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一個領袖
新聞 2004-09-08 09:40:50
1996年我到美國參加學術會議,順道訪問了哈佛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畢業的花海燕博士正在哈佛國際發展研究所工作,他告訴我,哈佛的辦學宗旨是Leadership——領袖。依我的理解,哈佛大學希望培養出各行各業的領袖。
我所工作的華中師范大學是培養教師的。教師就是一個領袖。班主任是一個班學生的領袖。數學教師是學生們在數學方面的領袖,其他課程的教師也都如此。領袖不在于率領多少人,大如三軍統帥,小如幾個人組成的公司董事長,領袖的品質要求是一樣的。
教師是一種職業,涵義非常清楚。什么是領袖呢?我想可以從幾對關系中把領袖的涵義凸現出來。首先,領袖與領導是有區別的:領導是按程度產生并任命的,而領袖既不能自封,也不能任命。領導不一定就是領袖。教師大都不是領導,但教師必須是一個領袖。其次,領袖與杰出人物也有區別:奧運金牌獲得者是杰出人才,但不一定是領袖。然而領袖必定在某些方面是杰出的。教師的杰出主要體現在促進人的發展方面。第三,領袖與管理者也有不同:管理者把人為對象,運用理論、方法和技術來實施管理;領袖把對象作為人,對人的尊重是基本前提,人格的力量既是方法也是目標。教師并不只是組織課堂、織織教學、組織活動,由于學生們常常是在模仿和追隨他們的老師,換言之,教師是學生們的領袖。
實際上,領袖的基本品質說來很簡單,那就是讓追隨者及周圍的人切實感到他們自己的重要。
作為領袖的教師,也要讓學生們真正覺得他們在你眼里是重要的。每一個人——從最小的孩子到祖父祖母——都希望感到重要,這是人們在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滿足的條件下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美國的中小學校園里常常有一些學生欺負別的孩子,社會學家曾把原因歸結為這些學生比其他人笨一些,成績要差一些。但是最近的一項調查表明:這些學生通過控制和欺負別的孩子而獲得一種重要的感覺。一位當年的“壞學生”對采訪者說:“我越使弱小的孩子照我說的去做,我越感到自己的重要。”可見教師要幫助學生在“好”的方面感到自己重要。為此,要摒棄一切讓學生覺得自己不重要的教育方法。老師對學生的表揚應該當眾公布而批評則應盡量個別進行。現在的孩子,學習上的挫折教育太多,生活上的挫折教育太少,這一多一少的反差使不少孩子在學習上缺乏信心,在生活上缺乏能力。
作為領袖的教師要著力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而不僅僅是培養辛勤的學習者;教師的成功應體現在促使人的發展,而不只是知識的發展方面;對學生的評價應體現個性,而不僅是分數的價值;教師工作的對象是人,而不僅是語數外之類的知識;教師的職責是育人,而不僅是教書。這些話聽起來熟悉,但真正說清楚并不十分容易,即使說清楚容易,在實踐中做得到更是非常非常難。其原因不僅有教師的觀念和習慣,而且還因為受到社會的價值觀念、教育行政部門的評價體系以及學校領導的目標取向等因素的制約。如果不能培養出世界級的創新型的人才,我們很難說服自己來宣稱教育是完全成功的。
時下有一種現象,就是把學校的教育等同于知識的教學。實際上,學校教育還包含品德的形成、品行的規范和人格的培養。有很多東西的重要性是遠遠超過課本知識的學習的,如正直的力量、誠信的價值、合作的回報、人格的魅力,等等。這樣一些東西,終身受用,而知識則會很快更新。但是品德、品行和人格等,不是通過課堂“教學”就可以實現的,“教育”常常是在課堂之外進行的。
這首先要求教師是一個領袖。
(作者系湖北省教育廳廳長)
【教師是一個領袖】相關文章:
《詩人·領袖》08-16
找領袖作文05-23
成功領袖的要訣08-17
(蘇教版)《詩人·領袖》08-16
我的領袖作文08-24
做一個精神領袖型的語文老師(網友來稿)08-17
話語領袖與圣人迷信08-17
沒有權利的領袖08-17
讓盲人成為行業的領袖08-17
領導和領袖的不同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