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信息技術論文>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及改進方法

    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及改進方法

    時間:2023-02-21 19:06:34 信息技術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及改進方法

    成 玲   南昌八一中學
    【內容提要】:
    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在此提出來共同探討:
    一、高中教材內容重復 與初中使用的教材相比較,其中重復的有五章17節,占整個教材的50%。解決的方法:①學生演示法。②增加新的知識講解。③回避法 。
    二、教材內容脫節及解決辦法
        1、教材內容與實踐脫節。    2、教材內容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三、教材中存在的錯誤
        1、校對錯誤。   2、版本的差別。
    四、教材組織存在的缺陷
       1、基礎知識沒有鋪墊。2、Pascal理論學習中知識點過渡太快。
    【關鍵詞】:  高中信息技術教材、教學、問題、改進。
    【正文】:
    自從教育部決定,從2001年開始用5-10年的時間,在中小學(包括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下同)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努力實現我國基礎教育跨越式的發展。全國各地教育部門以及各級學校領導都非常重視信息技術教育,紛紛行動起來,制定發展規劃,投資購買設備,安裝校園網,培訓專業師資并根據現有的情況積極開展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工作。通過這些年的教學實踐,我發現了一些問題在此提出來,供大家一起探討,從而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教材內容重復
    我校開設信息技術課以來,使用的是2004年7月以前,由“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到高中的教材。2004年9月之后,使用的是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信息技術教科書”,由施伯樂主編,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教材。前者由于考慮到各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師資隊伍,設備投資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因此《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才提出中小學信息技術教材都以零為起點。因此必然使初中、高中教材內容重復。下面列出的就是教育部的課程教學內容安排,用紅字標注的內容大體相同。
    初中  模塊一 信息技術簡介
    (1)信息與信息社會。(2)信息技術應用初步。(3)信息技術發展趨勢。(4)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道德和法律問題。(5)計算機在信息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6)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和軟件簡介。
                   模塊二 操作系統簡介
    (1)漢字輸入。 (2)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及發展。(3)用戶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文件和文件夾(目錄)的組織結構及基本操作。(5)操作系統簡單工作原理。
                   模塊三 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編輯、修改。 (2)版式的設計。
                  *模塊四 用計算機處理數據
    (1)電子表格的基本知識。 (2)表格數據的輸入和編輯。(3)數據的表格處理。 (4)數據圖表的創建。
                   模塊五 網絡基礎及其應用
    (1)網絡的基本概念。(2)因特同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務。
    (3)因特網上信息的搜索、瀏覽及下載。(4)電子郵件的使用。*(5)網頁制作。
    *              模塊六 用計算機制作多媒體作品
    (1)多媒體介紹。(2)多媒體作品文字的編輯。(3)作品中各種媒體資料的使用。(4)作品的組織和展示。
                   模塊七 計算機系統的硬件和軟件
    (1)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2)計算機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3)計算機的軟件系統。(4)計算機安全。(5)計算機使用的道德規范。 (6)計算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高中   模塊一 信息技術基礎
    (1)信息與信息處理。  (2)信息技術的應用。(3)信息技術發展展望。(4)計算機與信息技術。 (5)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道德和法律問題。 (6)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結構。
                     模塊二 操作系統簡介
    (1)操作系統的概念和發展。(2)漢字的輸入。(3)用戶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4)文件、文件夾(目錄)的組織結構及基本操作。(5)系統中軟硬件資源的管理和維護。(6)操作系統簡單工作原理。
                     模塊三 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編輯。(2)其他對象的插入。(3)特殊效果的處理。(4)版式設計。
                     模塊四 網絡基礎及其應用。
    (1)網絡通信基礎。(2)因特網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務。
    (3)因特網上信息的搜索、瀏覽和下載。(4)電子郵件的使用。(5)因特網上其他應用。(6)網頁制作。
                     *模塊五 數據庫初步
    (1)數據庫基本概念。(2)數據庫的操作環境及其操作。(3)數據的組織與利用。
                      模塊六 程序設計方法
    (1)問題的算法表示。(2)算法的程序實現。(3)程序設計思想和方法。
                  *模塊七 用計算機制作多媒體作品
    (1)多媒體制作工具及其特點。(2)各類媒體資料的處理與使用。(3)多媒體作品的制作。(4)多媒體作品的發布。
                 模塊八 計算機硬件結構及軟件系統
    (1)信息的數字化表示。(2)計算機的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3)軟件系統簡介。(4)計算機的安全。(5)計算機使用道德規范。(6)計算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上述所列高中教材共八章36節,其中重復的有五章17節,占整個教材的50%。大量的重復內容,使得每次學習以前學過的知識,學生們就表現的非常不用心,有的同學就講話,有的就做小動作,有時老師剛開口學生就叫起來:老師這個初中就學過了。遇到這種情況我一般采取:①、學生演示法。先請這位同學上臺來演示并講解一下今天所要講述的內容。這時同學們都來了興趣,鼓勵這個學生大膽去操作。如果這個學生操作對了,我就當場表揚他并給與鼓勵;如果做錯了,我就告訴同學們:“學習計算機技術,除了學習理論知識之外,還要掌握必要的計算機操作技能,知識是要日漸積累的,而技能的學習是要腳踏實地反復練習的。今天雖然我們學的知識是初中曾經學過的,但由于時間的關系,很多同學都不記得也不會操作了!同學們你們覺得這節課重不重要啊!”。“重要”!同學們異口同聲回答。那我們該不該好好學習?回答:該!②、增加新的知識講解。如:在學習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圖片和藝術字的插入與編輯”這節課時,我增加了“如何改變藝術字的顏色和如何將圖片放入各種自繪圖形中”,的講解。首先插入藝術字,在藝術字庫選擇單色模版,然后選中藝術字單擊右鍵,選擇設置藝術字格式,再選擇顏色與線條標簽,最后選擇所需填充色和線條顏色。

                        
                         

    ③、回避法。對于非常容易掌握的舊知識,只是提一下,并不去深入講解。如:鍵盤的使用和分布,word中如何輸入漢字,windows窗口介紹,畫圖程序中工具箱的使用等等。通過改進教學,使師生關系得到和諧發展,使同學們對信息技術課有一個更深的了解。
    二、教材內容脫節
    從最早的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教材到目前的由江西和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教材,它們都是采用模塊化結構,各模塊之間內容相對獨立沒有依賴關系,因此,在模塊教學中就會出現教材內容脫節的現象。
    首先,教材內容與實踐脫節;如:江西出版的《高中信息技術基礎》中的網絡基礎及其應用,這個章節的“局域網連接方式”存在這個問題。當老師講述局域網連接有多種方式,最具代表性的有:總線網絡、環狀網絡、星狀網絡。首先談什么是總線網絡?總線網絡就是將所有的計算機通過主機板上所插的網絡接口卡,直接連接到網絡的主干線(稱為總線)上。為了讓同學們更好的理解總線網絡,書上附了一張總線網絡連接圖,但是同學們還是聽不懂,就要求老師能不能讓他們親自動手實踐。回答是肯定的:不行!因為這個問題無法解決,涉及到中心機房和學生機房的管理以及計算機的正常運行。
    其次,教材內容與現實之間的矛盾;我們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講到如何學習在網上在線做各學科題目、如何下載所需資料、如何登入BBS站點、如何申請QQ號等等,但往往事以愿違。常常是講完課剛放開學生機權限時,學生就很不自覺地上QQ,毫無目地的瀏覽網頁,也不自覺練習和操作課本上的知識。通過幾年的教學觀察以及老師們之間的交談,了解到目前許多中學生學會上網之后,主要的興趣在通過網絡玩游戲、聊天、看電影、聽音樂,并沒有把網絡作為獲取信息的工具來使用。究其原因,學生方面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生把上網當作一種消遣的方式不知道能用網絡干什么;
        (2)學生缺乏自制力,在網絡中非常容易迷失方向;
        (3)學生沒有認識到掌握計算機知識的重要性;
    (4)學生缺乏利用因特網來提高自主學習的方法;
        對于上述的原因,我認為學生方面首先應該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告訴學生們要正確認識網絡的作用,網絡帶給人們的優勢和快捷便利的生活;其次也要讓同學們知道網絡中存在的一些陷阱及不良的上網會造成的傷害,有的甚至危及到生命。第三,要教會學生掌握網上學習的方法,比如,搜索引擎Google、Baidu的使用方法,信息下載的方法。如:怎樣使用下載工具(網際快車、網絡螞蟻、BT)等快速下載所需資料,并向學生們提供一批相關的學習網站的信息。如:中學語文資料網站、中國計算機科研網等等。第四,開展學科活動,積極引導學生組織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如:中英文打字比賽、中英文網絡作文比賽等;同時開展學生獲獎作品觀摩展示如:學生網頁、學生電腦繪畫、學生制作的動畫作品等。讓學生知道學習計算機技術能夠幫助自己更好地掌握各門學科的自主學習,并利用網絡把自己在學習上、生活上、思想上遇到的問題,通過博客這個平臺與老師們交流,以便解決困惑使自己更好的融入到學校的班集體中。學校管理方面的原因:
    (1)機房權限控制的太死;
    (2)網速太慢,帶寬較窄;
    (3)硬件質量存在一些問題。
    針對上述(1)問題,我認為適當放開一些權限,對于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有益的。如:管理員可以對學生機進行只能下載軟件,但不能安裝軟件的設置,這樣老師可以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們又學會了如何下載軟件的方法。對于(2)的解決,可以向學校領導提出合理化建議,在資金允許的范圍內,增加帶寬提高網速。對于硬件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確實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如:顯示器的電源插頭和插座之間接觸不良,常常使得多臺顯示器同時沒電,影響到信息技術課的正常教學;另外內存條也經常突然松動,使得主機常常發出刺耳的聲響,從而也影響到課堂教學秩序,造成教學任務無法按原定計劃完成。因此管理人員應該經常檢查學生機的使用、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以免影響信息技術課的正常教學任務。
    三、教材中存在的錯誤
         信息技術課的教材由于出版時的疏忽,許多地方存在一些錯誤。第一,校對錯誤。由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術基礎》第五章數據庫初步。如:Page126[實驗5-4]題,“用命令的辦法來建立實驗[5-3]中的語文成績表yuwencj.dbf,順便把學生情況表xuesheng.dbf中的學號和學生的“值”帶過來,這個“值”應該改為“姓名”。另外,在命令窗口鍵入use xuesheng,應該加擴展名(.dbf)。還有copy to yuwencj fields 學號,姓名,也應加擴展名(.dbf)。當然還有許多地方有校對錯誤,這里就不一一舉例了。第二,版本的差別。由廣西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高中第四冊》第一章第一節“用Pascal語言實現算法”。如:page14 ,題目為“求兩個數的和”其中書上用Pascal代碼來編寫的程序如下:
          PROGRAM  AddTwoNumbers;
          USES  WinCRT;
          VAR  num1, num2,sum:integer;
      BEGIN
        num1:=5;
        Num2:=7;
        Sum:=num1+num2;
        writeln (‘The sum is ‘)
    END.
    運行之后,出現錯誤提示,程序無法進行下去,指出庫單元找不到,這就是舊版本的Pascal編程語言在新版本Pascal中所遇到的情況。在新的FP程序中,我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由鄭啟華編著的《Pascal 程序設計》(第二版)來重新編程如下:
          PROGARM  qh (input, output) ;
          VAR
            Num1,num2,sum: integer;
         BEGIN
            Num1:=5;
            Num2:=7;
            Sum:=num1+num2;
            Write (sum)
    END.
    運行之后,程序檢查無錯,進入到DOS運行環境下,開始通過鍵盤輸入數據,最后得出結果。
    四、教材組織存在的缺陷
    高中信息技術教材中有的是按照知識體系進行安排和組織教學,章與章之間的內容有的相對獨立;有的強調了信息活動有關的任務來組織教材,但還是存在不盡人意的地方。如:1、基礎知識沒有鋪墊。高中第三冊第二單元動畫制作(Flash應用軟件)中部分基礎知識沒有交代,如果按書本上的內容和進度講課,許多同學根本聽不懂。例如時間軸面板中的什么是相同幀?空白幀?關鍵幀?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在什么情況下要使用相同幀、空白幀及關鍵幀。另外工具面板中的工具如何使用,全部分散在課本的實例制作中,沒有集中講解,感到非常不便。在教大家制作實例動畫“引子”時,經常要先安排理論基礎知識的講述,包括工具的使用等等,這樣就影響了教學進度。由于要趕教學時間,有些內容就一帶而過。學生們很多知識就一知半解,無所適從。因此,我認為高中信息技術第三冊存在教材組織的缺陷。2、Pascal理論學習中知識點過渡太快。高中信息技術第四冊Pascal程序設計中除了存在上述同樣的缺陷外,還存在知識點過渡太快等因素。如:第四章《學習結構化程序設計》第20頁“任務的實現”中用到了[writeln(‘The result is ’,3+5);和writeln(‘Please input num1 and num2:’);]等‘字符串’的有關知識,但書上卻沒有講述什么是字符串?它的語法規則是什么?另外書本上也沒有提及(write or writeln)打印語句在使用時如何保留小數和設置場寬數,但page22的作業中卻出現[write (k:1:2,‘is’);] 這個要求。因此,同學們在做這些題目時,不知所措,無法處理。
         總之,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使我對教材的編制、教材的組織以及教材的內容有了比較深的了解,在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確實給老師帶來了教學上的不便,給學生的自主學習造成了影響。因此,今后我們要不斷研究推動和改進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不僅要建立新的教材編寫、教材組織制度,還要在教材內容上進行改革,使教材更規范,更易于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文件:《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教基【2000】35號)
    [2] 教育部文件:《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號)
    [3] 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高中信息技術基礎》
    [4] 廣西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信息技術1-4冊》
    [5] 清華大學出版社:《Pascal程序設計》

    2006-6-3

    【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及改進方法】相關文章:

    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探究08-03

    英語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現狀以及改進方法08-20

    公司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08-15

    公司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08-16

    問題、思考、改進08-17

    改進閱讀教學方法08-17

    高中政治課堂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探討08-03

    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08-03

    發揮教材優勢 改進教學方法08-0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文无遮挡h肉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自有码中文字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 日本女一区二区三区 | 三级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一线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