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性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性
答:(1)這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
(2)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3)這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的必然要求。
(4)這是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體現。
(5)這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正確選擇。
2.結合我國國情,運用所學知識從三個方面談談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性
答:(1)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必然要求;
(2)我國的人口眾多,給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帶來了沉重的壓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正確選擇;
(3)我國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還較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的迫切要求。
3.構建和諧社會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聯系
答: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比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更高、時間更長、任務更重,但它們又密切聯系,互為條件,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言,建設“和諧社會”不僅是對“全面小康”的堅持和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而且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階段性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重要保證。同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又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有利的社會條件。它們共同統一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4.就如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談談你的看法
答:(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
(2)必須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保持社會的長治久安。
(3)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與發展。
(4)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5)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和實施中部崛起戰略,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
(6)堅持計劃生育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7)解決好“三農”問題、就業與再就業問題、扶持弱勢群體、逐步消除城鄉差別,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5.構建和諧社會最根本的是什么?簡述其理由。
答:(1)最根本的是堅持經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
(2)這是因為:①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③發展是硬道理,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在于依靠自己的發展。④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極大地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才能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⑤社會主義初級要把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作為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
6.科學的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關系是怎樣的?
答: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二者的關系既是前提與保證的關系,也是途徑與目標的關系。因為只有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才能真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只有不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能保證科學發展觀的真正落實和目標的真正實現。所以二者是統一的。它們都統一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之中,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之中。
7.我國還存在著哪些不和諧的因素?(至少說出三個方面)
答:(1) 社會發展相對滯后,公共資源分布不均衡。
(2) 城鄉差距仍在擴大,分配不公矛盾凸顯。
(3) 存在著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4) 地區差距仍在擴大,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
(5) 一些社會群體為改革發展作出的貢獻與應得到的補償不對等。
(6) 人口眾多,農村剩余勞力多,城鎮就業壓力大,就業矛盾突出。
(7) 人口增長速度快,給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帶來沉重的壓力。等等。
8.當今社會上還存在著哪些與社會主義社會不和諧的現象?請為消除這些不和諧的現象獻計獻策。
答:(1)①一些人誠信缺失,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現象時有發生。②社會風氣頹廢,各種賭博行為泛濫。③道德素質不高,精神空虛,封建迷信活動屢見不鮮。④法制觀念淡漠,違法犯罪現象普遍存在。⑤腐敗現象屢禁一止,部門腐敗和行業腐敗依然存在。
(2)面對上述與社會主義社會不和諧的現象,我們必須:①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國家;②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教育科學文化素質;③加大執法力度,堅決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④增強全民的法律意識,使全體人民懂得依法律已;⑤堅持“三個文明”一起抓,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與發展。
9.列舉三個事例,說明我國正在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答:(1)我國正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促進各地區經濟協調發展;(2)我國堅持計劃生育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3)我國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與發展;(4)我國堅持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保持社會的穩定。(5)我國正在花大力氣解決“三農”問題、城鎮“低保”問題、就業與再就業問題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10.青少年學生怎樣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奮斗?
答:(1)要樹立崇高理想,要有實現理想的堅定信念和腳踏實地、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2)要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硬本領。
(3)要在社會實踐中學習,自覺投身于火熱的改革開放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中去,用自己的知識和本領為祖國服務,為人民服務。
(4)堅決同一切不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行為作斗爭。
11、分析: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就不能兩眼只盯著GDP,只顧經濟增長,而忽視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但這并不意味著放棄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①科學發展觀要求以人為本,強調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②只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才能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提供強大的推動力,使科學的發展方式具有物質的依托。
12、 為什么說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
①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發展先進生產力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②發展先進文化,是為了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這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發展的本質要求。③科學發展觀的主題是發展,而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處的社
16、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①減免農業稅、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別;②搞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③完善社會保障制度;④堅持效率優先和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⑤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⑥大力弘揚民族精神,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等等。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性】相關文章: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08-13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08-15
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08-13
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08-15
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意見08-12
執政為民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08-13
黨課材料--淺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08-15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各盡其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