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科學課論文>《大氣壓力》教學設計

    《大氣壓力》教學設計

    時間:2022-08-07 21:05:23 科學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氣壓力》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師生實驗,學生認識大氣有壓力,大氣壓力的方向是來自四面八方的。

    2.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等。

    二、教學重點、難點
    1.什么是大氣壓力?

    2.大氣壓力的存在。

    3.大氣壓力的方向。

    三、教學關鍵
    通過師生實驗,學生認識大氣壓力的存在。

    四、教學準備
    教師:注射器、重物、玻璃杯、硬紙片、馬德堡半球、大試管、玻璃管、塑料衣鉤。學生:注射器、鉤碼、玻璃杯、硬紙片、盛有水的水槽、墨水、拔火罐。

    五、教學過程
    (一)實驗導入:
    (3個實驗)前1、2兩個實驗,使學生對壓力有親身體驗和認識,為研究"壓力"做鋪墊。

    1.手拖文具盒,你的感覺如何?(文具盒對手有壓力。)

    2.手拖盛水的飯盒,你的感覺如何?(有壓力。)師問:通過實驗你們知道,文具盒、盛水的飯盒都有壓力,那么被人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是不是也有壓力呢?(把學生帶入研究科學的情境中去。)

    3.師生實驗:使學生對大氣壓力有初步感知和認識,為研究大氣壓力做鋪墊。儀器:注射器、250克重物

    (1)老師做實驗:把注射器倒立,活塞自由落下,又把出口處用手堵住,活塞卻沒有掉下來,為什么?(繼續探究)

    (2)學生實驗:(照此方法)激發興趣,先后掛一個、兩個......鉤碼都沒有掉下來。討論:活塞為什么沒有掉下來?師導:肯定有一種向上的力壓住活塞。大家想一想,活塞的下面有什么?(生答:"有鐵塊"。)是鐵塊壓住活塞嗎?(生答:"不,是空氣。""是空氣壓住了活塞"。"是大氣壓力壓住了活塞。")對,那么什么是大氣壓力?大氣壓力存在嗎?導入新課(板書)。

    (二)講授新課:
    1.研究什么是大氣壓力:
    (1)大氣層:人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周圍包圍一層厚厚的空氣,約二、三千公里厚,越接近地面空氣越稠密,越接近高空空氣越稀薄,人們把這厚厚的空氣層叫做大氣層。

    (2)大氣壓力:空氣雖然很輕,但大氣層厚了,它的壓力還不小呢。地球上的萬物都要承受大氣層的壓力,大氣層的壓力叫大氣壓力。(使學生對大氣壓力概念有初步認識。)師導:那么大氣壓力真的存在嗎?它的方向如何?(揭示本課重點。)

    板書:①大氣壓力的存在②大氣壓力的方向

    2.實驗探究:
    (師生實驗)這一教學環節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關鍵。如何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我的做法是先由老師準確、無誤、規范、現象明顯地做大氣壓力實驗,使學生真真切切地看到大氣壓力是存在的以及大氣壓力的方向,然后由學生照此方法做實驗,達到傳授知識的目的。

    這一環節一是培養學生實驗能力,二是讓學生對實驗現象作更進一步觀察分析、驗證。(1)老師實驗:把杯中注滿水,用吹塑紙蓋緊杯口,倒立。師問:有什么現象?(杯中的水沒有流出來。)討論:杯中的水為什么沒流出來?師導:這是來自下方的大氣壓力向上壓住了吹塑紙,所以水沒有流出來。教師繼續把杯口朝向上、下、左、右、前、后......四面八方,杯中水會怎樣?(水仍然沒有流出來。)師指導歸納:來自四面八方的大氣壓力分別壓住了吹塑紙,所以杯中的水沒有流出來。

    (2)學生實驗:照上述方法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實驗前對學生提出要求,在實驗時老師加以指導、糾正,并鼓勵做得好的同學,讓他們進一步對實驗現象觀察、分析、驗證。

    (3)學生繼續實驗:儀器:馬德堡半球。方法與過程:老師把兩個空心半球合對,把空氣擠出去,讓每邊各一個學生拉,拉不開,每邊再分別加到2、3、4......名學生仍拉不開,這是為什么?(讓學生回答:是大氣壓力。)老師補充說明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大氣壓力,緊緊地壓住了兩個半球的原因。通過實驗,再一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中求樂,從中領悟到:大氣壓力存在,大氣壓力很大,并來自四面八方。

    3.歸納總結:
    讓學生充分討論通過上述實驗得出結論:①大氣壓力存在。②大氣壓力的方向來自四面八方。這個歸納總結是在學生親自實驗操作、充分探究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綜合、整理,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在此既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使學生更深刻、更正確、更完全地認識客觀自然現象,完成了認識過程。

    4.鞏固運用:
    使學生對知識由認識的表象轉化為學生的內在能力,即在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運用知識的能力。

    (1)師生討論:大氣壓力在生產活動中的運用。(方法:學生先談,老師啟發、指導。)應用:①用自來水筆抽墨水;②用注射器抽藥水;③拔火罐;④抽氣筒;⑤旅行塑料衣鉤;⑥打點滴用的滴管。

    (2)鞏固練習: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教師要依據教學目標、重點,利用觀察、回憶實驗、提問、投影練習等手段獲得反饋信息,并隨時對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進行分析、評價,并采取適當的措施及時矯正,保證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①用兩頭開口的玻璃管,一頭用手堵住,另一頭插入水中,提起來,有一段水柱存在,為什么?怎樣使水柱落下?這一環節復習鞏固本節課內容:大氣壓力應用;鞏固理解來自下方的大氣壓力托住水柱所以水沒有流下來,而手指松開,來自上、下方大氣壓力互相抵消,水柱落下來,為最后質疑打下了基礎。

    ②投影:實驗題:杯子倒立,水流不出。a.讓學生標器材名稱。b.杯口朝上、下、左、右、前、后杯中的水會怎樣?說明什么?選擇填空:大氣壓力越到低處,大氣壓力越,越到高處,大氣壓力越。(大、小)

    ③求疑質疑: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教師要設計緊扣教材的"雙基"題,突出本課重點,突破難點,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求疑,最后教師質疑,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a.既然大氣壓力之大,為什么我們人沒有感覺到?(教師質疑,擴展知識。)

    b.通過本課學習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請提出。(培養學生善于動腦、分析問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

    c.教師做一個既有趣又符合本課知識并較難的實驗,讓學生開闊眼界,激發學生探求科學知識的興趣。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欧美日韩国产福利 | 中文字幕日韩小视频 |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制服 | 色婷婷缴婷婷5月情综天天 五月婷婷激情六月 | 午夜性爱视频久久 | 中文乱码高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