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客觀看待綠色GDP
客觀看待綠色GDP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許憲春
新概念:綠色GDP
對于任何國家來說,經濟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經濟發展勢必消耗資源,經濟發展也往往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例如,經濟發展必然消耗能源、礦產資源和水資源,因而往往會導致能源、礦產資源和水資源的減少。經濟發展往往不可避免地排放廢棄物質,造成土地、水和空氣的污染,導致環境質量的下降。GDP是反映經濟發展的重要宏觀經濟指標,但是它沒有反映經濟發展對資源環境所產生的這些負面影響。而綠色GDP就是在GDP的基礎上,扣除經濟發展所引起的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損失的代價。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反映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
重視開展綠色GDP核算研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獲得了快速發展,但資源和環境問題也變得越來越突出。
資源是有限的,我國的許多資源都處于短缺狀態。例如,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森林面積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人均森林蓄積量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許多重要的礦產資源的人均擁有量也都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國經濟增長方式仍然過于粗放,還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高消耗、低效率的問題。例如我國每萬元GDP消耗的鋼材、銅、鋁、鉛、鋅都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許多,萬元工業產值用水量是國外先進水平的若干倍。2003年,按匯率法計算,我國GDP只占全世界GDP的3.8%,但消耗的鋼材、煤炭、水泥則分別相當于2001年世界總產量的36%、30%和55%。
尤其是有些地方片面地追求經濟增長,不注意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亂占耕地,使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過度放牧,造成草地沙化,草原面積減少;過度采伐樹木,造成森林面積下降,水土嚴重流失,野生物種的棲息地遭受破壞;過度開發水資源,導致江河斷流,地面沉降;過度排放污染物質,造成江河湖海污染,空氣質量下降。
我國人口多,人均資源少,環境壓力大,如果不注意合理地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我國必將面臨十分嚴峻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因此,在我國國民經濟核算中引入綠色GDP概念,開展綠色GDP核算研究,為決策部門提供參考,使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充分認識綠色GDP核算的復雜性
綠色GDP是一個科學的可持續發展概念,但是,綠色GDP核算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就全部資源耗減成本和全部環境損失代價計算出完整的綠色GDP。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損失代價很難估價。
資源分為多種類型,許多資源的耗減成本的估價都是不容易的。比如森林資源,它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如果森林的采伐速度不超過森林的自然生長速度,森林資源總量就不會減少。但是,如果過度采伐,森林面積和林木蓄積量就會減少。林地和林木資源的耗減成本的估算也許容易些。但是,除了蓄養樹木之外,森林具有保持土壤、涵養水源、凈化空氣、防風固沙、旅游休閑等多種功能,這些功能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當森林面積大幅度減少時,森林的上述功能勢必下降,從而相應的經濟價值也隨之下降,這種經濟價值變化的估算就不那么容易了。
對礦產資源耗減成本進行估價也并非易事,因為大部分礦產資源是不進行交易的,沒有相應的市場價格可供參照。
不合理地使用土地,比如過度地使用化肥,利用被污染的水進行灌溉等,會導致土地生產能力的下降,這也是一種類型的資源耗減成本,對這種成本進行估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過度放牧,造成草地沙化,草原面積減少;過度開發水資源,導致江河斷流,地面沉降,等等,人們都知道其代價慘重,但其經濟價值有多大,估計起來也很困難。
大氣和水具有消化吸收廢棄物的能力。所以,如果人們的經濟活動產生的廢棄物在大氣和水的消化吸收的能力范圍內,空氣和水體的質量就不會下降。但是,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許多地區所產生的廢棄物大大超過了大氣和水的消化吸收能力范圍,導致空氣和水體的質量下降,環境損失嚴重。把已經受到污染的空氣和水治理達到一定的標準,需要多大成本,估價起來非常困難。
有鑒于此,要對我國的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損失代價進行科學合理的估價,要計算出科學的綠色GDP,需要我國有關資源環境各個領域的專家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合作,需要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工作者做艱苦細致的努力,而且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
全面客觀地看待綠色GDP
(一)綠色GDP只是可持續發展指標之一。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環境、社會三大系統的協調發展,綠色GDP只是在GDP的基礎上考慮了環境因素,只是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經濟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它沒有考慮經濟與社會、環境與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因此,它僅僅是反映可持續發展的指標之一,我們在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性的同時,不能過分地夸大它在反映可持續發展方面的作用。
(二)綠色GDP核算方法還不成熟。到目前為止,在全世界范圍內,許多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損失代價的估價都處于探索過程之中。因此,盡管專家學者們開發出若干估價方法,但很多方法都還不成熟。
(三)建立起綠色GDP核算之后,并不是要取消GDP。有些人認為,綠色GDP優越于GDP,因此,建立起綠色GDP核算之后,就應該取消GDP。筆者認為,即使建立起綠色GDP核算,也不應取消GDP,這是因為,其一,GDP是非常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在判斷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檢驗宏觀經濟政策的合理性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二,GDP是綠色GDP的基礎,沒有GDP,就不可能有綠色GDP;其三,只有將綠色GDP與GDP進行比較時,才能清楚地看出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損失的代價。
(四)綠色GDP是綠色國民經濟核算指標的代表。正像GDP從生產角度由各產業部門增加值組成,從使用角度由最終消費、資本形成、貨物和服務凈出口組成一樣,綠色GDP也包括相應的構成指標;GDP與國民可支配收入、國民儲蓄、國民財富等宏觀經濟指標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綠色GDP也與相應的綠色宏觀經濟指標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因此,綠色GDP不是一個孤立的指標。事實上,人們經常把綠色GDP看作是綠色國民經濟核算指標的代表,當人們說綠色GDP核算的時候,實際上指的是與綠色GDP有關的一系列綠色指標的核算,這些指標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經濟發展及其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據經濟日報)
【客觀看待綠色GDP】相關文章:
對教育的客觀思考08-13
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08-17
如何看待差生08-17
如何看待差生08-13
關于看待的語錄01-03
對客觀真實與法律真實的思考08-12
按客觀規律辦事08-17
怎樣看待當前的股市?08-18
如何看待批評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