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分組討論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必須通過學生的學來實現。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不再是機械地教,把知識簡單地通過填鴨式教學全部灌輸給學生。而學生也不再是被動地學,把知識不加思考一古腦兒全部吸收。而是要最大限定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熱烈的氣氛中自覺地把知識內化為自己個人的能力和才干,使學生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基于這個出發點,我在教學中初步嘗試適時地運用分組討論這一形式,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一、小組合作,培養協作精神
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優勢,它可以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中來。我把水平不同的前后四個同學分為一組,編好學號并選好組長。當需要進行分組討論時,由組長負責,學生按不同的編號順序進行討論。討論時小組內可以以一人為中心發言人,其他同學如意見基本相同,可適當補充;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質疑;如有不同觀點可以反駁。這樣通過小組成員互相幫助,互相交流,可以共同進步,并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分組討論,還活躍了課堂氣氛,一些原來比較難的問題原來只有少數幾個尖子學生唱獨角戲,現在通過討論,學生互相合作,互相啟發,變難為易,舉手發言的人數明顯增多,學生學習興趣也比以前濃厚多了。
二、明確要求,適時討論
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適合討論,有些問題學生完全可以通過獨立思考就能解答,這就不必再通過討論這一途徑來實現。而有些問題雖然學生不能獨立思考解答,但也不適于運用討論的方法來完成,而是要通過實物演示、操作、觀察或其他不同的教學手段來實現。因此,選擇適當的問題和時機,提出明確的要求進行分組討論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我在教學四年級“商不變性質”時,嘗試運用分組討論的方法教學,在出示了
6÷3=2
12÷6=2
24÷12=2
這一組算式后,請同學分組討論:看一看這幾道題目的被除數、除數和商,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學生學習熱情很高,討論時有的說商都是2;有的說被除數和除數都乘以相同的倍數,所以商才會是2。這樣的討論比起全班共同討論來,發言的面更廣,調動了全體學生特別是差生的思維,起到了以好帶差的作用。又如在教學復合應用題例1“王阿姨要縫320件衣服,已經完成了140件。剩下的在4天里完成,平均每天要縫衣服多少件?”時讓學生討論:320件、140件都是工作量,應該用哪一個工作量去除以工作時間4天呢?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教學例1的關鍵,要用對應的工作量除以對應的工作時間才能得到工作效率。這樣的問題如果讓學生單獨思考有一定的難度。經過分組討論,學生很明確地知道320件是總的工作量,140件是已經完成的工作量,(320-140)件才是剩下的工作量,要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剩下的工作時間4天才能得到工作效率。一道看似復雜的應用題,由于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討論。就這樣很快得到了正確的解答方法,學生學得輕松、愉快、扎實。
三、及時點撥,啟迪學生思維
學生分組討論時,組內成員之間,組與組之間存在分歧意見是經常的,也是正常的。當學生發生分歧,討論陷入僵局時,教師的及時點撥能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思考,啟迪學生積極地思維,直至問題越辯越明,最后達成成共識。如:我在教學運用除法的基本性質進行簡便運算時,有這樣一道判斷題1000÷125×8=1000÷(125×8),好多同學認為是對的,以致于認為錯的同學不敢說明理由。這時,我就先讓學生分組討論后集中反饋,讓認為對的同學說理由,他們說,因為125乘以8等于1000,所以要先算。再讓認為錯的同學說理由。有的說1000÷125÷8=1000÷(125×8),所以1000÷125×8=1000÷(125×8),所以1000÷125×8=1000÷(125×8)是錯的;還有的說1000÷125×8=64,1000÷(125×8)=1,所以1000÷125×8=1000÷(125×8)是錯的……通過這樣的討論說理,學生不再是盲目跟從老師被動地學習,而是牢牢地抓住了學習的主動權,大膽而有目的地思維探索,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數學課堂上有效而適時地進行分組討論,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需求,也是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在教學中,我初步嘗試了運用這種手段改進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有許多做法不夠成熟,特別是在如何提高分組討論的質量方面還需不斷摸索和改進。
【淺談分組討論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相關文章:
淺談小組合作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08-17
淺談中學數學教學中電教手段的運用08-17
淺談電教媒體在古詩教學中的運用08-17
淺談INTERNET在教學中的幾點運用08-17
淺談歌曲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08-17
淺談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08-20
淺談美術教學中的多媒體運用08-18
淺談“從眾心理”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08-13
淺談故事在語言教學中的運用08-15
淺談地圖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運用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