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生物論文>精心設計適合學生心理特點的導入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前提

    精心設計適合學生心理特點的導入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前提

    時間:2022-08-07 21:32:55 生物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精心設計適合學生心理特點的導入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前提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的開端就是新課的導入部分。其負有醞釀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任務。精心設計的導入,能牽動學生的思緒,立疑激趣,促使學生情緒高漲,步入求知欲的振奮狀態,還可以促進學生綜合分析,歸納總結,推理判斷的抽象的邏輯思維的形成和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質。導入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但最成功的導入是建立在熟悉教學內容,掌握教學大綱,了解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之上的。下面根據幾年來初中生物教學的體會,談幾點做法。

    一、漫畫典故激趣法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積極的成分,也是學習活動中最基本的內驅力因素。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到生物課的學習樂在其中,這是生物課教學成功的關鍵之所在。而不同年齡時期的樂趣,產生于不同的感知能力和認知水平。初一學生剛從小學進入中學,從心理特征來看,多處于少兒時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思維活動以形象思維為主。對具體的、直接的、新鮮的事物最敏感,而對那些抽象的、理性的事物卻感到乏味、枯燥,甚至厭倦。因此,對于教師來說,必須利用有利的一面,轉化不利的因素,采用巧妙設計,變換形式,激發興趣。

    比如,對于“軟體動物”一章中所介紹的河蚌,同學們不太了解,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也感到乏味。為了喚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將“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一典故繪成漫畫,展示給學生,由學生講述這一故事。同學們感到非常新奇,熱情高漲,爭先恐后。教師因勢利導,提出問題:1.為什么蚌能將鳥的嘴緊緊夾住,它靠什么結構?2.蚌殼長時間關閉會不會憋死,它靠什么呼吸?3.珍珠是怎么形成的?4.蚌殼很硬為什么稱之為軟體動物?5.軟體動物有何主要特征?還有哪些種類?6.軟體動物有何經濟價值?同學們的興趣一下被激發出來了,積極看書,認真思考,熱烈討論,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

    一幅簡單的漫畫,一個熟悉的典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牢牢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學到了知識。既生動活潑、又富有情趣,樂在其中。再如,講“生態系統”時運用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主題漫畫導入新課,同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設疑置問求解法
    生物科學來源于人們對生命現象的認識、總結、研究和探索。科學的預見,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學習亦如此。正如古人所說:“學貴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有問;有問,才有究;有究才能知其理。”適當地設置疑問和懸念,學生定會產生急求其解的心情。這種方法適合于不同年齡時期的教學對象。因此,在很多章節開始,編擬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形式多樣,發人深思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究、聯想,達到設疑激趣的效果。如在講“物質代謝”一節時,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不一樣,馬和牛都吃草,肉味卻不同,人不吃很多脂肪也會胖起來。患了腸炎幾天就會瘦下去,你知道為什么嗎?”教師引而不發,學生疑問重重,求知欲倍增。教師因勢利導,當我們學過“物質代謝”的知識后,大家就會明白了,導入課題。

    三、實驗觀察引入法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觀察和實驗是生物學研究和教學的重要方法。

    初中生物學,主要學習感性的、淺顯的、側重生命現象的基礎知識。用觀察與實驗導入新課,充分利用了直觀教學手段,不僅生動具體,把學生對生物現象觀察的興趣引到對生物學理論的學習上來,而且,這種直觀的感受與抽象的思維相結合,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和科學素質的形成都起著積極的作用。

    比如,在講“十字花科”植物時,教師安排學生提前栽種白菜花。上課時學生每人手中一朵,教師引導觀察花瓣的數量、排列,引出課題。如此,親自的體驗,切身的感受,使學生獲得了準確的感性材料,為理性的推斷提供了直接的依據,記憶深刻,滿足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了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復習引導過渡法
    任何新的知識的學習,都是建立在舊的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之上的,沒有對舊知識的積累就沒有新知識的繼續學習和再認識。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思維方式雖以形象思維為主,但由于知識的積累和增加,經過不斷地總結、歸納,抽象的邏輯思維逐漸形成,具有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根據這一心理特征,教師對一些前后知識聯系性較強的教學內容,抓住新舊知識的交接點,采取復習引導的教學方法有目的地向新知識過渡,不僅使舊知識得到鞏固,新知識過渡自然,更重要的是從一上課就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思維,比如“新陳代謝一節”,概念性強,知識深,難度大,學生不容易理解。為將這一知識難度化解,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復習與新陳代謝有關的知識:人的消化、呼吸、循環、排泄系統的功能,然后啟發學生思考:這幾章內容涉及到生物生存的共同性的生理問題,究竟是什么呢?學生認真思考,綜合分析,最后得出結論:人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教師補充:還有能量交換。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新陳代謝”引出課題。

    五、糾誤討論辨析法
    生物科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人們對生物學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甚至對一些極其簡單的生物學知識,也還存在著一些錯誤認識。為了使學生明辨是非,獲得正確的知識,糾正錯誤認識,采用傳統的誤識或不科學的做法作專題討論來導向課題,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全面掌握科學知識的必要性。比如在講“魚綱”一節時,教師首先列出眾多被稱為魚的動物,如鯉魚、魷魚、鮑魚、鱷魚、鯨魚、鯊魚讓同學們討論究竟哪個是魚,說出道理。同學們發言非常涌躍,說法不一,但都不十分完滿。教師不做裁決,而是把問題引到課題上來,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就知道了魚有哪些主要特征,判斷出哪個是魚。

    再如講“呼吸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一課時,教師舉出生活中大家非常熟悉的例子:當人們經過極其骯臟、氣味難聞的地方,總是習慣把鼻子堵上而用口呼吸。同學們討論一下,這種做法對嗎?到底用鼻子呼吸好,還是用口呼吸好?同學們情緒振奮,討論熱烈,各抒己見。教師不做評判,待同學們充分發言后指出:究竟用什么呼吸好,我們的回答必須有科學的依據。我們知道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當我們了解了呼吸道各部分的結構特點之后,正確的結論自然就會得出。這樣的導入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學生非常感興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且還能使學生分析、判斷、表達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培養。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教學過程的起點,因此,導入的設計在知識深度上必須具有可行性,在實施教學目標上要把握方向性,在設計的形式與內容上要增強趣味性,在思維的訓練上要具有啟發性,在情感意志的培養上要具有引導性,為完成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及思想教育,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

    【精心設計適合學生心理特點的導入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前提】相關文章:

    成功的導入,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石08-23

    物理課堂教學要適應學生心理特點08-17

    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強化學生公民意識教育08-15

    知情知政,是代表發揮作用的重要前提08-13

    精心設計練習,啟發學生思維08-17

    精心設計作業 放飛學生潛能08-08

    淺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新課的導入08-18

    課堂導入需要學生視角08-18

    教學以學生學習的需要為前提08-17

    中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08-16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国产每日更新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 | 天天cao在线视频不卡 | 久久精品大胆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