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什么是一堂好的數學課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所以,新數學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數學。那么,在新課程理念下,什么是一堂好的數學課呢?下面結合所開展的修訂教材實驗工作談幾點體會:
一、滲透生活,形成素養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現代小學數學教學要求:讓學生學習生活的數學,學習有用的數學。從學生貼近的生活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是密切聯系的,真正體會到數學的內在價值。
如在教學“平面圖形的面積”時,可以這樣設計:
新課導入:
多媒體出示一幅蔣巷工業園區的一塊土地出讓拍賣廣告。
師:你作為一位競拍商,最關注最想了解的是什么情況?
生:(我想了解這塊土地的形狀、面積、地段……)
師:這塊土地可能是什么形狀?
生:(可能是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三角形……)
師:如果我告訴你這塊土地的形狀,你能求出它的面積嗎?根據當前的土地價格,你準備出什么價格?
……
我把這則廣告引入新課,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而且增強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不僅可以訓練學生敏銳的洞察力和商業頭腦,而且能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二、合作探究,開放課堂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應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大綱特別強調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提倡“操作、模擬、畫圖、討論”等形式,提倡“交流、討論、合作”等形式,提倡“自己探索”,因此,數學課堂不再是簡單地作為學生接受知識的地方,而成為學生探索與交流數學,構建自己有效的數學理解的場所。學生應從他們的經驗出發,在教師幫助下自己動手、動腦做數學,逐步發展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問題解決的能力。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例:在下面的橫線上填空,使這些數具有某種規律,并說明有怎樣的規律。
3、5、7 、 、 。
教師首先應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隱含的規律,越多越好。還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比比哪組的答案多,最后在全班交流。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只要學生給出一個答案,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釋,就應該給予肯定。下面是學生可能給出的答案:
⑴在橫線上依次填入9、11、13,形成奇數列。
⑵在橫線上依次填入11、17、27,使這些數列從第三個開始,每個數都是前面兩個數的和減1。
⑶在橫線上依次填入27、181、4879,使這些數列從第三個數開始,每個數都是前兩個數的和減8。
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尋求數的規律的能力,比單純的做幾道計算題更具有挑戰性,也更有趣。
又如:教室裝修問題:“我們的教室在假期需要裝修,請同學們幫學校策劃一下,應考慮哪些方面的問題?”這樣的問題有一定的綜合性,有一定的探索余地和思考空間。比如:裝修時遇到哪些具體問題?解決這些具體問題應考慮哪些因素?采用怎樣的策略去解決等等。
為了學生更好地進行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師應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敢于質疑、樂于交流與合作。要防止學生的合作交流形式,強調在個人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以及通過合作與交流來開拓思路。
三、課內滲透,課外延伸
(標準)提出:“數學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學數學應與生活、應用密切聯系,學習有用的數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教學中,除了做到把知識在課內滲透,還把學習數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在自己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創造意識和實踐能力。
如在教完“利息”之后,因為人教版教材中的年利息還是選用了1997年10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計息方法,遠遠高于現在的實際利息,在時間上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不便于學生的理解運用。針對這一現象,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調查1997~2002年銀行的年利息,將所搜集的利息數據繪制統計表或統計圖。從這些數據中你能看出這幾年的年利息有什么變化?這種變化你認為說明了什么問
題?(可以向你生活周圍的人請教)
學生們在完成練習過程中,較聰明地組合同村的幾個人組成小組,到當地的信用合作社或銀行的工作人員咨詢這幾年的利息情況,表現出一定的交際能力和探究熱情。他們根據自己搜集的數據繪制成復試統計表(或圖)經過自己的分析或請教家長,大部分學生得出這樣的結論:從這幾年銀行的年利息情況看,是呈一種下降的趨勢,這是我國政府采取的一種政策,鼓勵人們用掙來的錢去消費,拉動內需,使國家的錢能更快速地得到流通,讓老百姓逐漸富裕起來。
雖然學生們提出的見解可能很幼稚,但通過這樣的練習,他們學會了查找資料,學會了向別人請教、與別人交流,學會了主動去探究問題,并能逐步養成主動學習、思考的良好習慣。
四、評價體驗,方法多樣
數學教育不單純是知識傳授教育,而是以數學知識為載體的人格和智能的教育。因此,在教學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既要關注他們學習數學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探索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對學有創見、思有特點的學生要及時表揚,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讓他們體驗成功,有成功感,成為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總之,在新課程標準下,什么是一堂好課上屬于研究探索階段,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什么是一堂好的數學課】相關文章:
一堂數學課作文12-08
如何上好一堂數學課08-24
一堂有趣的數學課作文07-03
開放數學課堂效果好08-17
我最喜歡的一堂數學課作文09-28
一堂數學課的心得體會03-14
生日,送什么好?08-17
一堂好課心得體會11-08
有什么好的個性簽名08-17
什么行業就業前景好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