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英語論文>淺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教學的整合

    淺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教學的整合

    時間:2023-02-21 19:07:13 英語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教學的整合

    鐘琴  新余二中
    【內容提要】 “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內容從傳授計算機基本知識轉到利用計算機和網絡作為工具幫助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和探討;教師利用計算機教學正從傳統的課件制作轉到注意課程的整合;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也正在克服單純學習技術的觀點,正在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人文、倫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
    【關鍵詞】  信息技術   整合    網絡資源    教學
    【正文】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迅速,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多感官刺激,促進學生的學習和記憶,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并為英語教學提供豐富的網絡資源。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與時俱進,積極更新教學觀念,在教學中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知識整合到一起,以使學生能得到更加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
    一、整合的背景
    1. 21世紀的人類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
    21世紀,人類步入嶄新的信息時代。21世紀的新型人才除了要具備閱讀,寫作,計算三大基本能力以外,還需具備信息獲取、分析和加工等信息學基礎知識以及相應的信息能力。缺乏信息知識和信息能力就會被社會所淘汰。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國“教育部決定從2001年起用5到10年的時間在全國中小學基本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并開始實施“校校通”工程。
    而在中小學實施信息技術教育,主要有兩種形式:一、開設專門的信息技術課。二、把信息技術結合到各科教學中去,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后者應是信息技術教育的最高境界。
    2. 相關研究的現狀
    我通過圖書館和網絡,對相關研究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得知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正在進行以《計算機與各學科課程整合》為課題的研究。一些實驗學校也幾乎同時意識到這個問題。但實驗內容、成果、案例和論文多集中在數學、物理、生物等學科。而信息技術整合于英語課程教學方面的案例、論文很少。這更加我感到《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的研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整合的理論基礎
    1、從教學結構來看,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整合是創設能夠充分體現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結構的理想契入點。當前創建新型教學結構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因此,網絡信息化英語教學為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
    2、從計算機網絡的優勢來看,計算機網絡集文字、圖形、影像、聲音、動畫于一體,組成一個交互系統。在整合教學過程中,它可以根據教學目的和要求,把抽象的概念和內容具體形象化,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這樣一種交互方式對于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
    3、從學生的認知學習理論來看,人的認識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給予的,而是外部刺激與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相互作用的產物。為了有效地認知,外部刺激是需要的,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人的內部心理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認知的主體,必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能獲得有效的認知,這種主動參與性為學生的主動性的發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從而使學生能真正體現出認知主體作用。而計算機網絡創設的環境,正適合這種認知過程的需要。
    三、整合的主要目標
    英語課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增加對英語國家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的了解等。因此,以網絡資源輔助實現語言教學目標、促進課堂上用英語進行交流互動是非常明確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很多教師不知不覺地把利用網絡英語學習資源看作使學生自覺學習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手段是本末倒置的。沒有教師對語言知識、技能和文化方面的歸納和指導,學生僅僅依靠網絡很難系統理解英語語言規范和感受英語語言特點或語言表達之美,難以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和效率。
    四、整合的層次
       在教育中應用技術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習形態由低投入(被動型)轉向高投入(主動型);要實現從低依賴程度、低投入階段到高依賴程度、高投入階段的過渡有很多路走。根據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整合的進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封閉式的、以知識為中心的課程整合階段;開放式的、以資源為中心的課程整合階段;全方位的課程整合階段。
    (一)階段一: 封閉式的、以知識為中心的課程整合
        傳統的英語教學和目前大多數的英語教學都屬于此階段。教學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把學生封閉在教材或簡單的課件內,使其和豐富的資源、現實完全隔離。信息技術只是作為演示、交流、個別輔導工具;以說教式講授,個別輔導,個別化學習為教學策略;以集體聽講,個體作業為學習方式;以紙筆測試、口頭問答計算機測試為教學評價:教師角色是知識施與者、活動組織者、計算機軟件的開發者或選擇者、輔導者;學生角色是知識被灌輸者。信息技術的引入,只是在幫助教師減輕教學工作量方面取得了一些進步,而對學生思維與能力的發展,與傳統方式相比,并沒有實質性的進步。目前大多數教師是處于這一階段的教學。
    (二)階段二: 開放式的、以資源為中心的課程整合
        在此階段,信息技術作為資源環境,作為信息加工工具,協作工具,研發工具;具有探索式學習等多種學習策略——以問題解決式、任務驅動式,發現式、任務驅動式為主;個體作業+協作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按照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為教學評價;教師角色是教學的引導者、幫助者、施與者、學習的指導者、活動組織者;學生角色是學習主動參與者。
    (三)全方位的課程整合
    前兩個階段的七個層次雖然彼此之間有很大的差異,但是,他們都沒有使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組織架構進行全面的改革和信息化。當前七個層次在較大范圍內得到推廣和使用,并取得很大成功時,當教育理論和學習理論得到充分發展和利用時,當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得到更系統、更科學的探討和細化時,必然會推動教育發生一次重大的變革,促進教育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組織架構的改革,從而完成整個教學的信息化,將信息技術無縫的融合到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達到信息技術和課程改革的更高的目標。
    五、課程整合的實施
    1、 利用網絡網狀呈現形式視聽感知、闡述任務    
    網絡以網狀呈現形式將信息傳遞給學生是一種接近人類聯想思維的方式,它對小學生的吸引力很大,容易
    激起學生的興趣。根據“課程整合”的理念,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學習進行整合,創設一個在實際生活學習中使用信息技術、并以各種目標任務來驅動學生解決問題的學習環境,拓寬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關鍵。
    2、利用網絡資源豐富的優勢提供資源、創設情境
        語言是人類交際的工具,語言最高效率的用途是聽和說。有統計資料表明:在人類的交際活動中,語言的聽、說、讀、寫各功能的分配比重依次為:45%、30%、16%、9%。因此,客觀要求我們的英語教學首先要使學生會聽、會說。在這一環節中,我們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豐富,可從不同角度為不同的學習內容提供足夠的資源和多樣的呈現方式等優點,提供資源,創設情境。
    3、利用網絡個別化的特征自主探究、個別輔導
        因特網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源庫,而且它的信息資源都是按照符合人類聯想思維特點的超文本結構組織起來的,因而特別適合于學生進行個別化“自主發現、自主探索”式學習,這樣就為學生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教師在這一環節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并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以免學生在網上“迷路”或瀏覽與教學無關的網頁,并對學生學習中碰到的問題作個別輔導。既然是自主探究,我們也允許學生進入除教師提供外的其它網站進行學習,當然教師要加強監控。在這種網絡學習環境中學生可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興趣來選擇先學什么內容,和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
    4、利用網絡交互性的功能協作學習、創新實踐
        英語課教學效果的直接體現在于,學生在英語知識的認識基礎上,把所學到的知識自覺轉變為適應社會的能力。因此,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是協作學習、創新實踐這一環節的重點,而利用計算機網絡交互性的功能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們運用計算機網絡與英語課程整合實現師與生的交互、生與生的交互、人與機的交互,起到了很好的反饋信息和學習交流的作用,從而使教師更加迅速、準確地了解學生對教材理解的程度、協作學習、處理信息和完成本課任務的情況。
    5、利用網絡共享性的特點完成任務、綜合交際
    學生隨著對本課英語知識認識的提高,推動著他們不斷運用所學句型結構和詞匯,因而大大提高了所學語言的再現率,培養了學生運用英語進行綜合交際的能力
    六、課程整合的意義
    時代在前進,以創新為核心的素質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師,“減負”要求我們向教育科研要質量、要效益,在網絡環境中開展教學已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探索網絡英語教學模式就顯得特別有意義,而且,網絡教學先進的教學理念預示著它強大的生命力:1)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中心地位;2)突出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從被動聽講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參與的學習主體;3)把媒體從原來作為教師的演示工具,轉變為學生的認知工具;4)真正落實了因人施教的教學原則。因此,我們要不斷嘗試、探索和完善計算機與英語課程整合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興趣、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把英語教學的基點轉移到人的素質培養上來,在英語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培養學生交際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be”,即要著眼于人的發展,在課堂上更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的主體性煥發出來,以提高教學實效,真正發揮信息技術對教育的變革性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何克抗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深化學科教學改革的根本途徑》
    2、韓雪  《課程整合的理論基礎與模式述評》
              [J]《比較教育研究》. 2002
    3、《中小學外語教學》2003年第7期
    4、《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覽(中學卷)》
    5、新華出版社2003年,韓新民,王新謙:《外語教學法》
    6、中國人事出版社2001年,周巧玲:“利用網絡資源輔助中學英語課堂教學”
    7、《中小學外語教學》2003年第5期

    【淺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教學的整合】相關文章:

    淺談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08-24

    淺談信息技術與音樂學科的整合08-16

    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整合08-07

    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的教學探索與實踐08-07

    淺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08-07

    淺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08-07

    淺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08-07

    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課程的整合08-07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08-2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 | 婷婷丁香狼人久久大香线蕉 | 色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不卡 | 亚洲C1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老妇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