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
景德鎮市第五中學: 徐 婧摘 要 在新課程的帶動下,英語教學改革發展的步伐也在不斷前進,語境化教學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學生的歡迎。在課堂教學中,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能較便利地展現感性材料,創設最佳語境,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然而,如過濫過多,不切實際地使用,必將導致事與愿違的后果。本文闡述了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給英語課堂教學帶來的好處,以及學生聽完課后所產生的效果。
關鍵詞 多媒體、學習環境、教學效率
江澤民總書記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這就不僅要求我們的教育要培養現代化的合格人才,而且要求教育自身也要現代化”。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數字化信息時代,在探索具體學科素質教育的實施中,計算機輔助教學已由開始時的在優質課、示范課上的 “表演”,正式向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邁進,尤其是英語課堂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指以計算機模式為基礎,結合網絡、通用技術、集成多種信息載體的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它具有形象性、直觀性、信息容量大、知識結構新、應用面廣、效率高、效果突出等特點。剛進校門的初中生還沒有正確的擺正英語這門課程的位置,而且在學校里也沒有很好的語言環境,接觸和練習英語的機會也不多。針對這些情況,我們也嘗試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在運用過程中,發覺它確實有許多優點。
一、渲染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兒童的學習興趣對鼓舞和鞏固他們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習的積極性起決定作用,
一旦激發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兒童活潑
好動,好奇心強,易于接受新事物。幽雅動聽的音樂,鮮艷奪目的色彩,五彩
斑斕的圖畫,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言語興趣。計算機多媒體正
好可以提供這種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滲透力極強的教育信息。
例如:課前三分鐘播放英語動畫片,其動人的畫面及純正的英語吸引學生,使之成為每個學生的“開心一刻”。由于動畫片學生愛看愛學,極易在課間自然模仿畫中人物語氣進行對話,從而在玩耍中鍛煉了語言能力。課堂中的熱身活動、短暫休息,我也嘗試用多媒體設置歌曲、游戲、韻律操等讓學生唱一唱、跳一跳、樂一樂。這樣不但消除了恐懼心理、疲憊之感,而且又激起學生興奮點,保持了學習興趣的持續性,使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二、仿真語境,展現口語交際的平臺
現代英語教學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就是高度的實踐性,這是由語言是交流工具之一的社會功能所決定的。英語對中國學生來說,有相當難度,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缺乏英語原材料等。農村學生尤是。為了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就要給學生提供能進行言語實踐活動的自然情景和教學情景。傳統的教學無法營造一種真實的語言環境,但多媒體能提供聲音、畫面、人物、情景、光、電,使學生置身于語言環境之中,產生一種需要運用英語的激情,學生由被動地接受信息轉化為積極參與語言交流,從而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為學生的口語交際提供了展示平臺。
例如:教“Do Shopping!”時,首先認識了許多水果,然后多媒體顯示水果商店,進行購物的教學。在此基礎上,顯示多個專營商店,出售特色商品,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商店,教師用鼠標點擊,多媒體顯示該商店情景,營造商業氛圍,學生、教師充當買賣雙方,進行口語交際。學生急欲表現,興致極高,效果極佳。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還從多媒體網絡中尋找購物的情景對話,真正做到運用媒體尋找信息,利用信息資
源自主探究。
三、運用網絡知識,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教學中,我注意到:有些學生記憶較差,但愛好音樂,英語歌曲頗為拿手,
有些學生單詞不熟練,但英語書法較為擅長,有些學生不愿回答問題,但對朗讀課文極為愛好。根據學生這些情況,我組織了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如“英
文歌曲排行榜”、“英語朗誦比賽”、“書法展覽”、辦“英語墻報”等,給他們提供展現才能的機會,發展學生的智力,學生在不同形式英語訓練中的成功表現,使他們重新認識了自己,消除了自卑心理,大大增強了學好英語的信心。
例如:1(1)班的劉鑫同學,英語單詞總是記不住,在一次與同學們的交談中我了解到他特別喜歡電腦,打字速度比較快,我根據他這一特長,專門讓他打英文單詞、句型,幫助記憶。漸漸地,他的英文單詞也能過關了。還有1(5)班的張莉同學,她學習認真,成績一般,又膽小,不能積極發言,在一次英語回家作業本上我發現她圖畫得很好,我就邀請她和幾個同學一起辦班級里的英語墻報——《知識欄》,她們通過網絡搜索資料,以《festivals》為題主辦的小報, 制作精美,深受同學們的喜歡。有了信心,她上課也開始舉手發言了。
計算機輔助教學給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把傳統的注重認知、灌輸、封閉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轉變為在課堂上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并舉的教學模式。在現代英語課堂上大容量、高密度、快頻率的課堂
教學使得學生在聽、說、讀、寫四方面的綜合訓練得到加強,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得到培養,學生主體性得到更大發揮。學生在積極參與、口腦并用的過程中更能主動求發展,體現個人魅力。德育和文化背景知識得到更深層次的滲透。
總而言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為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注入了活力。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系統,能把英語學習的情
景設計得生動活潑,富有創意,能將學生置身于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讓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去領悟語言,操練語言,運用語言。圖、文、聲、像并茂,
形式活潑,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各種感官受到刺激,更有利于他們語言能力的提高。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從而引導學生進行量多而質優的聽、說、讀、寫綜合訓練,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
上獲得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語言基本技能得到訓練,直接用英語思考和表達
的能力得到培養,并為實現用英語進行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選擇時也要注意很多方面:首先,選擇多媒體要有針對性,我們要針對的主要是兩上方面。一方面是教材和重點和難點,一方面是學生 學習上的困難。媒體選擇一定要突出主題、明確為完成教學目標解決什么問題,也就是要有鮮明的教學針對性,有了明確的目的,才能能使 電教設備的使用滿足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需要,從而克服或減少電化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其次,選擇電教媒體要有啟發性。此原則是將我們課堂教學中的啟發性原則運用到了電教媒體的選擇之中。要善于運用錄音、投影、錄像等手段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注意;再通過這些電教手段啟發學生通過眼看、耳聽來解決教學的重難點。最后選擇電教媒體要有助于教育方法的轉變。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利用計算機對文字、圖像、動畫等信息進行處理,行成聲像、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視、
聽、觸、想等多種方式的形象化教學,刷新了陳舊的教育教學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性、立體感和動態感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取得的效果。
不論是傳統教學方法還是現代電化教學方法,都應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要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防止電教為“電灌”。教學中應注意到兩點:
1、引思原則。多挖掘媒體在啟發學生思維方面的特殊功能,要求學生主動思考的,決不“包辦”。
2、激勵原則。激勵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內在的認知動機。我們通過精心選擇媒體,精心選擇軟件,設計適當的教學情景或制造扣人心弦的教學懸念等手段來引起學生興趣,激其情,奮其志,引其思,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在“期望--探索--成功--更高的期望--更深的探索--更大的成功”這一動態過程中進行。
在實際教學中,我采用和諧教學法,通過音樂渲染,創造情境;巧設懸念,激發興趣;激發思維,增進想象;優化板書,擴大密度;視聽示范,培養語感。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與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實驗結果,檢測的目標有二個:一是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態度、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變化。二是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程度。經過實驗前后的對比,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綜上所述,以現代信息技術進行中學英語教學,不僅能使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多種感官同時接受刺激,而且是學生始終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充分調動學生認知主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人機交流的優勢,促進課堂教學的快節奏、大容量、高效率,提高英語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 《中小學電教》國家教委
2、《英語輔導報》潘麗麗 多媒體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3、《外語教育心理學》賈冠杰
【信息技術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相關文章:
淺淡中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08-20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情景對話初探08-17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研究策略08-17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論文08-25
信息技術實踐課堂教學反思03-20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反思(經典)08-02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反思02-17
信息技術應用的課堂教學反思02-07
[中學英語]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