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培養農村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問題和方式
論培養農村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問題和方式口語表達能力是指用口頭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形成與人交流的一種能力!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的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要與人交往,口語表達能力顯得尤其重要。
筆者所任教的學校是一所農村學校,平時學生之間交流多用客家方言。由于受方言的影響,學生的普通話發音不夠準確,說起話來不能很好地表情達意,導致不敢在公共場合發言,達不到成功交際的目的。面對這種現狀,筆者立足于語文教學,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探討提高農村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策略。
一、課前精彩,激發興趣
農村學生普遍膽小、害羞等。為了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筆者設置了課前三分鐘說話訓練。說話訓練以鼓勵學生說話為目的,側重對學生的思維訓練、邏輯訓練以及文字表達訓練。合理有效的課前三分鐘說話訓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力迅速集中。說話訓練首先要降低難度以消除學生的膽怯心理,鍛煉他們的膽量?梢宰寣W生朗讀一篇自己喜愛的課文,也可以講一個小故事。說話訓練中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用普通話讀準字音,二是注意停頓,讀準語氣和語調,訓練良好的語感。其次,要讓學生大膽表達,進行音準訓練。學生良好的語感初步形成之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從自己的生活見聞、感受入手,講一段小故事,或是時事新聞、鄉土民俗等,凡是具有知識性、趣味性的精彩內容都可以作為課前三分鐘發言的內容。這樣的練習,可以促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還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使學生自覺擴大閱讀面。
二、課堂教學,訓練表達
。ㄒ唬┟枋霾鍒D練說話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碧K教版語文教材中有大量形象生動的插圖。教學時,筆者充分利用課文插圖組織教學,讓學生先觀察插圖,再進行說話練習。要求學生看圖說話時要按一定的順序,突出重點。如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一課《秋游》,課文中的插圖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游的情景。課堂上,筆者先引導學生理解“秋游”就是在秋天時到郊外游玩的意思,再讓學生觀察插圖中秋天的天空和田野是怎樣的,田野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www.baimashangsha.com)學生認真觀察圖片后積極舉手發言,描繪出秋天的天空是一望無際的,以及同學們在草地上“打滾兒”“逮螞蚱”“奔跑追逐”“笑著喊著”等情景。學生在圖文對照的描述中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這對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有著明顯的成效。
(二)指導朗讀練準音
語文教學的第一任務是讓學生學習語言,而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朗讀、熟讀、背誦,使書面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苯處熢谥笇W生朗讀時,首先要讀準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錯字、不讀破句。筆者所教的班級學生平時大多用客家方言交流,平、翹舌音不分,常常把zh、ch、sh音節念成z、c、s,三拼音節中的介母常常被忽略。因此,筆者在教學中特別注重糾正學生的音準。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狐貍和烏鴉》這篇課文時,筆者在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中,按自然段逐段指名朗讀,幫助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子,著重幫助學生糾正生字的翹舌音,如“肉(ròu)、轉(zhuàn)、差(chā)、珠(zhū)”,生字音節“叼(diāo)、轉(zhuàn)”等。另外,“一”字在這篇課文中多次出現,筆者特別強調這個字在不同情況下的聲調變化,在“一顆”“一眼”“一開口”中都讀去聲(yì),在“一片”“一轉”“一溜煙”中讀陽平(yí)。其次,要求學生誦讀時要自然流暢,即態度自然大方,語氣順暢,停頓合理,節奏恰當。筆者提醒學生讀“看見烏鴉正站在樹枝上”和“狐貍饞得直流口水”這兩句話時要適時停頓,注意讀單音節詞“正”與“直”時,不能破音。最后,采用個別讀、集體讀、領讀、跟讀、分角色讀等不同的形式對課文內容進行反復的朗讀訓練,學生能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比較準確地表達文章思想感情,達到了預設的教學效果。
。ㄈ┱n堂討論練思維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上訓練學生的口語,教師就要改變觀念,大膽放手實現師生角色的轉化,化“一言堂”為“多言堂”,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以同伴身份參與學生的合作討論中,使學生在交流討論中有話可說,達到口語訓練的目的。
筆者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課文《林沖棒打洪教頭》時,先布置前置性作業,要求學生獨立閱讀課文,并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林沖、什么樣的洪教頭?說說理由和自己的感受!闭n堂上,學生小組討論、上臺發言,通過自主學習、交流體會,關注到了“比武開始,林沖為什么就說自己輸了”以及“氣勢洶洶的洪教頭為什么被林沖打敗了”等,得出了各自的感悟和體會:“這是一個武藝高強、臨危不懼、足智多謀、謙遜識禮……的林沖!薄斑@是一個自以為是、飛揚跋扈、目中無人、自不量力、傲慢無禮……的洪教頭。”筆者對學生的觀點給予了肯定,從而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并樂于主動地思考問題,發表意見。這樣的課堂討論發展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符合新課標“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的要求。
(四)復述課文練條理
復述課文就是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用新的語言材料對所學的課文內容進行完整而連貫的敘述,它是語文基礎知識和口頭表達能力的綜合訓練,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還可以幫助學生豐富語言文字的積累,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應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引導學生訓練口語表達。比如筆者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林沖棒打洪教頭》這篇課文時,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復述課文內容:“這篇課文描寫了一件什么事?課文中描寫的林沖和洪教頭兩個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想一想,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學生有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復述課文時一詞一句突出洪教頭的語言描寫和對林沖動作的描寫:“一個驕傲蠻橫、步步緊逼,一個謙虛平和、一再退讓。最終,這場比武的結果就是‘洪教頭滿面羞愧,灰溜溜地走開了’!睂W生復述課文時有條有理,能夠把整個故事的情節形象生動地講完整、講清楚,內容正確而連貫,口語表達能力有了提高。
三、課后訓練,強化鞏固
口語表達能力的形成重在于日積月累,課后的強化訓練更不能松懈。為了實現梯度訓練,筆者首先從課外閱讀開始,指導學生鞏固口語訓練:1.讀:讀內容,知其概要;2.查:碰到不懂的字詞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3.畫:給優美的、含義深刻的句子畫線;4.摘:摘抄好詞佳句;5.想:讀后思考所得、所感;6.記:背誦精彩片段、優美范文。其次,重視學生的對話交流,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情境中用上閱讀中所積累的詞句鞏固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梢酝ㄟ^舉辦故事會、演講會、朗誦會、辯論會等口語訓練活動,鼓勵學生把從課外書中積累的知識展示出來?谡Z訓練活動需要注意學生年級階段的特點,要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規律。比如,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可以說一則笑話,一個童話小故事等;二、三年級的學生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可以積累好詞好句,說說身邊熟悉的人和事;高年級學生可以組織小型辯論會,如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積累知識,先由一名學生上臺陳述觀點,其他學生就辯手觀點進行辯論,如:“上網好不好”“金錢是不是萬能的”……形式多樣的活動多方面地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給學生創造敢于施展、發揮才能的機會。
總之,教師要持之以恒地加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訓練,使學生既有文采,又能說會道,真正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論培養農村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問題和方式】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08-17
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五法”08-17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08-17
談低年級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08-17
論依法執政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08-12
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08-13
論學生自律能力的培養08-17
論學生自律能力的培養08-08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08-24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