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外語教學交際性原則及中學課堂英語交際教學
英語是一種交際工具,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和發展學生使用這種交際工具的能力。英語學習者的交際 需要這一主題已逐漸為我國的英語教育者所熟悉和接受。語言教學的交際性原則起源于60年代末,這一方面是由于語言學研究的發展使語言教學得到了新的啟示 。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喬姆斯基(N.Chomsky)于1957年出版的《句法結構》(Syntactic Structures) 一書對長期影響語言教學的行為主義和結構主義理論提出了挑戰,他認為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強化方式不 能解釋人們運用語言的獨創性,掌握語言也不等于結構主義所認為的掌握語音、語法、詞匯等知識。與之相應 ,1971年美國人類學家海姆斯(Hymes)在《論交際能力》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交際能力概念他認為一般語 言理論還應包括交際和文化方面,既應強調語言知識又強調語言使用能力,既強調結構的準確性,又強調使用 的恰當性。另一方面,以威多森(H.G.Widdowson)和威爾金斯(D.A.Wilkins)為代表的英美國家的一些英 語教育學家也在英語教學的實踐中感到當時流行的聽說法(audionligual method)不能有效地解決學生的語言 交際能力,他們認為英語教學的中心應著眼于交際能力的培養,而不只是對結構的掌握。
交際法原則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三點。其—,語言是表達意義的體系;其二,語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際功 能;其三,語言的主要單位不僅是語法、結構特征,還包括功能范疇。交際法原則在英語教學實踐中主要體現 在以下幾點:第一,語境化(contextualization)是英語教學的基本前提。其基本教學單位是在一定語境下的 話語(discourse),脫離了語境,話語就不具備交際功能。Thank you不一定就是表示感謝之意,在某種情景 中它可能用來表示憤怒或拒絕幫助。Excuse me在不同的語境中更是表達不同的意思。總之,同一形式可能有多 種功能、多種形式也可能只具有一種功能。因此,教學活動應以話語在語境中能實現的功能為線索組織教學內 容,以便學習內容盡可能符合學生的需要,真正培養使用語言的能力。第二,語言教學過程必須交際化,整個 外語教學過程在真實的社會情景下使用真實的語言進行交際活動,這意味著語言課堂教學應該排斥機械操練, 盡量創造較為自然的言語交際條件,按情景題材組織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或接近真實的交際 場合中進行操練、大量使用信息轉換、情景模擬、游戲、角色表演(roleplay)等活動形式。第三,在交際化 的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和組織各種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交際情景、場合, 幫助學生創造性地、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愿。第四,在課堂教學中創造輕松的學習氣氛,對學生的言語錯誤采 取容忍態度,不以頻繁的糾錯打斷學生連貫的語言表達。
我國外語教學經歷了傳統的語法翻譯法,結構主義的聽說法,現已進入了以交際為主的外語教學的新時化 ,1992年在全國范圍正式實施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以下稱新大綱)以交際法 原則為基礎,結合我國國情,明確規定:“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 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 步基礎,“為了保證實現大綱所規定的教學目的,在教學內容部分,不僅規定了語言基礎知識(語音、詞匯、 句法等)的教學內容,也規定了語方功能的項目。在此基礎上編寫的新教材充分吸收了外語教學交際法理論, 結合學生生活學習的實際需要編寫各種有助于發展交際活動的語言材料,新大綱和新教材的采用有力地推動了 我國中學課堂英語的交際教學。
然而,由于受傳統英語教學的影響,加上師資培訓工作的步伐未能適應新形勢的變化,怎樣在中學英語教 學中更好地貫徹新大綱及新教材的交際性教學原則意圖,組織好課堂英語教學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本 文在闡述交際教學法原則的基礎上試圖對中學課堂英語交際教學作初步的探討。
一、依據教材
新教材是新大綱所規定的交際教學的具體體現,它改變了傳統的英語教學觀念,從語言的實際意義出發來 安排語言教學活動和教學形式,以達到語言交際的目的。新教材不再單純以語法項目為主要脈絡來組織和安排 教學內容,而是根據交際目的的需要,既考慮語言的功能、意念和話題,也考慮語音、詞匯和語法結構等因素 ,并使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因此,教師應該吃透教材,深刻理解體會教材不同語言材料的內在聯系,培養 駕馭教材的能力,才能依據教材內容有效地組織好教學,在課堂上創造濃厚的英語交際氛圍。
二、把握課堂教學的靈活性
通常,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依據的是教材內容及備課教案,這樣才能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教學任務 。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切忌照本宣科,拘泥于教材內容及教案。因為一方面由于各地的教學 條件、學生的特點 等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教師需要根據各地情況適當增補教學材料,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另一方面, 由于英語課堂交際教學是動態的,它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課堂教學不可能一切按教師事先所設計的那 樣運行。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構想設計都會因為某個教學環節的突然變化失去作用。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 須有較強的靈活性和隨機性,以適應動態多變的課堂。
三、直觀教學
中學階段,特別初中階段,英語教學都比較形象具體,和學生們的日常生活或者生活經驗密切相關,易于 實施直觀教學。直觀教學可以利用一些基本的教具,如圖片、模型、實物、簡筆畫等,教師也可以借助手勢、 動作或面部表情來輔助教學。近幾年許多中學添置了完整的電教設備,這也為外語直觀教學提供了必需的物質 條件。直觀教學使英語教學變得生動、形象,為英語教學提供各種教學情景和真實的交際場合,有助于營造英 語交際情境和氣氛。學生不用借助翻譯就能夠理解所學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thinling in en glish),增加課堂使用英語的機會。利用直觀教學也可以使教學方法及方式多樣化,可以使學生的聽覺、視覺 、運動器官都參加活動,符合兒童少年的心理學發展規律,容易引起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堂語言交際活動。
初中學生愛說、愛動,善于模仿,記憶力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表現欲,喜歡嘗試著把學到的語言材料 隨時進行對話、敘述和表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交際活動適合于初中學生的特點,便于學生邊學邊練,學用 結合,使所
學語言材料能夠在運用中獲得鞏固和提高。
【外語教學交際性原則及中學課堂英語交際教學】相關文章:
口語交際教學交際性例析08-17
外語教學中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08-17
言語行為理論在交際法外語教學中的運用08-17
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08-18
交際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08-17
外語教學中聽說法和交際法的比較與互輔08-17
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五原則08-17
英語歧義現象及英語交際教學08-18
外語教學反思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