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抓基礎、重拓展――教材小欄目的應用
抓基礎、重拓展
――教材小欄目的應用
羅山縣教學研究室 史學剛
現行高中<<思想政治>>課教材,內容豐富,取材廣泛,內容形式表現多樣,給教師和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間,這些都屬于基礎知識的范圍,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要注重這方面的內容。以下就教材小欄目的應用,提出我的思路僅供參考。
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政協就有關國家的大政方針、政治生活和四個現代化中的各項社會經濟問題,進行協商、討論,實行互相監督,發揮對憲法和法律實施的監督作用。
―――鄧小平
一、 分析其基本含義。其一是說政協自身的性質決定它具有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其二社會主義建設需要政協的協商、監督。
二、 理清知識聯系。1、中國共產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國務院、人民政協的地位、作用和相互關系。①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不是國家機關,不能直接制定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不能直接行使國家的職能,它對國家實行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它擁有最高立法權、任免權、決定權、監督權。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它負責貫貫徹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律和決定的行政工作部分,主要行使宏觀調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它對全中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并報告工作。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它行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它不是國家機構不能行使國家職能。②四者的相互關系。中國共產黨集中人民的意志,形成自己的主張和政策,然后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法定程序,使其成為國家的法律和決定,實現對國家的領導。全國人大通過的法律和決定,由國務院和其它國家機關貫徹執行。一般情況下,是國務院根據黨的代表大會提出的建議和作出的決定,起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提請全國人大審議,并請全國政協提出意見,最后由全國人大批準。2、人大監督和政協監督。在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具有監督權,人民政協的職能之一是民主監督,但這二者是不同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監督的性質不同。人民代表大會是運用國家權力進行監督,具有法律的約束力;人民政協不是國家機關其監督不具有國家權力的性質沒有法律的約束力,是一種民主的監督。②監督的對象不同。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在人國政權體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它監督的是其它國家機關的工作,全國人大還監督憲法的實施,這種監督帶有領導和被領導的含義。政協作為我國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和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監督的對象是:國家法律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等,不具有領導和被領導的含義。③監督的方式不同。人民代表大會是通過其它國家機關向其報告工作的方式進行監督的;政協監督的方式是建議和批評。④監督的意義不同。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監督,一方面保證了它集中統一行使權力,另一方面又保證了國家機關之間各司其職,分工合作;政協的監督有利于協助國家機關改進工作,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義。
三、 問題設計及分析。2002年,黨的十六大勝利召開。2003年3月,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會議也相繼召開,對這三個會議所體現的運作關系的正確說法有:
①黨對國家的領導作用 ②全國人大是最高權力機關 ③體現了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④全國政協參與國家大事的討論和決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分析:本題的立意在于分清黨中央、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在我國政治生活中所處的地位,以及它們之間的運作關系的原則,選項①是正確的。我國每年下半年都要召開黨的中央全體委員的會議,對國家的大政方針作出決定,但黨組織不是國家機關,不能直接決定國家的方針、政策,行使國家的職權。因此,次年全國人大召開會議,根據黨中央的建議,作出具體規劃,落實黨中央的建議,并經過充分討論表決通過,將黨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由國家各職能機關去執行。在全國人大召開的同時全國政協會議召開,充分聽取政協委員對有關決定草案的意見。全國政協不是國家機關,既無全國人大的權力,也沒有其它國家機關的職能,只是協助人大出主意,不參加全國人大對有關決議的表決。由此可見選項②是正確的,選項④是錯誤的。黨的中央全會作出的國家有關問題的建議,是根據全體黨員的意志作出的,體現了民主基礎上的集中,由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進行充分討論,體現了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最后由全國人大代表表決通過,體現了民主基礎上的集中,所以選項③也是正確的。本題正確組合選項是A。
2004年【抓基礎、重拓展――教材小欄目的應用】相關文章:
透鏡及其應用教材分析08-17
精備教材―是備好課的基礎08-23
小課本”變“大天地” ——拓展教材,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08-07
教育要拋開形式,重抓根源08-21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案08-08
寫作基礎:應用文寫作07-21
鄉鎮拓展思維抓經濟典型經驗材料08-15
拓展體育教材視野啟迪體育教學思路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