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職教論文>投資決策中的納稅籌劃

    投資決策中的納稅籌劃

    時間:2023-02-24 19:43:58 職教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投資決策中的納稅籌劃

        市場經濟是競爭的經濟,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必須會采取各種措施以實現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企業具有自身利益的獨立性和經營行為的自主性,在遵守稅法的前提下,整體把握稅法和正確運用稅收的經濟杠桿作用,可以降低財務成本、減輕稅負,為企業創造更多地現金凈流量。納稅籌劃目前在國外已十分盛行,在我國還只是一項新的課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納稅籌劃將會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重視,它將成為企業經營理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納稅籌劃概述
        (一)、納稅籌劃概念的界定
        對“納稅籌劃”概念的定義,目前尚無權威的、全面的解釋,但我們可以從學者們的論述中加概括。
    美國南加州W.B.梅格斯博士在已發行多版的《會計學》中講到:“人們合理而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經營活動,使之繳納可能最低的稅收。他們使用的方法可稱之為稅收籌劃,……,少繳稅和遞延繳納稅收是稅收籌劃的目標所在。”另外他還說:“在納稅發生之前,有系統地對企業經營或投資行為做出事先安排,以達到盡量地少繳所得稅,這個過程就是稅收籌劃。”
        印度稅務專家N.J.雅薩斯威在《個人投資和稅收籌劃》一書中說,稅收籌劃是“納稅人通過財務活動的安排,以充分利用稅收法規所提供的包括減免在內的一切優惠,從而獲得最大的稅收利益。”
        荷蘭國際文獻局《國際稅收辭匯》中是這樣定義的:“稅收籌劃是指納稅人通過經營活動或者個人事務活動的安排,實現繳納最低的稅收。”
        根據以上相互接近的表述,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可以歸納如下:
        “納稅籌劃①”,又稱稅收籌劃、節稅,英文為tax planning 或tax saving,指的是:納稅人依據現行稅法,在遵守稅法的前提下,主動和充分運用納稅人的權利,站在納稅人角度,通過對籌資、投資、經營等活動進行合理安排和籌劃,以達到減少稅收支出、降低稅收成本、增加企業現金凈流量,從而獲取最大稅收利益的管理行為。
        可見,納稅籌劃是在對政府制定的稅法進行精細比較后的納稅優化選擇,是一種符合政策導向的經濟行為。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納稅籌劃的本質,有必要將納納稅籌劃與相關概念比較一下:
        偷稅(Tax  Fraud),是指納稅人有意識地違反稅收法律規定,達到少繳或不繳稅的目的。我國稅收征管法規定:“納稅人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收入、少列收入,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
        避稅(Tax  Avoidance),是指納稅人利用稅法漏洞或者其他不足之處鉆空取巧,通過對經營及財務活動的精心安排,以期達到納稅義務最小的經濟行為。例如,我國的一些企業為了享受外資企業的稅收優惠,從國外請客商,不要其投資,只借其名義,成立了所謂的合資企業。這就違背了稅收優惠政策的立法意圖,不符合政府的稅收政策導向。
        從法律的角度看,偷稅同節稅的區別是明顯的:偷稅是違反法律的行為,而避稅和節稅則不能以是否合法或違法加以判斷,二者之間的區別在于:避稅是納稅人利用稅法上的漏洞,鉆取稅法的空子,通過其經濟行為的巧妙安排,來謀取不正當的稅收利益;節稅則是依照稅法和稅收政策意圖,在納稅義務確立之前所作的投資、經營、財務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前者盡管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其內容卻有悖于國家稅法的立法意圖;后者從形式到內容完全合法,反映了國家稅收政策意圖,是稅收政策予以引導和鼓勵的。
        從社會影響的角度看,納稅籌劃雖然相對減少國家的財政收入,但是合理的。因為它符合國家的立法意圖,減少的這部分財政收入等于國家對納稅人的響應政策行為給予了一種財政補貼;偷稅和避稅不但直接減少國家的財政收入,而且違背了國家的政策導向,使國家不得不想辦法防范這些行為,使國家花費更多的人、財、物力。
        從國家的對待態度看,納稅籌劃由于是納稅人對稅法的承認和遵守,國家一般給予鼓勵和認可;對偷稅,國家堅決給予嚴厲打擊;對避稅,由于它暴露了國家稅法的不足和漏洞,國家一般通過完善稅收法規來反避稅。
        (二)、納稅籌劃的經濟效應
         納稅籌劃無論是對國家還是企業的發展都有現實和長遠的意義。納稅籌劃會產生多重效應,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來分析。
         1、微觀分析
       (1)、納稅籌劃有助于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抑制偷逃稅等違法行為。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一定規模,企業開始重視納稅籌劃,納稅籌劃與納稅意識的增強一般具有一致性和同步性的關系。
        企業納稅意識強的主要表現在:①財務會計賬證依法設置;②按有關規定及時辦理營業登記、稅務登記手續;③及時、足額地申報繳納各種稅款;④主動配合稅務機關的納稅檢查;⑤接受稅務機關的處罰,如上繳滯納金及罰款等。
        納稅籌劃與納稅意識一致性關系體現在:第一,納稅籌劃是企業納稅意識提高到一定階段的表現,是與經濟體制改革發展到一定水平相適應的。只有稅制改革與稅收征管改革成效顯著,稅收的權威才能得以體現。否則,如果對偷逃稅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僅局限于補繳稅款,沒有嚴厲的懲處手段,無疑會助長偷、逃稅等違法行為。在那種情況下,企業納稅意識淡薄,不用進行納稅籌劃就能取得較大稅收利益。第二,企業納稅意識強與企業進行納稅籌劃具有共同的要求,即企業納稅籌劃所安排的經濟行為必須合乎稅法條文和立法意圖,而依法納稅更是企業納稅意識強的應有之意。第三,依法設立完整、規范的財務會計賬證表和正確進行會計處理是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基本前提;會計賬證健全、規范,其節稅的彈性一般應該會更大,也為以后提高納稅籌劃效果提供依據。同時,依法建賬也是企業依法納稅的基本要求。
        (2)、有助于實現納稅人財務利益的最大化。納稅籌劃可以降低納稅人稅收成本,還可以防止納稅人陷入稅法陷阱。稅法陷阱是稅法漏洞的對稱。稅法漏洞的存在,給納稅人提供了避稅的機會;而稅法陷阱的存在,又讓納稅人不得不小心,否則會落入稅務當局設置的看似漏洞,實為陷阱的圈套(這也是政府反避稅的措施之一)。納稅人一旦落入稅法陷阱,就要繳納更多的稅款,影響納稅人正常的收益。納稅籌劃可防止納稅人陷入稅法陷阱,不繳不該繳納的稅款,有利于納稅人財務利益最大化。
        (3)、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和會計管理水平。資金、成本(費用)、利潤是企業經營管理和會計管理的三大要素。納稅籌劃就是為了實現資金、成本、利潤的最優效果,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企業進行納稅籌劃離不開會計,會計人員既要熟知會計法、會計準則、會計制度,也要熟知現行稅法。企業設賬、記賬要考慮稅法的要求,在會計處理方法選擇時,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可以分離,正確進行納稅調整,正確計稅,正確編報財務報告,并進行納稅申報,從而也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會計管理水平,發揮會計的多重功能。
        (4)、有助于優化產業結構和資源的合理配置。納稅人根據稅法中稅基與稅率的差別,根據稅收的各項優惠、鼓勵政策進行投資、籌資。盡管在主觀上是為了減輕稅收負擔,但在客觀上卻是在國家稅收經濟杠桿的作用下,逐步走向了優化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合理布局的道路,體現了國家的產業政策,有利于促進資金的流動和資源的合理配置。
        2、宏觀分析
        (1)、有利于發揮國家稅收調節經濟的杠桿作用。企業納稅籌劃行為,從某一角度看,也是企業對稅法和稅收政策的反饋行為。如果政府的稅收政策導向正確,納稅籌劃行為將會對社會經濟產生良性的、積極的正面作用。可以說,正是由于稅收對企業具有激勵功能,才使得稅收的杠桿作用得以發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追求經濟利益是企業經營的根本準則。企業通過精打細算,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降低自身的稅收費用,從而增大自身的經營凈收益和經濟實力。由于企業自身具有強烈的節稅欲望,國家才可能利用稅收杠桿來調整納稅人的行為,從而實現稅收的宏觀經濟管理職能。
        (2)、促使國家稅法不斷改進和完善。納稅籌劃是納稅人對國家稅法及有關稅收經濟政策的反饋行為,同時也是對政府政策導向的正確性、有效性和國家現行稅法完善性的檢驗。國家可以利用納稅人納稅籌劃行為反饋的信息,改進有關稅收政策和完善現行《稅法》,從而促使國家稅制建設向更高層次邁進。
        (3)、從長遠和整體看,納稅籌劃不僅不會減少國家的稅收收入總量,甚至可能增加國家的稅收收入總量。納稅籌劃有利于貫徹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實現國民經濟健康、有序、穩步發展。企業進行納稅籌劃,雖然降低了企業稅負,但是隨著產業布局的逐步合理,可以促進生產進一步發展。企業規模上去了,收入和利潤增加了,從整體和發展上看,國家的稅收收入也將同步增長。
        (三)納稅籌劃的條件
        1、納稅主體的自身狀況
        一般來講,企業的經營規模越大,組織結構越復雜、業務范圍越廣,繳納的稅種越多、納稅的金額越大,則納稅籌劃的空間也就越廣闊,獲取節稅利益的潛力也就越大。比如,一家個體理發店,其稅收只涉及一種簡單的營業稅,用不著耗費精力去搞納稅籌劃。而對于一家大型的跨國公司,情況則大不一樣。其子公司或母公司各自為獨立納稅人,可能要涉及到增值稅、所得稅、財產稅、消費稅、印花稅等多個稅種,各國的具體稅制及國際間復雜的稅收協定網絡應貫穿于整個公司的投資、經營和財務決策的全過程,其納稅籌劃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節稅的潛力是巨大的。
        2、稅收制度因素
        (1)、稅種的稅負彈性。所謂稅負彈性,是指某一具體稅種的稅負伸縮性大小。一般而言,某一稅種稅負彈性的大小一方面取決于稅源的大小,即稅源大的稅種,其稅負彈性也大。另一方面還取決于該稅種的要素構成。這主要包括計稅基數、扣除、稅率。即稅基越寬,稅率越高,稅負就越重;或者說稅收扣除越大則稅負就越輕。各稅種內在各要素彈性的大小決定了各該稅種的稅負彈性。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稅負彈性較大,因為不論稅基寬窄、稅率高低和扣除項目多少,多少總有一定的彈性幅度。
        (2)、納稅人定義上的可變通性。任何一種稅都要對其特定的納稅人給予法律的界定,特定的納稅人交納特定的稅收,這種界定理論上包括的對象和實際包括的對象差別極大。如果能說明不使自己成為該稅的納稅人或成為該稅的減免征稅的對象,那么自然也就不必成為該稅的納稅人或成為負擔較輕的納稅人。原因是現實生產的多樣性及經濟發展不平衡性是稅法不能完全包容的。
        (3)、課稅對象金額上的可調整性。稅額的計算關鍵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課稅對象金額。納稅人在既定稅率前提下,由課稅對象金額派生的計稅依據愈小,稅額就愈輕。為此納稅人想方設法盡量調整課稅對象金額使稅基變小。二是適用稅率。不同的課稅對象負擔著不等的納稅義務。對多數企業和個體納稅人而言,財產收益與經營利潤是可能互相轉換的,對個體納稅人來說更是如此。因而納稅人就可以把全部所得進行最佳分割,使自身承擔的法人稅與個人稅之和最小。
        (4)、稅收優惠。稅收優惠是國家稅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為達到一定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目的,而對納稅人實行的稅收鼓勵。稅收鼓勵反映了政府行為,它是通過政策導向影響人們生產與消費偏好來實現的,所以也是國家調控經濟的重要杠桿。稅收優惠對節稅潛力的影響表現為:稅收優惠的范圍越廣、差別越大、方式越多、內容越豐富,則納稅人稅務籌劃的活動空間越廣闊,節稅的潛力也就越多。因此,納稅人進行納稅籌劃時必須考慮:①有沒有地區性的稅收優惠;②是否有行業性稅收傾斜政策;③減免稅期如何規定;④對納稅人在境外繳納的稅款是否采取避免雙重征稅的措施,采取什么樣的方式給予抵扣等等。
        二、納稅籌劃的途徑
    納稅主體有進行納稅籌劃的強烈欲望,并不意味著納稅籌劃就一定能成功,納稅主體要想通過納稅籌劃獲得額外的稅收利益,需要具備必要的法律知識和財務、會計、投資等專業技能,筆者將從四個方面探討納稅籌劃的途徑。
        (一)盡可能用低的稅率
        單一稅率在各稅種中都是不常見的。不論是定額稅率,還是比例稅率,都在同一稅種中有可供納稅人選擇的空間。因納稅人身份、所處地域、所從事的行業,或因生產經營規模、盈利大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規定。納稅人在進行納稅籌劃時,若用找到適用較低的稅率,必能達到少繳或免繳稅款的目的。
        (二)努力縮小課稅基數
        課稅基數,就是用以計稅的依據。各個稅種都有不同的稅目,稅目不同計稅依據也不相同。比如,流轉稅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所取得的各項流轉額;所得稅的計稅依據為納稅人所取得的各項生產經營所得及其他所得。眾所周知,稅額的基本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計稅依據×稅率。在稅率不變的基礎上,稅基縮小,應納稅額也會隨之減少。稅基縮小有兩種情況:一是絕對縮小,即課稅基礎的減少不會影響以后年度稅基狀況,比如增加免稅數額或稅收虧損抵補的充分運用就屬該類;二是相對縮小,指今日課稅基數的減少會導致以后征稅時課稅基數的擴大。如加速折舊法及存貨計價方法的選用,就屬于這種情況。
        (三)直接減少應納稅額
    將課稅對象先按同一規定計算應納稅額,然后減征一定比例或規定數量的稅額形式,也可達到減輕稅收負擔的目的。比如:納稅人因受自然災害而使生產經營陷入困難的,即可得到這類稅收照顧。但這種方式運用并不普遍,主要側重于特殊的、個別的納稅人。
        (四)延期繳納稅款
        延期繳納稅款可使納稅人獲得無息運用資金的好處。一是遞延納稅人在滯延期內取得一筆同稅款相等的政府無息貸款,有利于納稅人資金周轉,節約了納稅人的利息支出;二是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中,延期繳納的稅款幣值下降,從而減少了實際納稅支出。因此,在沒有特殊情況下,根據財務會計制度與稅法規定之間的差異,企業可以實現稅款的延期支付。延期支付的時間越長,企業可能得到的稅收利益就越大。如股利的延期支付、加速折舊法的適當選用等。
        三、投資決策中的納稅與思考
        (一)投資企業組織形式選擇的納稅籌劃
        1、公司企業與合伙企業的選擇
    目前,我國對公司企業和合伙企業實行不同的納稅規定。公司企業的營業利潤在分配環節課征企業所得稅,稅后利潤作為股息分配給投資者,投資者還要繳納一次個人所得稅。而合伙企業則不作為公司企業看待,營業利潤不交公司所得稅,只課征各合伙人分得收益的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減少稅收支出的企業組織形式。例如:納稅人甲經營一家商店,年盈利300000元,該商店如按合伙人課征個人所得稅,依現行稅制稅后利潤為201750元,300000-(300000×35%-6750);該商店如按公司課征所得稅,稅率33%,稅后利潤201000元全部作為股息分配,納稅人甲還要交納一道個人所得稅63600元(201000×35%-6750),這樣,其凈得稅后收益只有137400元。與前者相比,多負擔所得稅64350元(201750-137400)。面對公司企業稅負重于合伙企業稅負的情況,納稅人做出了不選擇公司企業,而選擇合伙企業(如以個體工商戶的形式設立)的決策。納稅人甲的這一做法是法律規定所許可的,在納稅行為未發生之前進行籌劃,并達到了節稅的效果。當然,這種籌劃只適用于投資規模比較小的企業,對需要資金量龐大的項目來說是不適用的。
        2、子公司和分公司的選擇
        現代集團公司的組織形式多種多樣,通常是一個母公司下有眾多子公司或分公司。子公司與分公司的稅收待遇是有區別的,企業利用對子公司與分公司之間的選擇也可進行納稅籌劃。
    分公司不同于子公司,從法律上講,子公司是一個獨立的法人,而分公司則是一個非獨立的法人,只是作為公司的分支機構存在。根據我國法律,母公司與子公司不是同一法律實體,子公司的虧損不能計入母公司的賬上,而分公司與母公司是同一法人實體,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虧損可以計入母公司的賬上。        
        根據初始投資選擇的一般特點,由于公司在初創時期,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生產處于剛剛起步階段,發生虧損的可能性比較大。當生產經營和貿易活動轉入正軌,產品銷路打開了,這樣就可以盈利賺錢。這樣,企業往往一開始處于起步階段,往往選擇設立分公司,發生虧損可以與母公司的利潤互抵,從而減少納稅義務;如果生產有了一定的起色,外在的投資環境、經營狀況比較熟悉和拓寬之后成立子公司,享受當地政府提供的很多稅收優惠。也就是說,如果組建的新企業一開始就盈利,那么組建子公司較為有利;如果組建的新企業一開始會虧損,那么選擇分公司的形式較為有利。
        (二)投資方向的納稅籌劃
    我國現行稅制對投資方向不同的納稅人制定了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因此,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優惠政策,選擇有利于納稅籌劃的投資方向。稅收優惠,又稱為稅收補貼或稅收誘因,它是指稅務機關依照法律的有關規定,把一部分應收的稅款事先通過法律規定無償地讓給納稅人,使其實際交納的稅款低于正常稅收政策規定應納稅款的措施。利用稅法中的優惠條款,是納稅籌劃中運用最多,也最安全的一種方法,企業根據稅法規定的優惠條款,創造條件對號入座,事先安排投資活動,以達到節稅的目的。為了實現我國對外開放由沿海向內地推進的戰略布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的生產力布局,以及扶持貧困地區發展,我國制定了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稅負差別的稅收優惠政策,這就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納稅籌劃的機會。
        1、投資地點的選擇  
    企業選擇投資地點時,除了要考慮基礎設施、原材料供應、金融環境、技術和勞動力供應等常規因素外,對投資地點稅收待遇也要充分考慮。我國的經濟特區、經濟開發區都出臺了許多區域性優惠政策。這種區域稅收的差異,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從我國來看,目前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稅收優惠政策主要表現為所得稅的優惠,所得稅可減至24%,15%,最低可減按10%征收。籌劃得當,企業的所得稅稅負將大大減少。比如我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設在經濟特區的外商投資企業,在經濟特區設立機構、場所從事生產、經營的外國企業和設在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設在沿海開放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城市的老城區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減按24%的稅率征收所得稅。”這一規定的立法意圖是為了引進外資和國外先進技術,以經濟開放帶動我國經濟的發展。有一家香港投資機構欲往內地投資,考慮到我國上述區域性稅收傾斜政策和深圳毗鄰的香港的地理位置,經過全面權衡決定在深圳投資設廠,其好處之一是可以享受我國的稅收優惠待遇。
        2、投資行業的選擇  
        為優化產業結構,各種行業性的稅收優惠政策也應運而生。企業利用行業性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納稅籌劃,也可以達到國家和企業雙贏的目的。在我國現行稅制下,不同行業所得稅負擔的差別較大。稅負最輕的如對港口碼頭建設的投資,稅率為15%,而且從獲利年度起5年免稅,5年減半征收。稅負較輕的如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稅率為15%,從獲利年度起免征所得稅2年,減半征收3年。而沒有稅收優惠的其他行業企業所得稅稅率一般為33%,并且沒有減免期限。
        (三)會計核算方法選擇的納稅籌劃
        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對成本、費用、收入的確認,資產的計價等規定有多種會計處理方法可供選擇。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對各期的成本費用、收入都會產生影響,進而影響應交所得稅的數額,而且這種選擇大部分在稅法上都予以認可,這就為投資企業在會計核算中進行納稅籌劃提供了可能。
        1、《企業財務通則》規定,長期投資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權益法兩種。長期投資是采用成本法還是權益法,主要取決于投資企業在被投資企業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以及前者對后者的實際控制權的大小。從理論上講,投資比重低于25%時,采用成本法;高于25%而低于50%,但能對被投資企業的經營決策產生重大影響時,或者雖然低于25%,但能對被投資企業施加重大影響及超過50%時,可采用權益法。從納稅籌劃角度③,如果被投資企業先盈利后虧損則選用成本法,而先虧損后盈利,則選用權益法。這是因為如果被投資企業經營發生了虧損,對投資企業來說,若采用了成本法核算,則無法沖減企業利潤;而采用權益法核算,會因被投資企業發生的虧損而減少本企業利潤,從而遞延了所得稅。盡管兩種方法納稅數額相同,但納稅時間的不同可以為企業獲得貨幣時間價值。
        2、折舊方法的選擇。折舊具有抵稅作用,企業在計提折舊時,一定會涉及到折舊方法選擇的問題。固定資產折舊分為直線折舊法和加速折舊法兩種。雖然在固定資產的有效使用期內,兩種折舊方法計算的折舊總額是相等的,但在使用期內各年的折舊額是不一樣的。這就會影響企業年度凈利潤的計算,從而對應稅所得額產生影響。出于獲得財務利益的考慮,企業應視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折舊方法加以籌劃。例如在比例稅率下,如果各年的所得稅率不變或有下降趨勢,以采用加速折舊法為優。這是因為這種方法使企業前期的成本費用加大,從而把前期利潤推至后期,無疑延緩了納稅時間。同樣在比例稅率下,若各年的稅率呈上升趨勢時,以直線法為優。這是因為加速折舊法延緩了納稅的利益與稅率高低成正比,在未來所得稅率越來越高時,以后納稅年度的稅負增加往往大于延緩納稅的利益,使得直線折舊法比加速折舊法更為有利。
        3、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期末存貨計價的高低,對當期的利潤影響大。不同的存貨發出計價方法,會得出不同的期末成本,出現不同的企業利潤,進而影響所得稅的數額。所以在現實會計核算工作中,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也是納稅人調整應納稅額的有效工具。現行會計準則規定,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和毛利率法。一般來說,當物價水平持續上漲時,發出的存貨宜采用后進先出法,該種方法符合穩健性原則的要求,因為它可以多計本期發出的存貨成本,相應地少計期末庫存存貨的成本,這樣就會產生較低的期末存貨、較少的稅前利益,從而減少當期應交所得稅;若物價持續走低時,則會得出相反的結論。在當前企業普遍感到流動資金緊張情況下,納稅期的遞延還有利于企業資金周轉,使企業在本期有更多的資金可供利用,還可以使納稅人享受通貨膨脹帶來的好處。當然,企業在一個納稅期內要變更計價方法時,應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對變更的相關內容,要報經有關部門批準,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從而實現合法的納稅籌劃。
        (四)投資方式選擇的納稅籌劃
        從投資者對被投資企業的生產經營是否實際參與控制和管理不同,可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直接投資一般指對經營資產的投資,即通過購買經營資本物,興辦企業,掌握被投資企業的實際控制權,從而獲取經營利潤。間接投資指對股票或債券等金融資產的投資。
        1、直接投資考慮的稅制因素比間接投資要多。由于直接投資者通常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直接的管理和控制,這就涉及到公司企業所面臨的各種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和行為稅等。法人投資者在進行直接投資時,還面臨著并購現有虧損企業或興建新企業的選擇,實際上也存在一個納稅籌劃的問題。“購并④”,即收購與兼并,是指一個公司通過產權交易取得目標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以增強自身經濟實力,實現自身經濟目標的一種經濟行為。購并的結果,可以是一個公司吞并了另一個公司,兩公司合并;也可以是一個公司取得另一個公司的控制權,另一個公司仍然存在。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資本市場的發展,公司之間的收購與兼并行為越來越頻繁。在公司購并過程中,稅收問題雖然不是最終決定因素,但是,它貫穿購并活動的始終,并且影響到購并的成敗。我國稅法規定,企業以新設合并以及吸收合并,被吸收或被兼并企業不具備獨立納稅人資格的,企業合并或兼并前尚未彌補的經營虧損,可以在稅法規定的彌補期限剩余期間內,由合并或兼并后的企業逐年彌補。盈利企業(并購企業)可以根據上述稅法規定,選擇有累計經營虧損的企業作為目標公司,以虧損企業的賬面虧損,沖抵盈利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例如:設M企業1996年初兼并N企業,兼并后企業名稱為M。N企業當時有250萬元的虧損需遞延至以后年度。M企業兼并前后的損益見表:

    M企業兼并前損益表               單位:元
    1996年1997年1998年合計
    利潤額1 000 0001 000 0001 000 0003 000 000
    減:所得稅(33%)330 000330 000330 000990 000
    股東實得利潤670 000670 000   670 0002 010 000

                    
    M企業兼并后損益表               單位:元
    1996年1997年1998年合計
    利潤額1 000 0001 000 0001 000 0003 000 000
    減:虧損 1 000 0001 000 000500 0002 500 000
    應稅利潤凈額00 500 000 500 000
    減:所得稅(33%)00 165 000 165 000
    股東實得利潤100 0001 000 000 835 0002 835 000
        由以上兩表可以看出,通過企業兼并的納稅籌劃,使稅負由原來的990 000元降低到165 000元,減輕了825 000元(2 500 000×33%),歸屬于股東的利潤相應增加了825 000元。可見企業在選擇投資方式時,應考慮稅金給企業帶來的影響,精心進行納稅籌劃,選擇稅負低、收益高的方案,以實現企業投資收益最大化的目標。
        2、間接投資一般僅涉及收取股息或利息的所得稅以及買賣證券征收的印花稅。間接投資依據具體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及其他金融資產的投資,依據證券的具體品種作進一步劃分。比如債券投資,又可細分為國庫券投資、金融債券、公司債券投資等。而各具體投資方式下取得的投資收益的稅收待遇又有所差別。例如,我國稅法規定,企業分取的股息收入須按有關規定進行計稅,而國庫券利息收入則可在計算納稅所得時予以扣除。也就是說,股息收入必須計繳企業所得稅,而國庫券利息收入則可以免稅。假如A企業(所得稅率33%)現有閑置資金500萬元,有兩種投資方案可以選擇:一是和企業B企業共同建立一個新企業C,假定C企業位于高新技術開發區內,所得稅率為15%,A企業占有20%的股份,估計C企業每年可獲得200萬的利潤,全部分配,A企業可獲得40萬元。二是企業也可用500萬元購買國庫券,按當時規定利率每年獲利息35萬元。此時A企業應選擇購買國庫券的方式進行投資。因A企業投資C企業雖可分得利潤40萬元,但需補交所得稅,實際獲利少于35萬元。這樣,投資者在進行間接投資時,除要考慮投資風險和投資收益等因素外,還必須考慮相關的稅收規定,以便全面權衡和合理決策。

        市場經濟是一種法治經濟,依法治稅也是依法治國的客觀要求。納稅籌劃的興起和發展,是納稅人觀念更新的產物,是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也是同國際接軌的體現。我們有理由相信,在21世紀的經濟生活中,納稅人的籌劃欲望會更加強烈,人們將會越來越多地運用納稅籌劃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納稅籌劃必將有所發展。
    注釋:
    ①步淑段:《高級財務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②陳黎明:《經理人必備稅務籌劃》,石油工業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③談多嬌、馬童犁:“稅務籌劃在會計核算中的運用”,《財會通訊》2002年第10期。
    ④李爽:“公司購并中的稅收籌劃”,《上海會計》2002年第11期。
                                (責任編輯:楊穗萍  王國梁)

    【投資決策中的納稅籌劃】相關文章:

    讓利促銷的納稅籌劃08-07

    外國納稅籌劃的分析與借鑒08-12

    論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在納稅籌劃中的運用08-07

    外資并購中的稅收籌劃08-05

    稅收籌劃在企業理財中的應用探討08-07

    論股利分配過程中的稅收籌劃08-07

    公司合并中稅務籌劃的法律風險及防范08-18

    納稅評估中存在的困難策略08-15

    納稅評估中存在的困難策略08-1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日本乱滛中文字幕 | 中文字字幕专区在线精品乱码 | 亚洲乱码高清视频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 亚洲高清在线精品尤物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