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信息技術教研活動現狀反思及對策
內容提要:教研對中學信息技術教師的作用;中學信息技術教研活動開展現狀和反思;中學信息技術教研活動開展方法。關鍵字:信息技術教研、現狀和反思、對策
我省信息技術課程的普及已經經歷了幾個年頭,那么作為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研究活動開展得怎么樣呢?本文在對周邊中學進行一番調查以后得出信息技術教研活動開展現狀,并在對此現象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幾種可行的方法。
一、教研對中學信息技術教師的作用
在中學,教師的教研是指按照某種途徑,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地對教育教學過程中產生的現象和問題進行探索、分析原因、得出解決方法、構成教育理論的過程。其實施主體是教師,研究對象是某種教育現象或教育中出現的問題,目的是為了構建和諧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教研對教師自身的專業化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與語文、數學等其他傳統學科相比在課程核心思想的沉淀上無法比擬,其教學方法、學習方法以及評價體系不能完全參照其他學科。信息技術課程有著自己的核心價值和目標體系,有著自己獨特的思維規律,同時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有很多都是新形式下出現的新問題、新現象,因此廣大信息技術教師經常陷入困惑之中,這需要廣大信息技術教師不斷探索、積累、研究。信息技術課不是計算機軟件培訓課,它是以計算機為工具全面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課堂。那么如何解決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如何探究信息技術課堂特有的教與學的規律,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貫徹素質教育等等,這些都是年輕的信息技術課程面臨的問題,而教研給我們信息技術教師開辟了這樣的一條捷徑。因此,信息技術教師需要教研。
二、中學信息技術教研活動開展現狀和反思
但是,在大部分中學里,和其他小學科(也叫副科)一樣,受傳統舊觀念影響,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和教研活動從一開始就沒有受到過重視。目前,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基本能勉強按照大綱要求進行,而教研活動在中學卻開展得很不理想,有的學校根本就不開展,有的學校完全照搬別的學科的教研方法,形而上學。出現這樣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有大環境的因素,有領導的意識因素,也有信息技術教師自身因素。根據筆者調查分析和思考,中學信息技術教研活動開展的現狀及原因有如下幾種情況。
1、客觀條件限制——信息技術教師少,學科新,教研難度大
一般來說,學校教研活動主要是在教研組內開展,其常規內容包括教材(資源)分析、教學方法手段交流,教育教學現象分析討論,教學進度安排以及教學心得交流等等。一個30個班級編制的完中學校里,一般只在非畢業班開課,而初一、高一是每周兩節課,其余是每周一節課。由于信息技術學科課時少,開課的年級少,一個學校有三個信息技術教師足夠應付信息技術教學,正因為如此教研活動開展難度大,很多學校的教研活動一度處于癱瘓狀態。
由于學科新,教師專業成長需要經歷較長的時間,在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選擇上,還有很多需要探究的地方;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很多都是新問題、新現象,在以往的課堂或其他學科的課堂都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教師處理起來沒有高級教師的引導和過去的經驗參考,許多教育教學問題處理和研究起來很費力氣,常常得不到正確的解決。久而久之,教研的熱情大減,直到消失。
2、信息技術教師的多重身份——教學不被重視,雜事多,時間被占用
在高考指揮棒的作用下,信息技術這個既不參加高考又不參加中考的科目,在學校作為小學科不咸不淡地存在著。由于有課程目標存在,在學校里一般課時能夠按照大綱上的要求開滿,但是,一遇到特殊情況,信息技術課要為其他學科讓路。在這樣的情況下,廣大信息技術教師的教研熱情被冷落,另外缺少合理的評價體系,干與不干一個樣,教研的開展也得不到重視,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其次,學校對信息技術教師的使用具有多重性。信息技術教師扮演著多重角色:教師、電教人員、網絡管理人員、課件制作人員、網頁制作人員、學校的免費打字員等,有時候還要負責全校辦公室電腦的軟件維護任務。信息技術教師總是處于忙碌狀態,卻不是在教學和教研上。信息技術教師接觸的大都是電腦技術和網絡技術,而不是學生。他們很少有時間靜下來看看教育教學理論,很少有時間對教學中出現的現象進行反思、研究和探討,開展教研活動更是一種奢談。
3、事倍功半——部分教師對信息技術課程認識不足
現在中學的信息技術教師一般來源兩個方面:一是半路出家的,早期在中學開設的是計算機課,那時學校一般是電教人員來充當教師,而電教人員都是由相關學科例如物理學科老師半路出家,他們對于信息技術教育規律基本不了解,但是他們有各自原有學科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研究中也照搬過去的模式,忽略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規律,自然事倍功半。二是近年來新分配來的大學生,他們有技術而且強調技術,但對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不了解,對信息技術課的核心價值和培養目標不明確,認為課堂里傳授學生的是技術。因此他們眼中所謂的教研就是多看看專業技術上的書等。另外,很多老師以為,信息技術就是教學生電腦技術的,學生懂得操作就可以了,因此課堂教學和軟件培訓班一樣,再加上學校不重視,更談不上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了。
三、中學信息技術教研活動開展方法
作為走在教學第一線的信息技術教師,看到信息技術課教研現狀如此,我們百感交集,長此以往,我們的信息技術課真不知道會是什么樣。信息技術課傳授給學生的究竟是什么,是技術還是意識?培養學生的又是什么?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從何而來?信息技術課堂難道就是電腦培訓班?
“教師即研究者”,不管目前面臨著多大困難和困惑,信息技術教學研究活動不能停,根據筆者所在學校的教研開展情況,總結出幾點建議:
1、網絡教研
傳統學科有著很長的歷史,眾多的教師,教學研究在組內就可以完成。但信息技術教師不行,然而我們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網絡。網絡是個大的圖書館,也是一個好的老師和朋友,在網絡上,有很多信息技術教研網站上都有論壇,那里有成百上千個經驗豐富的教師和學者,他們在論壇里或自己的博客上發表自己的見解,熱心地解決你所提到的教育教學問題和現象,還會給你提出使用的建議和方法。筆者經常上“信息技術教育網(www.nrcce.com)” 的論壇,里面的欄目豐富多彩,包括課程整合、教學方法策略、教學模式、教學設計、案例分析等。還有心得體會、教學筆記,還能實時交流、探討等。筆者也參與論壇討論,從討論中不但學會了很多課堂教學知識和技巧,還獲得了很多教學素材和好的教案,為自己的專業發展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此網絡教研是我們信息技術學科的一種方向,是“走出去和請進來”和資源共享思想的具體應用。
2、教學反思: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
很多優秀的教師經常反思,而且善于反思。反思的種類有很多,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課后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反思學生的行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諸如不聽課或聽不懂的現象。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特別是年輕老師,更應如此。信息技術教師的教研應從反思開始,由于學科的歷史不長,教學方法和手段是否能照搬別的學科,怎樣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怎樣在教學中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怎樣把學習的過程還給學生而不至于課堂失控等,這些都是信息技術教師應注意的問題,可以在課堂中驗證自己的方法,在課后反思課堂中的問題,久而久之,信息技術教師不但是技術的行家,也是課堂教學的里手。
3、與其他學科教研聯合開展
獨木不成林,信息技術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首先要培養具有合格意識的信息技術教師,因此和其他學科聯合展開教學研究活動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每一門學科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都有著自己的精華,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經驗和對教育教學現象的理解。通過和他們交流探討有助于信息技術教師成長,同時也有助于教師的課堂教學技巧的提高,這種方法在學校還是比較容易實行的。
4、校際交流
現在的教研環境是開放的,校際之間的交流機會明顯增多。一般來說每個學校都有教研活動,那么是否可以嘗試開展校際之間的教研活動呢,每個學期三到五次,每校輪流進行。人和人交換了思想每個人就擁有兩個思想,同樣,兩個具有不同教研理念和風氣的學校之間聯合開展教研活動,彼此借鑒彼此的經驗,就會擁有更豐富的教研內容。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每個學校的人數都不多,因此操作起來也比較方便,大家多交流,互通有無,共同發展,總比單兵作戰要好得多。
總之,教研是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教師發展的有效途徑,雖然信息技術在中學是小學科,但是它提供給學生和教師的是一個大舞臺,我們的信息技術教師都要提高教研意識,創造性地通過不同的方法開展教研活動,我想,信息技術的明天會更好。
【中學信息技術教研活動現狀反思及對策】相關文章:
中學德育現狀分析與對策08-25
農村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08-19
淺論中學作文教學現狀及對策08-05
淺談農村中學體育的現狀與研究對策08-12
生物安全的現狀與對策08-06
中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現狀與對策08-08
中職信息技術課程開設現狀及對策研究08-25
##縣農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08-12
休閑漁業現狀與發展對策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