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抓兩頭、帶中間”的傳統班級教育模式
“抓兩頭,帶中間”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很傳統、很實用又很現代的管理模式。行業、各業的管理者,都對“抓兩頭、帶中間”賦予不同的內涵,并收到非同尋常的效果。
解放軍指揮官說:抓住先進和落后這兩頭,就抓住了兩個對立面,所以抓兩頭帶中間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但決不能因此產生誤解:抓兩頭就可以“代”中間、不管中間。須知,廣大中間層不是永恒不變的,存在著向先進和落后轉化的兩種可能性。那種認為抓了兩頭,不用再做幫、促的工作,中間就自然而然地被帶起來了,這顯然是誤解。
政府官員說:發展區域經濟,政府要注意做到“抓兩頭,帶中間”。抓兩頭:一頭是推進技術上的開發、新品種的培育、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和示范基地建設;另一頭是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通過抓這兩頭,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中間生產、流通這一塊,要靠企業、靠市場。
經濟專家們普遍認為,“抓兩頭,帶中間”,是擴大內需的一劑“靈丹妙藥”。所謂“抓兩頭”,一是抓低收入職工消費,二是抓白領階層消費。
事實上“抓兩頭,帶中間”的做法最早源于教育界,而當今各行各業都把此法作為解決集體內部問題能達到標本兼治的“靈丹妙藥”。因而,大家都會自覺或不自覺的用此法來管理自己的集體,也的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認為這種管理模式更有著它豐富的現代內涵,無論人的觀念怎樣改變、科學技術怎樣發展,管理手段如何先進,這都是“以不變,應萬變”管理“通法”。常聽到一些有經驗的老教師說到過班級管理的要決是“抓兩頭,帶中間”。這一模式對困難班更是顯得尤為重要,老師煞費苦心把紀律整頓下來之后,班主任的工作重心要作戰略性的轉移。如果僅僅只是整頓紀律,只能滿足于現狀,學習風氣或班級正氣跟不上去,這樣班級的紀律維持不了多久的。只有真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起學生群體的學習熱情和集體榮譽感,保持良好的班風班紀就有了真正的動力。如何使班上自覺地形成一種奮發向上的學習氛圍呢?班主任的工作重心應該做怎么轉移?這也許是班級工作上臺階、上檔次的關鍵。我認為“抓兩頭、帶中間”這種模式如果做好了,是很有效。關鍵是怎樣來界定“兩頭”和“中間”,怎樣來做好這些小群體的工作。下面談一些粗淺的看法,僅供參考。
就一個普通的班集體,相對而言,一般可分為:雙優生、中間生及后進生。雙優生往往品學兼優、德智體幾方面都比較突出,他們接受能力強、反應快、上進心和榮譽感強,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對教師禮貌周全,善解人意,比較討人喜歡。學習成績居于上游,是同學羨慕學習的榜樣。在班級中威信較高,是班級骨干和教師得力助手,他們的成長發展關系到整個班級的發展前途,因此帶好這批精英學生,充分發揮其模范輻射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過失,是班主任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但是在具體操作中,班主任往往寵信有加,任課教師時常愛護倍至,大家有意無意地在他們身上投入較多的關注:課堂常留意,課后開小灶,評優先照顧,工作后安排,在班級中享事實上的“最惠國”之待遇,他們是班級的寵兒和輿論的焦點,班主任政策稍一傾斜,容易引發同學的不滿情緒,而且在各項榮譽桂冠的光環下,這些學生的缺點容易被遮蔽,不易發現。一般來說優生容易產生優越感,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難以接受批評,容易自滿,經常“自我感覺良好”,自以為天下第一,容易藐視別人,目空一切,甚至不把老師、父母放在眼里,看不到自己成績還凝聚著其他同學的幫助和老師心血,不愿參加公益活動和班級工作,怕占用時間,怕吃虧,怕吃苦。一次班內干部選舉,同學們選一位雙優生擔任生活委員,他竟以學習繁忙為由,幾番推卸,遲遲未任。對雙優生的這些缺點,如果班主任如果放松要求,姑息遷就,極容易導致其負面潛滋暗長,最終會走向“自我爆炸”,現在一些高校尖子生的自我墜落,便是這類問題的最嚴重的警示。因此對雙優生嚴格要求,重錘急敲,尤顯必要。這要求班主任在思想上幫助雙優生樹立起遠大的目標,不要滿足于在班級、年級內沽名釣譽,稱“山大王”,而應胸懷大志,面向全國,面向未來,把個人成才與祖國振興、民族興旺結合起來,快速的科學的通向成功之路。在具體措施上對優等生要提出更高更嚴的要求,充分發揮其學習潛力,引導其進入廣闊的知識海洋和豐富的社會生活,使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并教育優生要明己之過,嚴于律己,三省其身,不斷超越自我。
比起那些人人稱羨的雙優生來,后進生,可劃為“第三世界”中暫時處于落后的“亞非國家”,他們人數不多,但消息靈通,手段靈活,活動面廣,干擾力大,一個失控出軌,往往鬧得全班人仰馬翻,雞犬不寧。這類學生是非觀念模糊,求知欲低,學習興趣淡薄,既狂傲不馴又自卑自棄,他們視尊敬老師為“拍馬溜須”,視弘揚正氣為“小丑跳梁”,把破壞紀律稱為“英雄好漢”,把包庇隱滿當“哥們義氣”,其屢教屢犯,自甘下游之情狀,令家長失望,老師搖頭,同學遠避,如不及時管好,輕則擾亂正常的教學,重則危害社會甚至造成。后進生轉化工作,實是一項艱難復雜又功德無量之大工程。對后進生的教育應從培養師生感情著手,溫暖其心,消除疑慮,后進生往往與缺乏家庭溫暖,家教粗暴或放任自流有關,班主任教師應幫助其樹立起“重整河山”的信心,以令人信服的事例激發其努力向上的勇氣,以具體而微的補課復習,幫助其增強學習興趣,提高成績,積極安排他們參加班級活動,充分發揮其特長,滿足其歸屬感和自我成就感。一有“星星之火”迸現,應立即鼓勵及時肯定,不斷地固本培元,養其正氣。并針對波動性和反復性的特點,要反復抓,抓反復,長期抓,抓長期,才能化劣為優,化缺為圓。總的說來,這種工作并無固定的模式,要因人而異,很多老師在這方面創造出許多靈活機動,行之有效的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嗎!
與兩極鮮明的雙優生與后進生相比,中間生因品學一般顯得平淡無光,往往被老師遺忘,疏忽或熟視無睹,中等生雖介乎其中,但其人數眾多,是我們教育的主要對象和形成班集體的主體力量,他們是一個活動的團體,在他們當中的上層和下層正在向兩極分化,因而成為班級管理中重要的的教育對象和教育力量,但這一方面的工作尚未引起人們應有的重視,也是教育工作中容易忽略的部分,對這類學生如果聽之任之,不根據其自身特點抓緊教育,就潛伏著擴大后進生隊伍的危險,給教育帶來不應有的負面作用。因此,班主任對中等學生抓緊教育,針對其具體困難,給予不同的幫助,使其不斷地向優生方向轉化,是我們教育工作的一個主要工作方向和重要任務。
本人認為:“抓住兩頭,促進中間”,加強對這三類學生的教育,分析這三類學生的特點并尋求相應的教育方法或策略,因材施教,是關系到班級教育的成敗,意義十分重大。是一個系統綜合的過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全體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做好。
【淺談“抓兩頭、帶中間”的傳統班級教育模式】相關文章:
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淺談08-17
淺談舞蹈教學的模式與方法的創新08-18
淺談“學案助學法”的理論與模式08-17
淺談電子政務外包的模式08-05
淺談重建課堂教學模式08-17
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分析08-17
淺談班級管理08-17
淺談如何開展班級心理健康教育08-26
班級評優模式初探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