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歷史論文>依托歷史教材,開發學生智力

    依托歷史教材,開發學生智力

    時間:2022-08-07 22:25:41 歷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依托歷史教材,開發學生智力

        就中學歷史教學來說,培養學生的能力應當有個依托或依據,這就是歷史教材。新編教材寓能力培養于述 史之中。教師應從教材中發掘可培養能力的因素和材料。教育史家康內爾在《二十世紀世界教育史》一書中指 出:進入二十世紀以來,“歷史課也逐漸變得重要起來,它開始被看作智力訓練的源泉”。



        一、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是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我們要通過歷史教材的啟示,培養學生善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 能力。
        歷史科學顯著的特點就是史論結合。這一特點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科書在記述 具體史實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概括,能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歷史概念,把握正確的結論。如鉅鹿之戰后,項羽勢 力雄厚,只有項羽四分之一兵力的劉邦為什么在楚漢之爭中,最終戰勝項羽,建立漢王朝呢?教材進行了分析 :劉邦得到蕭何、張良、韓信等人的輔佐,項羽驕傲自大,不聽取意見,縱兵燒殺搶掠,大失民心。所以垓下 之戰,劉邦戰勝了項羽,統一了中國。這不僅使學生知道了劉邦戰勝項羽的原因,也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的能 力。
        又如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教材具體寫出了革命的原因,革命的經過和結果。原因是16、17世紀英國資本 主義廣泛深入地發展。革命過程包括蘇格蘭人民起義,克倫威爾議會軍戰勝王軍成立共和國,資產階級和新貴 族又發動宮廷政變,推翻封建復辟王朝,結果建立了君主立憲制。通過分析,使學生了解到資產階級革命前夕 君權神授下的英國,封建的生產關系阻礙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所以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這一歷史過程 體現了經濟與政治的辯證關系。學習這一段,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進而 作出正確的歷史結論。
        二、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對獲得的知識能夠靈活運用才能轉化為能力。教材上介紹了一些有成就的歷史人物,在他們創造性的工作 中蘊含著靈活運用知識的哲理。《詹天佑和京張鐵路》中有一段說:“他親率工程隊勘測實踐,然后同鐵路員 工一起,克服資金不足、機器短缺、技術力量薄弱等困難,出色地完成了居庸關和八達嶺兩處艱難的隧道工程 。為了確保行車安全,詹天佑設計出“人”字形路軌以減緩坡度。”這段內容孕伏了詹天佑在三個地方靈活運 用了知識:其一,在開鑿八達嶺、居庸關隧道時,他創造了從中間開井與兩端相對開鑿的方法,加快了工程的 進度;其二,為了克服陡坡的險阻,保證列車安全地爬上八達嶺,他創造性地運用“折返線”原理,從青龍橋 起,依著山腰設計了一條“人”字形軌道,來降低坡度;其三,用兩臺大馬力機車調頭互相推挽的方法,解決 了坡度大機車牽引力不足的問題。這是靈活運用知識的范例,學生可從中受到啟迪,學習中舉一反三,觸類旁 通。
        三、培養學生的預見能力
        歷史教育的一個獨特功能是了解過去,展望未來。教材蘊涵著無數正反兩方面的歷史事實,可供教學上選 擇應用,如我們可以用毛澤東同志的革命實踐來教育學生。講《紅色政權的建立》時,可先提出在1927年大革 命失敗后,中國革命有沒有勝利的希望?怎樣才能轉敗為勝?然后說明毛澤東對革命前途作出預測,并堅定地 領導了中國革命。在八七會議上,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觀點,隨即領導了秋收起義,開辟了井 岡山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土地革命,建立了紅色政權,并預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于預見正確,使 黨把工作重點由城市向農村轉移,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的道路。中國革命的勝利證實 了毛澤東的預見是科學的。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些史料,培養學生預見未來的能力。
        四、培養學生的革新能力
        革新能力,就是要求人們有改革現實的創新能力。教材中介紹了許多有革新精神的歷史人物,教學時,可 利用名人效應,啟導學生分析他們是如何擺脫舊知識、舊經驗的約束,創造出新觀念、新事物的,從而培養學 生的革新能力和獨創精神。如《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中:介紹了“二五”計劃期間,蘇聯全國掀起的斯達哈 諾夫運動頓巴斯煤礦的一位礦工斯達哈諾夫用6小時挖了102噸煤,超過定額13倍。這位年輕工人的革新精神帶 動全國,掀了社會主義勞動競賽活動。這一事例對學生的未來很有教育啟發意義。
        又如在《名聞世界的都江堰》中,介紹了李冰在岷江采取中流作堰,用竹簍裝鵝卵石投入江心急流,建起 一道分水堰的創造性工程,灌溉了大片田地,使川西平原變成了千里沃野,兩千多年一直造福于人民。這種工 藝革新,成為我國水利建設史上的典范,使我們引以自豪。
        商鞅是著名的改革家,他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舌戰群儒,說服了秦孝公,改革土地制度, 獎勵耕戰,建立縣制,剝奪舊貴族的特權。這種將舊制度轉變為新制度的改革,使秦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國 家。這對今天改革開放仍有借鑒作用。
        五、培養學生開拓進取的能力
        歷史教材對歷史上有作為的人都大書特書。秦始皇是封建時代開拓能力極強的皇帝,他統一六國,建立專 制集權統治,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修長城,抗匈奴,開發越族地區,這些都是史無前例的,對中國歷史 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陳勝、吳廣領導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建立了張楚政權,煥發出 革命首創精神,對歷代農民革命都產生了啟導作用。又如當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后,為了挽救中國革命, 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等大規模的武裝起義,開拓了革命的新道路,創立了一批 革命根據地,建立了紅色政權。這種革命的開拓精神更是我們的光輝典范。這方面的內容都是我們培養學生開 拓能力的沃土。我們要充分運用這些好材料,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開拓能力。
        總之,在歷史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蘊含的有利于開發學生智力的因素。從多方面著手,培養學生的 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歷史教育責無旁貸的義務。

    【依托歷史教材,開發學生智力】相關文章:

    音樂教育對學生智力的開發08-23

    牛津英語教材教學論文 依托教材,促進“知能轉換”08-16

    論美育對學生右腦和智力的開發功能08-17

    興趣的培養與智力開發08-24

    談談語文教學中學生智力的開發08-17

    談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開發智力 啟迪思維04-10

    開發教材資源,演繹課堂精彩08-22

    談普高英語課的智力開發08-17

    開發非智力因素的幾點嘗試(安慶懷寧)08-17

    歷史教材培訓的心得體會01-1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无广告 | 亚洲日韩欧洲不卡在线观看 | 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动漫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