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教育初探
摘要:作為為社會提供高級熟練技工的高職教育,在對其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時存在著不系統、不全面的問題,高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教育就是希望通過學校教育,使學生全面掌握如何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實現其人生價值和理想。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設計 職業目標 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要點
職業生涯是一個人一生連續從事的職業以及承擔的職業角色發展的全過程。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就是把個體的自我概念、職業興趣和愛好、職業意向、職業角色、職業行為、專業和工作的匹配有機的結合起來,進而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個人贏得自我實現。所以,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是追求人生理想的重要手段。高職學校的學生正處于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這一階段對職業的選擇對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因此高等職業學校教育有必要承擔起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設計和教育的任務。
一、高職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當前,高職學校對高職學生的就業指導已經成為學校教學和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各個學校對學生的就業指導高度重視。但是,高職畢業生和在校生在其畢業后所表現出來的在就業方面的問題,表明我們的就業指導還存在明顯的缺陷。
1、缺乏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意識。高職學生認識到就業形勢的嚴重性和復雜性,對就業的困難也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但是,他們缺乏對自己職業發展方向的清楚認識和明確的職業規劃,對自己缺乏足夠的認識,對將來從事什么工作缺乏清醒的估計,他們有的妄自菲薄,有的自視清高。常常不知如何面對職業選擇和參加招聘活動。導致他們在進行工作選擇時存在盲目心理和僥幸心理,缺乏嚴肅性,在對待所承擔的工作方面明顯缺少責任感。
2、跳槽現象嚴重。許多高職學生存在“工作一年以后就跳槽”的心態,不少高職畢業生甚至希望在同一企業工作的時間最好是3個月。 這種畢業生頻繁跳槽,而且時間周期越來越短的現象值得關注。究其原因,首先與他們對“參加工作”充滿好奇和向往,在臨近畢業時急于找到一份工作,而不考慮自己實際適合從事什么工作有關。另外,單純從興趣出發看待工作,對“工作”抱有不切合實際的“幻想”,存在對實際工作的規范性、艱苦性要求在思想上認識不夠,心理上準備不足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很快就沒有了剛參加工作時的新鮮感,發現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不像原來想象的那樣有趣,進而開始對日常工作產生枯燥乏味甚至厭倦的感覺,重新選擇工作的念頭開始出現并日益強烈,一旦工作中遇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即選擇放棄工作單位或具體工作的處理方式。
3、“主動失業”的增多。現在越來越多的高職學生表現出“主動失業”的狀態。所謂“主動失業”是指達到工作年齡、具備工作能力和條件,卻主動放棄工作、賦閑在家的學生。他們很多人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往往有相對優裕的生活環境,主要靠父母養活。他們有的對生存的壓力缺少實際感受的問題。 有的對如何面對“工作”和“未來”的問題上存在困惑或抵觸思想,也有的是由于家長過分溺愛的原因,對外部環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感,在尋求工作方面缺少主動性,仍希望借助家長的幫助獲得較好的工作。也有部分人是由于對現有工作性質或職位安排不滿,采取暫時放棄工作的態度。
以上問題的出現,歸根結底是學校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教育缺乏所致。我們目前提供的指導教育還不是全面的系統的指導,還不是一種能夠真正滿足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所需要的、實現了近期目標與長遠規劃相統一的指導教育,還沒有真正解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中的根本問題,即向學生提供的不是一種整合服務。所以,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二、指導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要點
根據高職學生就業心態和他們所掌握的技能,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時應引導他們充分考慮人、環境、專業與所企望的工作之間的關系。那么,我們如何來幫助高職學生規劃設計他的職業生涯呢?
1、確定志向。志向是事業成功的基本前提,沒有志向,事業的成功也就無從談起。立志是人生的起跑點,反映著一個人的理想、胸懷、情趣和價值觀,影響著一個人的奮斗目標及成就的大小。所以,明確的職業發展方向是事業成功第一要素,也是事業成功的基本前提。確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沿著這個方向去努力,這是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最重要的一點。
2、準確進行自我評估。高職學生的一個最大的弱點是不能準確的進行自我評估,要通過對他們自己的興趣、特長、性格、學識、技能、智商、情商、思維方式、思維方法、道德水準以及社會中的自我評價等等進行的綜合評價。使他們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從而對自己的職業做出正確的選擇,進而選定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生涯路線,選擇最佳的職業生涯目標。
3 、了解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有關知識。高職學生一定要在大二研讀“人力資源”或“職業生涯設計”方面的課程或文章書籍,爭取對個人事業選擇和職業發展方面的理論觀點有所了解。懂得如何在不同的環境下避害趨利。選擇最佳的職業生涯規劃。
4、了解社會上的各類職業,職業選擇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人生事業的成功與失敗。人們常說“女怕嫁錯郎,男怕選錯行 ”。由此可見,職業選擇對人生事業發展是何等重要。要使高職學生認識到應選擇那些能夠實現本人事業追求或符合自身事業發展方向要求的工作作為職業,并為自己確定基本的職業目標、劃分出大致的職業發展階段。在選擇職業時要考慮的四個匹配,即:性格與職業匹配;興趣與職業匹配;特長與職業匹配和內外環境與職業匹配。
5、職業目標制訂要合理。高職學生在制定目標時往往不顧實際地貪高貪快。教師要使他們認識到職業目標制定要合理,要保證目標適中,不可過高或過低,應將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結合起來,通過不斷實現短期目標最終實現長遠目標。
6、制定行動計劃并進行必要的調整。在確定了職業發展目標后,要求學生要通過一系列行動計劃來確保目標實現。同時,考慮到社會環境在個人的職業生涯中會經常發生變化,要讓學生認識到對職業生涯設計的評估與修訂也很必要。修訂的內容可以包括職業的重新選擇、職業生涯路線的重新選擇、人生目標的修正、實施措施與計劃的變更等。
三、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教育和指導的補充。
要做好高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除了對學生必要的教育外,還應提供進一步的幫助:
1、當學生主動進行職業生涯探索時,要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并為學生提供與學生職業發展設想相適應的實訓、實踐機會。通過實訓、實踐使他們對職業前景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幫助他們進一步搞好職業生涯規劃設計。
2、要能夠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培訓和指導。現代教育的教育理念是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即必須從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開展廣泛的、系統的個性化培訓和指導。這是因為:第一,因學生個體背景、特點、發展水平不同,其職業生涯發展的需要也各不相同;第二,因學生個體的心理特征不同,從人格與職業匹配角度講,其適宜的工作類型各不相同。雖然這是一項及其繁重復雜的工作。但學校仍應主動為學生提供這方面的服務。
3、在學生職業選擇后,要能夠為學生提供心理調適方面的指導和幫助。事實上,當學生與用人單位正式簽約后,心理上會出現很多的變化。有的因順利簽約而對自己評價過高,進而對自己所簽單位的環境、發展前景及工作條件、回報等產生疑問;有的則因擔心自己不能勝任工作而惶恐不安等等。這些心理都使得已簽約學生不能充分利用在校學習生活的最后時間來做好工作前的準備,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學校就有必要承擔起這一工作任務,以幫助學生創造一個輕松充實的自我,走好職業生涯的第一步。
【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教育初探】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教育探析08-24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師職業能力初探08-18
職業學校學生職業技能形成初探08-12
高職《塑料模具設計》課程有效教學初探08-18
職業學校學生道德建設初探08-13
提升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主體性對策的思考08-05
基于職業教育的項目式課程開發初探08-18
現代職業教育管理理念初探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