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歷史論文>宋代的新聞管制

    宋代的新聞管制

    時間:2023-02-21 19:26:50 歷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宋代的新聞管制

    新聞史家曾推測漢代已有邸報,但未能在文獻中找到確證。從已 經發現的材料來看,邸報起始于唐代,是由藩鎮在京師設置的進奏院 發布的,“唐藩鎮皆置邸京師,以大將領之,謂之‘上都留后’,后 改為‘上都知進奏院’”。進奏院是中央與地方之間信息溝通的樞紐, 進奏官邸吏代本鎮呈遞章奏、請示匯報,同時也把政府所公布的詔令、 奏章及任免事項抄錄下來,報告諸藩,于是有了邸報的產生。

      唐代的邸報僅供藩帥等少數官員閱覽,從今天的眼光看,只不過 是報紙的一種雛形。進奏官除傳達政府公布的消息外,還通過邸報向 本鎮提供朝廷及他鎮的各種情報。這樣做當然為朝廷所忌,但由于進 奏院為藩鎮自置,進奏官聽命于藩鎮,朝廷對邸報的發布并不能完全 控制。隨著中央權力的逐漸衰落,進奏官作為藩鎮派駐京師的代表也 益形恣橫,甚至直接干預朝政。如光化三年(900),中尉劉季述 等幽廢昭宗,“諸道邸吏牽帝下殿,以立幼主”。在這種情況下,當 然更談不上對邸報實行管制了。

      宋初曾緣舊制,各州在京師自置進奏院,隨著中央集權的加強, 朝廷在收藩鎮軍、政、財諸權的同時,也將進奏院的管理權歸于中央。 太宗太平興國六年981,對各州自置的進奏院進行整頓,設“都進 奏院”于大內側近,進奏官由朝廷統一任命,各授銅朱印一紐,每人 兼三、四州,并以京官為進奏院監官,隸屬于給事中后改隸門下后省, 從而將進奏院完全置于中央的控制之下。進奏院改組后,邸報在朝廷 的直接管理下統一發布,“凡朝廷政事施設、號令賞罰、書詔章奏、 辭見朝謝、差除注擬等合播告四方,令通知者,皆有令格條目具合報 事件謄報”。從此,宋代的邸報具有中央政府公報的性質,因此又有 “朝報”之稱。

      宋代邸報與唐代的邸報相比,讀者要廣泛得多。由于印刷術的應 用,邸報能夠大量復制,讀到的人越來越多。雖然邸報的發行數字已 難以查考,但通過宋人有關的文字可以看到,邸報在當時相當流行。 蘇軾《與王元直書》中提到,他在被貶地黃州能讀到邸報,“黃州真 在井底,杳不聞鄉國信息……每見一邸報,須數人下獄得罪”。又有 《小飲公瑾舟中》詩:“青泥赤日午相烘,走訪船窗柳影中。輟我東 坡無限睡,賞君南浦不貲風。坐觀邸報談迂叟,閑說滁山憶醉翁。” 詩末自注云:“鄧滁人也。是日坐中觀邸報,云迂叟已押入門下省! 這首詩是元豐八年(1085)蘇軾在黃州量移汝州的途中從邸報上 獲知司馬光入相的消息時所作?梢,邸報在當時傳布于各地,是人 們了解朝政信息的重要渠道。值得注意的是,邸報在宋代已經成為一 種可以買賣的商品。《西湖老人繁勝錄》載,南京臨安的“諸行市” 中,有“賣朝報”一行。有人以賣報為業,說明邸報刊布甚廣。

      中央直接管理邸報,意在控制新聞發布權,將新聞傳播納入為政 府服務的軌道。通過邸報統一發布朝政信息,有助于中央政令的貫徹 和行政上的統一。在充分發揮邸報上意下達的作用的同時,朝廷也對 邸報的內容嚴格把關,防止那些于政府不利的消息在邸報上刊登。邸 報流行愈廣、影響愈大,政府對邸報內容的控制也就愈加嚴厲。從文 獻上看,邸報上的新聞主要有以下限禁:

     。保疄漠。水、旱、蝗災及日蝕、地震等自然災害和異常天象, 往往被認為是上天對天子的不滿和警告,傳播開來有損于帝王的威望, 甚至會引起人心不安,影響社會秩序的穩定。仁宗慶歷八年(104 8)正月,秘閣校書知相州楊孜上言:“進奏院逐旬發外州軍報狀, 蓋朝廷之意欲以遷授降黜示賞功罰罪,勉勵天下為吏者。積習因循, 將災異之事悉報天下,奸人贓吏、游手兇徒喜有所聞,轉相煽惑,遂 生觀望。京東逆黨未必不由此而起狂妄之謀。況邊禁不嚴,細下往來。 欲乞下進奏院,今后唯除改差任臣僚,賞罰功過,保薦官吏乃得通報, 其余災祥之事,不得輒以單狀偽題親識名銜以報天下。如違,進奏院 官吏并乞科違制之罪!边@一建議為朝廷采納后,災異方面的消息, 便很少見于邸報。

      2.軍情。對涉及邊防軍事、兵變、農民起義等方面的消息,一 般不準邸報報道。如仁宗慶歷三年1043沂州虎翼軍卒王倫發動兵 變,與官軍對抗,“江淮軍頻有奏報,朝廷不欲人知,召進奏官等于 樞密院,責狀不令漏泄,指揮甚嚴”。哲宗元?五年1090七月則 明確規定:“凡議時政得失,邊事軍機文字,不得寫錄傳布!

     。常C事。宋代各朝都嚴禁傳播朝廷機事,對邸報限禁尤嚴。 仁宗皇?四年(1052)九月詔:“訪聞諸州進奏官日近多撰合事 端謄報煽惑人心,將機密不合報外之事供申。今后許經開封府陳告! 今后只得以樞密院送下報狀供申逐處施行!闭茏谠辏ǎ保埃 8)五月尚書省言:“進奏官許傳報常程申奏及經尚書省已出文字, 其實封文字或事干機密者不得傳報,如違并以違制論。”

     。矗唇浥鷾使嫉某剂耪率;兆谛腿辏ǎ保保玻保┧脑 詔:“臣僚章疏不許傳報中外,仰開封府常切覺察。仍關報合屬去處, 內敕黃行下臣僚章疏,自合傳報。其不系敕黃行下臣僚章疏輒傳報者, 以違制論。”

      為了加強對邸報內容的控制,使有關的禁令得到貫徹,從真宗咸 平二年(999)起,對邸報實行“定本”制度,進奏院要將編好的 邸報稿樣呈送樞密院審查,然后按照審查通過后的“定本”向地方發 布消息,不得超過“定本”所框定的范圍。中興以后,改由門下省定 稿,再經宰執復審,方可報行。

      邸報的內容由于多受限禁,許多為讀者關心的新聞得不到報道, “定本”審查制度又造成出版時間上的稽延,使得邸報不能滿足人們 對新聞的需求。有人抱怨說:“動輒年旬日,俟許報行,方敢傳錄, 而官吏迎合意旨,多是刪去緊要事目,止傳常程文書,偏州下邑往往 有經歷時月不聞朝廷詔令!碧貏e是在時局緊張、社會動蕩的時候, 邸報受到的限制更多,更是不能滿足讀者了解形勢的迫切需求。正是 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了打破官方新聞限禁的私營報紙。

      北宋后期,就有人假冒“朝報”的形式,私自發行報紙;兆诖 觀四年(1110)六月詔令:“近撰造事端,妄作朝報,累有約束, 當定罪賞,仰開封府檢舉,嚴切差人緝捉!钡搅四纤,私營的“小 報”十分流行。光宗紹熙四年(1193)十月,臣僚上言:“國朝置進奏院于京師,諸路州郡亦各有進奏吏,凡朝廷已行之命令,已定之差除,皆以達于四方,謂之邸報,所以久矣。而比來有司防禁不嚴,遂有命令未行,差除未定,即時謄播,謂之小報。始自都下,傳之四方。甚者鑿空撰造,以無為有,流布近遠,疑誤群聽。”又言:“近 年有所謂小報者,或是朝報未報之事,或是官員陳乞未曾施行之事, 先傳于外,固已不可。至有撰造命令,妄傳事端,朝廷之差除,臺諫 百官之章奏,以無為有,傳播于外。訪聞有一使臣及?門院子,專以 探此等事為生;虻弥谑≡褐┬,或得之于街市之剽聞,又或意 見之撰造,日出一紙,以出局之后省、寺、監、知雜司及進奏官,悉 皆傳授,坐獲不資之利。以先得者為功,一以傳十,十以傳百,以至 遍達于州郡。人性喜新而好奇,皆以小報為先,而以朝報為常,真偽 亦不復辨也!边@段材料對小報的情況介紹得十分詳盡。同官方的邸 報相比,私營的小報更具有新聞性。它信息靈通,報道及時,往往搶 先發表消息,其內容大多是邸報上不許發表、人們又很想知道的事情, 所以很受歡迎。從“日出一紙”來看,小報儼然是日報,傳播的范圍也很廣,能夠“遍達于州郡”。當然,小報上的消息不一定完全準確, 由于出版在事情發生之前,有時不免中途變化,或與實際情況有所出 入,但是,大家要看的是新聞,而不在意報紙的真假,于是看報的人 歡迎,辦報的人賺錢,小報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以至于出現了“以小 報為先,以朝報為常”的局面。

      小報的流行,當然為政府所不容。自小報產生起,當局就將其視 為非法出版物。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正月詔令:“近聞不逞 之徒,撰造無根之語,名曰小報,傳播中外,駭惑聽聞。今后除進奏 院合行關報已施行事外,如有似此之人,當重決配。其所受小報官吏, 取旨施行。令臨安府常切覺察禁戢,勿致違戾!贝疚跏辏ǎ保 89)閏五月又下詔令:“今后有私撰小報,唱說事端,許人告首, 賞錢三百貫文,犯人編管五百里。”寧宗嘉泰三年(1203)頒布 的“慶元條法事類”,對懲治小報作出更為嚴厲的規定:“諸聽探傳 報漏泄朝廷機密事者,若差除,流二千五百里。主行人有犯加一等, 并配千里。非重害者徒三年,各不以蔭論。即傳報實封申奏應密之文書,并撰造事端謄報惑眾者,并以違制論。以上事理重者奏裁,各許 人告。于事無害者杖八十。”在不斷加大對小報的懲治力度的同時, 政府還加強了對進奏官的管理和監督,禁止進奏官私下向小報提供信 息,并且命進奏官以五人為一組作連環保,互相監督。此外,還加強 了宮廷和政府機關的門禁,加強文書保管工作,禁止近侍人員和省、 部、寺、監等官署當差人員泄漏朝廷機事,以堵塞小報的新聞來源。

      盡管政府三令五申,措施嚴厲,卻始終未能將小報禁絕,有時反 而愈禁愈盛。從北宋末年到南宋,時局紛紜,人心惶惶,人們都急于 了解局勢的發展、政府的對策,官報上消息閉塞,人們更期待從小報 上了解情況!按蟮啦煌ㄐ〉劳ā,小報的產生和流行,正是政府封 鎖新聞的結果。

      應當指出,宋朝從開國到滅亡,始終同遼金元三方面先后對峙, 時戰時和,總不能平安無事。外敵當前,不能不對公開傳播的新聞加 以控制,以防止機密的外泄,從國家、民族的利益來說,這是應該的, 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加區別地搞新聞封鎖,就會在封鎖了敵人 的同時,也封鎖了自己。《宋史·呂溱傳》載:“儂智高寇嶺南,詔 奏邸毋得輒報。溱言,一方有警,使諸道聞之,共得為備。今欲人不 知,此意何也?”應該讓人們知道的事情不許報道,反而有害無益。 觀乎宋朝的新聞管制,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禁錮民眾的視聽,以維護政治上的專制統治!懊窨墒褂芍 可使知之”為儒家執政之秘訣,在高度集權的專制制度下,只有帝王 和少數權臣能夠決定政治生活的方向和國家的命運,廣大的民眾不但 沒有參政、議政的權利,而且不能享有政治上的知聞權。統治者為了 遏止民眾干預國政,總是極力閉塞民眾的耳目,以期造成“不識不知, 順帝之則”的民眾心理。宋高宗時的吏部尚書周麟之對查禁小報的目 的講得十分清楚:“使朝廷命令,可得而聞,不可得而測;可得而信, 不可得而詐,則國體尊而民聽一!睂V浦,新聞傳播的限禁必嚴。

    【宋代的新聞管制】相關文章:

    宋代蘇軾的詩詞12-19

    宋代社會結構08-17

    論宋代的膽銅生產08-06

    宋代的語言和文字08-07

    從管制到服務08-05

    宋代近海航路考述02-22

    宋代浙東實學經濟思想研究08-06

    檔案保管制度08-12

    宋代皇權與相權關系研究綜述08-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 |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 天天摸天天添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