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對口單招復習的兩大誤區談復習
校對口單招復習迎考中往往存在著兩大誤區,一是過分強調拓展知識的廣度而忽略了知識的深度,二是過分強調挖掘知識的深度而忽略了知識的廣度,即所謂“只見森林而不見樹木或只見樹木而不見森林”,致使學生獲得的僅僅是殘缺不全的知識體系或一些支離破碎的知識點,結果在高考中痛失寶貴的分數。為了改進單招復習工作,增強考生的應變能力,現以《旅游概論》的復習為例談一點個人的膚淺認識。
一、尋求規律,構筑框架,抓廣度。
任何一門學科在知識結構上均有其自身的內在規律,《旅游概論》也不例外。該教材共分七章二十三節,細細研讀目錄,會發現一個規律,即全書只著力研究了兩個內容:旅游和旅游業。其知識結構圖如下:(略)
其中,第一至第三章研究的是旅游,第四至第七章研究的是旅游業,第三章第三節“旅游業”作為“旅游的基本要素”之一則又成為第二部分“旅游業”的承上啟下章節,第二部分實質上是第三章第三節“旅游業”內容的進一步延伸和深化。至于第五章“旅游市場”也被納入到第二部分,那是因為“旅游市場”實質是“旅游業”賴以生存的環境。
此外,全書部分章節內容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規律,如第二章“旅游的產生和發展”以及第七章“旅游業的發展前景”等,內容編排大體上按先國際后國內、先古后今的順序。
據此,學生可以從面上和廣度上認清學科知識框架的構建,從總體上把握復習的范圍和界面,在此基礎上求得知識的細化和深化。
一、瞄準大綱,嚴謹治學,抓深度。
為了避免“只見森林而不見樹木”,教者應幫助學生瞄準大綱,認真研析課本上的每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切忌只求知道個大概,而不求甚解。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好習慣非常關鍵,凡事不僅要知道“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多問幾個“為什么”“怎么樣”“怎么辦”等,從而培養學生認知比較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實現深層次的理解,掌握各個重要的知識點。
去年省單招考試《旅游概論》試題,除名詞解釋、選擇題和填空題要求回答“是什么”外,其余題型則主要要求回答“為什么”或“怎么辦”,其中論述題的要求是最高的,因為它往往需學生回答一邊串的“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和“怎么辦”。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培養學生認知比較的思維能力是多么重要,國為這直接影響到考生的應試能力。
為了闡明這一具體做法,我們不妨舉一個例子來加以說明。例如學生在復習“旅游市場”這一知識點時,通常只是熟讀“旅游市場”的廣義和狹義的概念,以為這樣就萬事大吉了。而事實上,這僅僅回答了一個“是什么”的問題。如果我們對于一個重要知識點的認識僅僅停留在這樣一種膚淺的層次上,那么不論是從全面掌握知識的角度還是從應試的角度來看都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必須從培養學生認知比較的思維能力角度,啟發學生對這一知識點作一個更深層次的挖掘和思考,從而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東西。諸如“旅游市場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理解客源市場中現實市場和潛在市場”“旅游需求市場與旅游供應市場的關系如何”“旅游市場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它與一般商品市場有何異同”等。而當這一系列的問題得到一一詮釋以后,學生對“旅游市場”的理解則又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其應試能力當然會得到相應提高。
以上討論涉及到復習迎考中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問題。通常我們把知識的廣度看成“面”,而把知識的深度看成“點”,我們掌握知識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復習過程中,如何教會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學會“點”“面”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這才是最關鍵的。
三、理清線索,點面結合,抓應變。
《旅游概論》第三章第一節闡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知識點——旅游者產生的個人條件:有“錢”、有“閑”和“旅游動機”的確立。其中前兩個條件當屬經濟條件,因為只有科技進步、生產力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成倍增長,才能帶動經濟的繁榮,個人收入和閑暇的增多;而第三個條件則是一個文化條件,因為旅游是一種審美活動,旅游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且旅游目的地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充足的審美素材,旅游者的旅游動機才能確立。而我們正是受這一知識點的啟發才找到了能貫穿《旅游概論》全書的兩條重要線索,即經濟線索和文化線索。我們可以用哲學的語言來表述這兩條線索的辯證關系,經濟是物質的東西,而文化則是精神的東西,物質決定精神,而精神反作用于物質,兩者是辯證的統一。
縱觀《旅游概論》全書,旅游的概念表明它是人們帶有游覽目的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暫時停留中所進行的物質和精神活動的總和;古今中外的旅游史就是一部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史;旅游業的發展注定了它必須以雄厚的經濟基礎和文化底蘊為前提;旅游市場的繁榮則主要取決于旅游客源地居民的經濟富裕程度和文化素養的高低;旅游業對社會經濟文化教育、自然環境的影響和作用正是“精神反作用于物質”的一個集中體現;而旅游業的發展前景則是對未來中外經濟文化發展的前瞻。
由此可見兩條線索一個關系將全書的大小知識點串成了一條完美的知識鏈。學生在復習過程中若能洞悉這一知識鏈條的全部,則能如魚得水,實現知識點和知識面的有機融合,并實現知識的化整為零和合零為整的自如切換,從而增強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應變能力。
綜上所述,在抓對口單招復習的過程中,我們既要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知識體系,從知識面上拓寬學生的視野,抓廣度;又要在知識點上下功夫,以深化學生對重要知識點的理解,抓深度;同時還要幫助學生尋找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學會運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分析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靈活機動、舉一反三的應變能力,從而幫助學生全面深入靈活地掌握應試知識。
責編:花勇
【從對口單招復習的兩大誤區談復習】相關文章:
對口單招《電工基礎》復習方法的探討08-13
高考復習的誤區有哪些09-26
走出小學數學復習課的誤區08-24
淺釋寫作復習單生成與實踐08-05
談計算題的總復習08-05
初中數學總復習實踐談08-07
復習如唱歌,談小學數學復習三部曲08-07
談復習中數學試卷的講評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