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改革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研究
一、實驗起源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的更新以幾何級數激增。這些知識、技術僅靠課堂或僅靠老師的傳授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必要的補充,而自學是一種最佳的途徑!爸R可能被遺忘,但能力卻伴隨你終身!比绻粋學生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就可以擴大知識面,并增強自身的技術和技能。素質教育中能力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方面,學習能力又是其它能力發展基礎。它影響其它能力發展的速度、深度和廣度。自學能力是人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終生教育、創新教育和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當今世界教育的潮流。為此,我課題組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責任感、自主探究和勇于創新的目標出發,提出研究實踐本課題。
二、 實驗理論依據
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教師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會學”。數學有其學科特點:邏輯性、抽象性、應用的廣泛性。學好數學要求學生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高度的想象力,還要對數學有一定的興趣和刻苦鉆研精神,并把它和實踐相聯系。數學是研究客觀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所具有的思考性、知識的發散性和思想的延伸性,要求學生必須充分利用自學這種學習方法。自學是一種自主、探究、發散式的學習方法,它會使學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數學的真諦。
陶行知先生說過:“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著名中國科學院盧仲衡教授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這些都道出了培養學生學會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具有智育和德育的雙重職能,既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也可增強學生學習毅力和學習品質,把學習的主動權、教學目標和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參與教與學的全過程,這既是教育改革的一個趨勢和努力的方向,同時也是由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 實驗目標
我們把本課題的目標定位為使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學生有自學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有自學的方法和技能,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學生有自學的習慣,會運用科學的態度和思維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眾所周知,人的自學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后天培養的,本課題組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方面具體做的以下四點:
(一)強動機,濃興趣:激發學生持久的內在動力,保持良好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強主體,揚自主:激發每個學生抬起頭來學習,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學習的主人。
(三)強學法,善評析:激發學生探求知識過程的最優途徑(一題多解等),具有多方位的評價方法和能力。
(四)強實踐,重應用:激發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數學,把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學習有用的數學。
四、實驗措施:
從開始研究至今,本課題組各個研究員成員分別在自己任教班級進行課題研究,為了體現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自學能力培養情況,我們選定了98(1)、98(3)班作為實驗與非實驗對比班。實施措施大至分為兩大方面。
1、加強教師的科研意識,提高教師的素質。
“施教之法,貴在啟導”,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主導著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可以說:教師對課堂教學本質的認識的操作,是一堂課成敗的關鍵。要進行課題的研究,必須加強研究員的科研意識,讓他們樹立教書育人、教為學服務的思想,明白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要激發學生自覺學習的動機,加強有關理論學習,并請專家、領導做講座。
2、加強教師對自學方法的指導,促進學生數學自學能力發展。
學生都有一種積極進取的心態,當他們的學生積極性得到誘發時,他們希望自己盡快學習好,非?释莆找粋良好的學習方法。這時,如果教師及時教給他們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非常重視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方式和學生最能接受的方法,采用了“問題→猜想→研究→驗證→應用→小結”的程式,讓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①問題:即創設認知沖突,讓學生自己提出研究的問題。
②猜想:即讓學生根據已有知識進行大膽的猜測研究的問題。
③研究:即學生運用各種方法去解決數學問題。
④驗證:研究結論讓學生自己設計方法去檢驗
⑤應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以致用。
⑥小結:這一環節不但要回顧知識,而且要總結學習方法。
五、實驗成效
1、本課題的研究突出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問題→猜想→研究→驗證→應用→小結”,強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2、實驗班學生在上數學課時能用較科學的方法學習并逐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學會了策略性學習數學。通過問卷調查,對數學課教學自學選項的學生達93%以上,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特點較好地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生自學能力的測定,我們選用實驗班98(1)班和對比班98(3)班,同時學習《圓柱的體積》,在課上采用“問題→猜想→研究→驗證→應用→小結”的學習模式,對學生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進行測定,數據如下:
實驗班98(1)班與對比班98(3)班自學能力對比表
班 級
總人數
提出問題人數
百分比
分析問題人數
百分比
解決問題人數
百分比
98(1)
50
49
98%
48
96%
48
96%
98(3)
50
30
60%
25
50%
20
40%
經以上數據顯示,實驗班學生自學能力明顯強于對比班。
3、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有了濃厚了興趣和持久的動力。三年來,我們用實驗班98(1)班與對比班98(3)班測試。實驗結果如下所示:
實
驗
前
實驗年段
班別
平均分
及格率
優秀率
1999-2000
(上)
98(1)
93.7
100%
98%
98(3)
94.9
100%
100%
1999-2000
(下)
98(1)
93.8
99%
97%
98(3)
94.5
100%
100%
2000-2001
(上)
98(1)
92.8
100%
95.4%
98(3)
93.6
100%
96.7%
2000-2001
(下)
98(1)
90.4
96.7%
91.2%
98(3)
90.5
100%
94%
實
驗
后
2001-2002(上)
98(1)
93.2
100%
97.8%
98(3)
91.1
95.6%
88.9%
2001-2002(下)
98(1)
93.1
100%
97.8%
98(3)
92.1
100%
91.5%
2002-2003
(上)
98(1)
91.2
100%
93.1%
98(3)
89.7
97.5%
90.8%
2002-2003
(下)
98(1)
91.3
100%
95.6%
98(3)
90
95.6%
88%
2003-2004
(上)
98(1)
95.5
100%
91.1%
98(3)
91.1
97.5%
87%
在認真按照實驗方案進行科學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基本上實現了由實驗前的學習能力低等級向實驗后的高等級的轉化。從數據的對比說明,我們的實驗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同時在實驗中學生的個性、特長和群體意識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各研究成員進行課題實驗以來,在教導學生的同時,教師的科研意識和教學水平也得到了進一步地提高。本課題組的資料收集、授課評議、培養學生能力等方面的經驗在學校產生了一定影響。而本課題組各研究成員通過科研,懂得了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思維發展、階段規律選擇恰當的教法來培養和訓練學生,逐步從實踐型走向經驗型,并向科研型轉變。
【改革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研究】相關文章:
小學生小學數學自學能力的培養08-08
初中英語學生自學能力培養方法研究08-02
重視數學學法指導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04-15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研究08-01
淺談小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08-04
改革地理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08-18
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培養方法研究08-01
古詩新教 培養自學能力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