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看寫講--國情教育的有效途徑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比看寫講——國情教育的有效途徑
國情教育是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怎樣才能有效地加強國情教育呢?筆者認為,必須針對青少年學生的特點,運用多種形式多種方法,激發學生興趣,做到寓教育于活動之中。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采取了“比”、“看”、“寫”、“講”等系列形式,取得較好效果。一比。比較的內容可以是歷史國情、自然國情、現實國情多方面的;比較的方式可以是縱向比較,也就是現實和歷史作比較。比如我們結合第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召開這一大事,拿昨天的“東亞病夫”與今天的“亞運東道主”相比較,使學生在分析過程中,認識這一巨大變遷的本質因素,從而激發學生愛黨愛國熱情。比較也可以是橫向的,也就是中國的和外國的作比較。譬如,筆者曾在班中作過一次一中外人口趣比:湖南省=英國(指人口數相同,下同)河北省=法國江蘇省=加拿大四川+廣東十河南=美國中國=美國十蘇聯十日本十英國十法國十西德十西班牙十意大利十加拿大十澳大利亞十荷蘭+東德十羅馬尼亞+比利時十葡萄牙十瑞典+瑞士這樣一對比,學生深刻地認識到盡管我國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眾多,所以資源相對貧乏。要想發展經濟,一方面必須堅持計劃生育這一 基本國策,另一方面必須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傳統。
二看。現代化的企業和工程,可使學生了解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速度和進程;改革開放后的農村,讓學生了解黨的基本路線和政策給廣大農村注入了勃勃生機的事實;歷史故跡、革命老人,可以使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和斗爭史。
“看”,還可以組織觀看電影、電視,有效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革命英雄主義教育;欣賞祖國河山的壯麗景色,激發學生愛國熱情。
三寫。所謂“寫”,主要有如下三種形式:一是摘抄摘編;二是辦好黑板報、墻報;三是組織征文。
學生在廣泛翻閱讀報刊書籍的基礎上,進行專題摘編,可以集中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識,并且經由自己動手,留下的印象特別深刻。如組織學生采擷中國歷史的民族英雄事跡、名勝故跡簡介、愛國名句,讓學生在閱讀、摘錄的過程中受到熏陶;墻報、板報是學校重要的教育陣地。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自己組稿,自己設計,自己書寫。
四講。在國情教育中舉辦的小型多樣的講座,內容上提倡“斜一點、“實”一點。“斜,指容量要少,知識涉及面要小;“實”即內容要實實在在,事例要確確實實,容量以實例說明問題。組織“演講”,讓學生自己組稿,可以克服“專題講座”中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被動接受的弊端,讓學生通過演講,達到“兵教兵,兵教官”的效果。召開“座談會”,讓學生、教師面對面,大家談,多向交流,一則可以克服“講座”、“演講”活動中信息單向傳遞的弱點,二則信息傳遞快,反饋及時,氣氛熱烈,易于生效。
【比看寫講——國情教育的有效途徑】相關文章:
比看寫講--國情教育的有效途徑08-17
寫講誠信的優秀作文(精選3篇)08-18
講規矩講原則講效率發言材料08-25
提高學生聽力的有效途徑08-17
寫講誠信的優秀作文(通用3篇)08-18
寫講誠信的作文300字(精選3篇)08-18
“生字袋”──課外識字的有效途徑08-17
暗示:班集體建設的有效途徑08-17
讓課堂充滿活力的有效途徑08-17
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途徑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