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楹聯與哲學
楹聯與哲學
楹聯歷史悠久,深受人民喜愛。追根究源,是因為楹聯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絕”,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拼音文字無法比擬的、神奇而又有情趣的文學形式,也可以說是一門綜合藝術。它熔詩詞、哲學、書法、政治、科技、思想、文化和社會民俗于一爐,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粹之一。這它不僅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而且有很深的哲學蘊含。有不少楹聯哲理深刻,讀了給人以理性啟迪,使人頓悟,有許多富有哲理的楹聯,充滿了唯物辯證法的色彩,讀之,用之,妙不可言。
試舉幾例,共賞之:例一,唐開元十六年,朝廷臺試天下神童,年僅七歲的李泌聰慧過人,報名應試,恰遇唐玄宗觀棋興濃,命宰相以棋作聯。宰相思索片刻,曰:“方若棋盤,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語畢,李泌即對下聯:“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聘才,靜若得志。”上聯蘊含棋道,下聯包含哲理。李泌一聯悅圣顏,遂入仕途。例二,宋代大詩人陸游,有一首名詩曰:“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善擬楹聯的文人雅士,就取此詩的第三句“紙上得來終覺淺”作為上聯,對出下聯:“心中悟出始覺深”。實踐與認識、理性與感性、客體與主體之間關系的哲理盡在聯中,發人深思。《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寫了一副楹聯激勵自己,哲理深刻,寓意豐富,讀來頗受教益:“讀書好,耕田好,學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例三,有一動物聯曰:“籠雞有食湯刀近;野鶴無糧天地闊。”此聯含蓄微妙,用語形象逼真,且富有哲理,耐人尋味。例四,有些科學家不僅喜愛楹聯,而且善于擬聯。他們擬出的楹聯多數富有哲理。1980年,華羅庚教授當時在蘇州講學,曾引用棋語作聯曰:“觀棋不語非君子,互相幫助;舉手有悔大丈夫,糾正錯誤。”華羅庚還擬一聯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樹老怕空,人老怕松;戒松戒空,從嚴從終。”華羅庚教授無愧一代學子,他以新思想、新風格和通俗易懂的語言,為科學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指出了新的途徑。他的楹聯充滿了唯物辯證法的哲理,給人以啟迪。例如:“常常笑笑里愁去;多多思思中智來。”這類楹聯使人讀了頓覺胸懷一寬,并于不覺之中受到教益。
總之,經常欣賞楹聯,并把精妙的楹聯懸掛張貼于殿堂、館所、樓閣、亭臺、門庭,不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養,增長各方面的知識,還可以在哲學方面吸取營養,提高思想素質,加強理性鍛煉,正確處理工作、生活及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益處頗多。
【楹聯與哲學】相關文章:
雞年楹聯08-20
2018狗年楹聯大全08-13
猴年新春楹聯08-14
愛的哲學08-16
哲學的句子03-08
十大經典哲學故事的管理哲學08-17
2008年春節對聯-豬年楹聯08-16
馬克思哲學對后現代哲學的批判與超越08-21
幾則哲學故事08-17
我的孩子的哲學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