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美術教學中發展兒童的形象思維
先教兒童會想,再教兒童會畫,這就是我美術教學的一個基本思路* * *
在“右腦智力開發,發展形象思維”課題組領導下,我負責幼兒美術教學實驗工作。實驗共分兩個班,分 別設在北京市第五幼兒園、北京市崇文區光明幼兒園。經過兩年的實驗,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現僅將在美術 教學中發展兒童的形象思維的基本思路和原則作一介紹。
一、美術教學的基本思路
1.以形象思維訓練帶動幼兒繪畫知識和技能的提高。
幼兒美術教育的重點應在創造意識的啟迪,而不是技能的傳授。
我在美術教學中,注重激發兒童繪畫的強烈愿望,給兒童提供一個自由的、友善的學習環境,鼓勵兒童去 看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去想別人想不到的事情,將來去開創別人沒有開創的事業。這不僅僅是繪畫之路,而是 給兒童樹立一個走向未來競爭社會得以立足的精神支柱。因此,我把訓練兒童直覺感受、形象的觀察、形象的 記憶、形象的聯想、想象、創造作為重點。當然,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表達內容的豐富,繪畫技能也要相應 提高,但我認為技能訓練的關鍵是要抓住控制技能提高的心理機制(形象思維),兒童的潛能才可以得到更好 的發揮。技能是思維的表達,應當先學會思維,再學會表達(技能)。換句話說,在我的美術教學中以開發幼 兒智力、提高審美能力為前提,帶動幼兒繪畫知識和技能技巧的提高。先教兒童會想,再教兒童會畫,這就是 我美術教學的一個基本思路。幼兒思維活躍,頭腦中的形象豐富,情緒激動,創作欲望強烈,就會畫出意想不 到的好作品。
2.全面育人,發展個性
繪畫是一種“個人審美心理的獨特體現”。因此,我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兒童的個性發展。我鼓勵和表揚能 獨立思考、能勇敢地表達個人感受、有創造精神的兒童,使他們覺得在繪畫過程中到處都有展現自己聰明才智 的機會。
繪畫是兒童心靈的一面鏡子。古人說得好,“文如其人”,“畫如其人”,這個比喻對兒童畫來說也是恰 當的。有時可以通過一幅兒童畫(無語思維)看到小作者本人的氣質、心境、理想、愿望、真、善、美……所 以我在教學中非常注重教兒童先學會做人,再學會作畫。幼兒年齡較小,如何做人、如何作畫都處在學習階段 ,會做人才能畫出好畫。如我們征集“我的家”參賽作品,那些生動感人的、真正有質量的作品,其內容也是 孩子們親身做出來的事。例如,莫超畫的“給奶奶捶背”,畫面中畫的白發老奶奶由于小孫子給捶背樂得合不 攏嘴;楊韻畫的“幫媽媽刷碗”,從小愛勞動,自己的事自己做……這些都反映了兒童學習做人的美德。
生活是知識的聚寶盆。我的教學內容非常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反映社會,反映大自然,易學易畫。同時 ,我的美術教學是在與多學科配合的基礎上進行的,而且能面對全體兒童,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兒童都能在原 有基礎上得到全面發展。
二、美術教學的幾個原則
1.啟發兒童自愿學習
美術教育不同于一般說理性的科目,它要靠思想的啟迪和情感的激勵來喚起兒童敞開心靈的大門,不能有 任何強迫性。
首先要讓所畫的形象對兒童有強烈的吸引力,就是說先娛目動情,然后才能激思勵志。所以我很重視每節 美術課教學畫前的準備階段。我用“童心”去想兒童所想,我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去激發兒童創作的欲望, 讓兒童頭腦中有鮮明清晰的形象,“呼之欲出”,使兒童產生內心的創作沖動。我采用許多豐富多采的教學形 式,如對季節特點的觀察,就讓兒童身臨其境,觀察體驗。當孩子還在小班時就帶兒童到龍潭湖公園楓樹林中 去撿樹葉觀察秋天;讓幼兒在樹林里玩耍、游戲,沐浴秋季溫暖的陽光,觀察大自然色彩的變化……回來后讓 兒童把自己畫進美麗的畫幅中。我們不僅讓兒童去捕捉、感受物體瞬間的變化,還讓兒童作長期的觀察。春天 讓孩子自己種花、種草,看小草是怎樣長出小芽的,校園里的桃花、玉蘭是怎樣由含苞到開放的,蝴蝶長著幾 個美麗的、有花紋的翅膀……另外,我還采用了其他的形式,諸如聽音樂化妝跳舞、玩木偶、戴面具戲劇演出 、講故事、說寓言、引用中外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伊索寓言》)、說兒歌、看展覽、看錄像、自制 活動玩具、活動人、拼圖……
總之,我的美術教學多在活動中、游戲中去進行,讓兒童用眼睛去看,用腦子去想、去記,通過行動去體 驗、去玩、去摸、去聽……用現實的刺激促使兒童的想象運動起來,經過他們的頭腦加工,創造性地外化于畫 面上。兒童們經過啟發,按捺不住急切作畫的心情,當聽到老師說現在開始畫時,他們就全神貫注地畫起來, 沒有淘氣的,也沒有說話的,全班鴉雀無聲,只聽見筆在紙上作畫的唰唰聲。
2.鼓勵兒童自我發現,自我創造地學習
美術教學必須創造一個有利于兒童創造性活動的環境條件,并以此來設計教學過程。
我利用幼兒自我為中心、“泛靈論”的心理特點,讓他們無拘無束地、不分時空地自由想象,給所畫物體 注入生命、注入情感,特別是用擬人等手法去畫一些人物、動物,就像畫他們自己一樣。他們畫出的形象新穎 、離奇、夸張、變形,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如我講《西游記》中的故事“豬八戒吃西瓜”這一課時,我邊講故 事邊在黑板上畫豬八戒左一口、右一口地在偷吃西瓜,孫悟空吹了一根毫毛變成西瓜皮,把豬八戒摔得嘴啃泥 ,摔得仰面朝天……他們看到我在黑板上畫得輕松自如,高興得不得了,也想試試。他們口說兒歌,頭上戴著 孫悟空、豬八戒的面具,一邊表演一邊想怎樣把這個故事畫好,畫得更有趣,一點也不覺得緊張。
對孩子們經過自己發現、自己選擇畫出的有趣形象,無論好與壞(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求全責備),老師 都不能橫加指責。只要能畫出來就是好的。孩子們在畫的過程中有一種快樂感,覺得是一種享受。因為他們感 到一種心理上的“安全”和“自由”。我把鼓勵兒童的好奇心、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作為培養兒童創造性思維的 重要原則,這樣就能取得良好效果。
3.客觀、公正、合理地評價兒童作品
評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我把評價作品看成是一個提高兒童審美能力的過程,讓兒童人人參與,積極 發表看法。
每次畫完畫,我就把全班兒童的作品一一張貼出來,一個不落地展現在全班兒童面前,讓孩子們互相審視 、交流。有時我還讓孩子們到前面向大家介紹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畫的。有的孩子就像講故事一樣述說自己 有趣的構思。然后讓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評論。我從來不給兒童的作品打分,不造成恐懼心理。但我經常引導他 們去比較,并經常拿名畫家的畫、中外小朋友的畫讓他們欣賞。讓孩子們自己去發現、辨別,從中悟出道理。 孩子們自己心里明白,誰的畫顏色搭配得最好,誰的畫構圖有主有次,誰的畫畫得更有趣,自己的畫有哪些不 足,一旦他們發現了,自己就會改正。通過大家品評,孩子們的自信、自強、自愛心逐步在增長。當聽到同伴 們表揚、老師贊同他們的畫時,他們覺得自己的努力沒白費,他們今后的創造性會更強,更有動力。如控制能 力比較差的一名小朋友,畫畫時總是有頭無尾,好好的畫一上色就涂得亂七八糟。當他經過努力受到同伴表揚 ,又得到老師給他蓋上的一個圖章時(一個卡通畫小狗,下面寫著THANK YOU,謝謝你),他高興得不得了,對 我說:“我想現在就把這張畫放在我的床上,中午睡覺時我抱著它睡!
我們還經常讓兒童搞集體創作,讓大家出主意,大家動手畫。經過兩年的實驗,我們覺得最突出的成績是 保持了兒童旺盛的學習積極性,孩子們都喜歡畫畫,你追我趕,誰也不示弱。另外,孩子們在其他科目的學習 能力方面,如思考能力、創造能力、適應能力、表達能力、交往能力等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現。
實踐表明,在美術教學中發展兒童的形象思維是行之有效的。1993年10月我們讓兩個幼兒園17名實驗班的 兒童參加了首屆“中國國際少年兒童書畫大獎賽”,17名兒童畫的國畫全部入選。光明實驗班小朋友還得了獎 杯(北京市唯一得獎杯的幼兒),五幼實驗班1994年“六·一”節參加了崇文區兒童畫現場比賽(15分鐘), 有10名兒童參加,有9名兒童全部獲得一、二等獎。1994年6月兩園實驗班幼兒參加了首都青少年藝術中心、光 明日報社等7個單位舉辦的《國際家庭年“我的家”全國少年兒童書畫大賽》,獲一、二、三等獎的兒童有5名 ,獲新秀獎的兒童有35名,可以說是取得了大面積的豐收,得到了社會的承認。
【在美術教學中發展兒童的形象思維】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中的形象思維訓練08-07
語文教學中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08-17
小學數學教學中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08-07
形象思維在生物學教學中的功能08-07
論語文教學中兒童思維能力的發展08-17
美術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08-15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兒童涂鴉末期的引導探微08-12
古詩詞中運用“形象思維”的啟迪08-15
美術教學中的誤區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