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改下的數學作業
數學教學中,學生作業是從古至今不可非議的,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數學概念的理解,數學方法和技能的獲得,以及學生智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都離不開作業這一基本活動形式,而長期以來,教師總認為讓學生多做一些作業,才能促進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及創新精神。通過實驗對比,我認為數學教師要有一個新的作業觀。
一、作業設計的目的:
教師設計作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鞏固每節課的知識內容及解題技能。但在現今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下,這樣做是不夠的。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從學會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精神。因此,教師在對作業的設計時要從培養學生多種能力和創造精神的目標出發,從實際生活出發,多層次,多角度的設計作業。
二、作業設計的多元性: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完成作業,不僅要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知識,還要求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數學來源于生活,在不斷實踐中形成知識技能,從而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動手、創新等能力。例如:在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時,教師讓學生親自動手擺一擺、數一數,從而經歷及理解其中的算理過程;又如:在學習認識線段、認識角后,教師讓學生在家里量一量一些家具用品、桌子、床、門等,摸一摸、數一數那些物品有角,那些物品沒有角及其共有幾個角 ……。像這樣的作業不僅能鞏固深化新知識,而且還能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所培養。
三、作業的開放性:
作為一名 21世紀的數學教師,我們不僅要深鉆教材,認真備課,還要認真設計學生作業,學生的作業要緊貼生活,符合學生現實生活環境,使數學生活化,將各門學科的知識融為一體,并通過豐富的形式表達出來,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在快樂的心情中完成作業。
1、 開放作業內容,讓學生走出校園。過去教師教學是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一本教學參考書,而在現今時代的教學中,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學生不喜歡,自己也不允許,因此學生的作業也是一樣,正如象泰戈爾所說:“不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規定的河道里”過去的那種由教師包辦代替,學生一張紙,一支筆的作業也不能適應新課程作業要求,學生不僅要在課桌上做作業,教師還要創造性的設計作業,使學生在作業過程中自己走近生活,走向社會。
2 、開放作業環境,激發學生作業熱情。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進一步學習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學生在學習數學時要改變過去那種枯燥的學習方法,設計作業更要創設豐富的學習生活氛圍,讓學生學習數學,解決數學問題,如模仿購物計算價格,課間游戲,運動會等情景,學生在這種真實生活情景中,就會積極主動思考,從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3、開放作業形式。教師設計作業應改變過去的慣例性的書面作業,而應該是形式多樣。如口頭形式、實踐操作形式,還可以通過開放作業形式展示學生作業成果等。
四、作業的評價:
【課改下的數學作業】相關文章:
淺議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08-18
新課改下語文作業自主性練習08-18
淺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03-02
新課改下如何開展數學教學論文08-23
課改下,對化學教學的一些反思08-18
試論高中課改下的思想政治(論文)08-20
淺談新課改下音樂課教學方式的轉變08-20
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方法與實踐08-21
新課改下的高一數學教學體會08-21
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芻議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