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要有信息素養和科研意識
在信息時代,以網絡技術為基礎的國際互聯網逐步滲透到現代社會的方方面面,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過去所提出的"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現在變為"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是一條不斷流動的小溪",后者所蘊含的就是對教師知識不斷更新的要求。在信息社會,適應這一要求,就需要教師具有相應的信息素養,教師不僅要掌握現代化的教育技術,還應該具備在哪里能獲得信息和如何獲得信息的能力。只有這樣,教師才能適應變化日益迅速的社會,才能滿足學生越來越旺盛的求知欲。當前,變“教書匠”為科研型教師,已經越來越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識,教育科研也被許多學校視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生命線。為此,教師應具備相應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只有從紛繁復雜的日常工作中跳出來,用科研的眼光重新審視,才能對教育教學工作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只有具備科研意識才能不斷地從日復一日的工作中發現問題,并追索問題的原因;只有具備相應的科研能力,才能針對所發現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并不斷的改進自己的工作,提高教育教學的工作水平和質量。因此,具備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是實現由“工匠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專家型”教師轉變的重要條件。
【教師要有信息素養和科研意識】相關文章:
信息社會的道德和意識08-16
青少年要有公民意識08-17
淺論中職教師的信息素養08-12
“寫作要有讀者意識”教學案例與分析08-16
領導干部要有強烈的人才意識08-17
物理教學與教師信息素養的整合初探08-17
新教師演講:品德和素養08-24
淺談學生信息意識的培養08-17
第四冊青少年要有公民意識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