,也不是讓學生想方設法畫地為牢,束縛自身,而是在班主任的啟發、引導、合作探索下,激發學生自己追求,不斷學習,對自己的思想表現進行自我認識、自我監督、自我克制和自我糾正,以提高自身素質,形成良好的思想習慣。為了貫徹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我是這樣做的:
一、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班級管理制度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只有考慮受教育者的權利,考慮他們的情感需求,教育者的高尚動機才會"內化"到學生心中,才會獲得成效。新課標強調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制定班級制度不僅是為了班級管理活動的順利進行,而且更應為學生的發展服務,對學生的要求要從學生的發展出發。首先,要讓學生對遵守班級制度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對良好班級制度的迫切需要。其次,要把制定班規制度的權利交給學生,尊重學生的需求,才能對學生身心健康、學習等各方面起促進作用。這樣做調動了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這一學期,我把學校紀律、班規章制度讓學生學習、討論,根據學生實際問題,制定了相適應的要求,修改班規。班規的確定既對學生起到了約束作用,又尊重了他們的個性,調動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良好的班風蔚然形成。
二、學生自主參與,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
在班級管理中學生是主體,班主任就應充分體現以學生的存在為前提,以學生的主體性發展為條件和最終目的這一教育目標,所需要一切措施、條件都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張揚而選擇設計的,還要讓學生能夠與教師一起選擇、設計和完成多種教育活動,做到主動參與、全體參與和全程參與,做班級的主人,以積極的姿態投入到教育過程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現在的學生自主意識較強,他們是班級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一旦他們真正參與管理,班級管理效率將成倍提高,班級的發展將獲得強大的原動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學生的創造性、獨立性以及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挑選班干部,在選舉前印發"班級學生情況表",介紹一些突出同學的優點、專長,回避個人隱私或其它不宜公開的情況。同時又鼓勵學生自我推薦,參與競爭。全班同學根據自己所了解和情況介紹,做出選擇,可采用投票方式直接選舉確定,從而形成你追我趕的局面,促進共同進步。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性,參與出謀劃策,豐富班級活動內容,在自主參與中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三、全體激勵,共勉奮進,活躍班集體
在傳統的班級管理中,激勵往往是班主任和有關部門對學生實行上勵下受、單向而行的"一元化"激勵模式,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積極性不高,受激勵對象少,不能對每一個同學起同等作用,同學之間出現不合作、或不健康競爭現象,大大地削弱了班集體的凝聚力、戰斗力,這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通過實施全體激勵,動員班級所有成員參與,形成"他勵"、"自勵"、"互勵"統一格局,使每一個學生既是主體,又是客體,產生最大效益效應。學生充分正確認識自己和別人的價值,發掘自己和他人的閃光點,彌補不足之處,發揮自身資源。從而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激勵,班干部與"群眾"關系緊張,少數學生對班級漠不關心,甚至諷刺挖苦激勵對象的現象,使整個班級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四、揚長避短,增強自信心,發掘同學的潛能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學生都有表現自我、期望成功的心理特征。可在平常班級管理中,存在一部分同學很少有表現自己的機會。為了給他們有表現的機會,特別注意他們的特長與個性。肖某性格孤僻,對教師的教育以及同學們的忠實勸告常有抵觸情緒,但他乒乓球打得很好。于是,我就抓住他這個優勢,發動同學們拜他為師。他很認真,一邊施教一邊示范,并信心十足地對同學們說:"我一定會努力使你們的球技在一定水平上有所提高。"從而改變了肖某的孤僻、不合群的現象,也使整個班學生的乒乓球技術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黃某關心集體,喜愛勞動,工作細心,就讓他當勞動委員;林某足球踢得好,就讓他擔任班里的足球教練……總之,班級管理工作中,我盡量發揮學生的優勢特長,發掘同學的潛能,并給予信任和支持。在表現的過程中,他們不僅發揮自身的能力,而且在班級管理中起到表率作用,也使整個班學生的全面素質在不同程度上提高。
總之,班級管理的自主動性化改革是一個在探索中曲折前進的過程。在改革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如一些管理方法、手段不被學校領導理解與接受,得不到認可和支持;又如學生長期習慣于被"統治",樣樣事情都要等待班主任來"發號施令",一時"解放",很難"自主",可能出現無所適從或片面理解"自主",濫用"自由";班干部的工作能力不夠強,一些重大問題不斷需要班主任干預,甚至需要用強制手段來執行等,這樣就有可能導致恢復到傳統體制的危險。同時,改革的效果并不是馬上可以立竿見影的,可能一時看不到改革的成效,而動搖繼續改革的決心。但是,只要我們堅信改革方向的正確性,不斷研究、探索新的教育改革理論和工作方法,班級管理自主化的改革,一定能夠走出一條成功之路。
【自主型班級管理嘗試】相關文章:
運用創新手段,建設學生自主管理型班級08-17
運用創新手段,建設學生自主管理型班級08-13
班級如何實施自主管理08-21
創建班級自主管理品牌08-24
對班級學生自主管理的探討08-02
班級自主管理的思考與實踐08-03
淺談班級的自主性管理08-13
班級教學管理與教學模式的嘗試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