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環境描寫與環境描寫的作用例釋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描寫、社會環境描寫和細節描寫。那么,環境描寫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環境描寫與環境描寫的作用例釋,歡迎閱讀與收藏。
環境描寫與環境描寫的作用例釋
一、環境描寫的構成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茅盾在《關于藝術的技巧》中指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環境中活動”,“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人物的活動、事件的展開,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中進行的,因此,文學作品常常要對環境進行描寫。環境描寫是對人物活動的環境描寫和事情發生的背景描寫,包括社會環境描寫和自然景物描寫。
其中,狹義的社會環境描寫是指反映社會、時代特征的建筑、場所、陳設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風等;而廣義上說,是指一定的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人際關系的總和。自然環境描寫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包括季節變化、風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環境描寫又稱為景物描寫。社會環境描寫是環境描寫的重點,它揭示了種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長的歷史背景等。例如我們學過的課文《在烈日和暴雨下》,作者以描寫烈日和暴雨的景象突出天氣惡劣,用意是渲染環境的殘酷,襯托祥子拉車生活的痛苦,從而反映出勞動人們在社會生活的悲慘遭遇。社會環境交代歷史背景—— 社會情態等。如《紅樓夢》就展示了一定歷史時期廣闊而復雜的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描寫必須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進行社會環境描寫要努力畫好“風俗畫”,高爾基說:“不可忘記:除風景畫之外,還有風俗畫。”例如魯迅的小說《風波》開頭所寫的江南農村晚飯時的情景,就是一幅頗具特色的風俗畫。
作品中的環境描寫,不論是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都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密切聯系著人物的思想行動、作品的主題,主觀色彩濃郁。環境描寫在文學作品中有多種作用。
二、環境描寫的功能
文學作品常常借助環境描寫來刻畫人物、展開情節和深化主題,一般說來,文學作品中的環境描寫主要有以下幾種作用。
(一)深化作品主題
分析小說的主題,離不開對人物和情節的細致分析,也離不開對環境的認真考察。
魯迅《祝福》的最后一段,通過“我”的感受描寫了一個祝福景象:“我給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竹聲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接著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將近時候,我在朦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連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云,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在這里,作者拿有錢人的祝福活動和祥林嫂的慘死作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一邊是魯四老爺之流興高采烈地為自己來年好運祝福,一邊是被壓迫者在寒冬臘月、大雪紛飛的祝福聲中慘死在雪地里。這樣,就把“兇人的愚妄的歡呼”和“悲慘的弱者的呼號”(魯迅語)鮮明地擺到讀者的面前,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增強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劇性,加強了對舊社會殺人本質的揭露,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分析環境描寫,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能幫助我們理解人物形象,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社會環境是人物活動的歷史背景、社會情態、階級關系等因素的總和,抓住這一點很益于深入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如《最后一課》中寫人們看布告牌,寫普魯士兵的操練,目的在于交代背景,便于讀者理解小說表現愛國主義精神的主題。
(二)為刻畫人物服務
大凡名著,往往都是創造了典型人物在其中活動的典型環境。這種典型環境是人物性格形成和發展的外部原因。魯迅《阿Q正傳》寫的是阿Q活動的未莊。未莊因為反映了辛亥革命時期中國的大背景,所以才成其為典型環境。典型環境具體表現為圍繞著主人翁的一組人物。小說中圍繞著阿Q的有小D、王胡、假洋鬼子、趙太爺等各階層的人物。其中既有愚昧落后的下層人,也有反對革命和投機革命的地主階級的上層人物。作者通過這樣的環境描寫,表現了阿Q那種麻木健忘、妄自尊大、自輕自賤、自欺欺人的性格特點和阿Q主義精神勝利法,揭示了阿Q 悲劇的社會原因——人們的不覺悟、對辛亥革命的不理解和地主階級的兇殘。
在《祝福》里面,作者也創造了一個典型環境——魯鎮。這里有地主魯四老爺,有愚昧迷信的柳媽,有作為族權代表的“大伯”,有一大群愚昧麻木毫無同情心的村民,這群人過著年年如此永世不變的生活。作者就是通過對這樣一個亥革命后的江南農村的描寫,表現了祥林嫂的善良、迷信、不覺悟,揭示了她自殺悲劇的社會原因,從而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
環境描寫有利于巧妙地交代人物身份,表現人物性格 ,襯托托人物心理 .
(三)推動情節發展
情節發展與環境描寫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環境描寫要以情節為依據,情節發展離不開環境描寫。
就《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而言。從小說標題可看出,對風雪的描寫,自應是自然環境描寫的重點。作品中對風雪的描寫,雖著墨不多,但確實給人以“風大雪緊”的印象;更重要的是,由于風雪的變化也層層推動著情節的發展。正因為風大雪緊,林沖才要喝酒御寒,才會在沽酒途中見到山神廟;正因為風大雪緊,草廳才被搖撼、壓倒,林沖才被迫到山神廟安身;正因為風大雪緊,林沖進了山神廟,才用巨石頂住大門……直到暗中聽到仇人陸謙等人的談話,林沖才奮起殺敵復仇,在情節發展上產生了飛躍。
又如《荷花淀》中對荷花淀正午風光的那段描寫:“她們奔著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墻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這段文字不僅突出了水鄉游擊戰的特點,而且暗示了一場激烈的戰斗,將在這清香四溢的環境中展開;不僅如此,對荷花的形象傳神、充滿寓意的描寫,還在暗示著白洋淀婦女的成長前途——粉色的荷花都成了“監視白洋淀”的哨兵,昔日粉妝的女人們,也將成為保衛白洋淀的戰士。
(四)渲染故事氣氛
作家往往用生動的或典型的環境描寫,來創造故事的特定氛圍,從而增強故事的真實性。在這方面,魯迅可謂是行家里手。以《藥》為例,一個顯著的特點便是運用自然環境描寫來烘托氣氛。比如開頭對時令的描寫,作者以“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夜是黑沉沉的”……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的突出特征:陰暗、凄清,還有幾分恐怖,從而渲染了夏喻就義時沉寂而肅殺的氣氛。
又如該文結尾一段通過景物描寫展現了一幅凄涼的畫面:時令雖已是清明,然而天氣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層層迭迭”的叢冢;這里沒有生機,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發出“一絲發抖的聲音”;這里沒有啼鳴的黃鶯,只有預兆不祥的烏鴉,而且“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所有這些文字,都渲染出了墳場陰冷、悲涼的氣氛。
魯迅《孔乙己》 “中秋過后,秋風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寥寥十數字,為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場渲染了一種陰冷、悲涼的氣氛,也讓讀者自然而然地聯想到社會的冷漠,從而暗示了孔乙己悲劇結局的必然性,激起人們對當時社會的憎惡和對孔乙己的深切同情。
(五)展現生活情景,反映社會生活
文學作品常常借助環境描寫來展現生活情景,反映社會生活。 (www.baimashangsha.com)如《林黛玉進賈府》中的環境描寫,展示日常生活情景,顯示貴族生活的豪華奢侈。府第的豪華壯麗、庭院的軒峻,各種排場、禮節的講究,展示出當時一流貴族世家的日常生活圖景。東耳房王夫人住處的坐具、臥具和各種擺設不同尋常,奶奶、少爺、小姐們在眾人簇擁下的出場、就餐時的排場和儀式、就寢時需用物品和陪伴人等的講究,充分顯示貴族生活的豪華奢侈。甚至仆婦、丫鬟、小廝們的穿著打扮、行為舉止的描寫也從側面反映出賈府的不同凡響。
《林黛玉進賈府》中的環境描寫也是人物個性品格和生活情趣的寫照。在賈母處,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說明這位老祖宗地位尊貴,又不管事,于是一味找樂的情趣。賈政的小正房內,擺放著半舊家具陳設、書籍茶具等顯示他刻板、保守卻又迂腐、假正經的個性品格。賈赦小院中,樹木山石隨處可見,還有一群盛妝麗人出入其間,此公在小說中一出場,不是搶奪人家古董、假山石,就是逼漂亮丫鬟作小老婆,作惡多端,說明所謂“世襲一等將軍”無非玩物、好色之徒而已。
(六)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
優秀的作家,總是通過對特定的環境描寫,來展示獨特的世態風情,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為讀者提供一副社會歷史圖畫。
如《最后一課》序幕中環境描寫“畫眉鳥在樹林邊婉轉地唱歌,鋸木廠后邊草地上,普魯士士兵正在操練”暗示了法國當時被占領。《xx登記表》中有一段寫刑場的文字:“沉默、寂靜。聽得見寒風掠過雪地揚起的煙霧般的雪粒的沙沙聲,聽得見溝底下水在冰下流動的丁冬聲,聽得見不遠處狗子們為爭吃死尸的咆哮聲,也聽得見四面村落里雄雞報曉的喔喔聲……”黎明前的黑夜,寒風的沙沙聲和狗子的咆哮聲象征著罪惡勢力的掙扎,而冰下流水的丁冬聲和雄雞的報曉聲,則預示著春天和黎明的到來。這使人自然地聯想到魯迅的詩句:“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至于小說結尾寫“春天,來到了五龍河兩岸。南風吹皺了溫柔的河水,山野見一片嫩綠”,則更是把自然的春天和社會的春天融為一體了,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
此外,文學作品中的環境描寫還可以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渲染營造某種氛圍,為后邊的內容做鋪墊等。需要強調的一點是,環境描寫的這幾種作用并不是孤立使用的,往往一段描寫中兼有幾種作用。上面有幾個例子也存在這種情況。還以2004年春季高考題為例,文中對雁陣的描寫是這樣的:
“雁陣。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徐徐地朝南飛去。太陽赤燦燦,雁陣漸漸地融進那耀眼的光芒里。一首生命的詩,在藍空中吟唱。”
這里對雁陣的描寫就至少有兩種作用,首先這段景物描寫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它的出現喚醒了狗娃內心人性的良知,也喚起了狗娃對生命的向往,從而也熄滅了他復仇的火焰,化解了和駝爺的矛盾。另外,雁陣規則的“人”字形排列本身就暗示了狗娃和駝爺面對“排成人字形”的整齊的雁陣,思想由對立而走向了同一,矛盾沖突無形中得到了解決。
三、環境描寫的要求
環境描寫多種方法,有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白描和細描,主觀描寫和客觀描寫等,要成功運用環境描寫,注意做到:
(1)目的明確,為中心服務。
(2)具體生動,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3)抓住特征,寫出獨特景物。
探究環境描寫及其作用,以便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作品的思想意義,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和藝術魅力。
環境描寫的作用是什么?
1、什么是環境描寫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其中,社會環境是指能反映社會、時代特征的建筑、場所、陳設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風等。自然環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節變化、風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從2015年懸疑小說和現實小說都已經加上了細節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描寫包括: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以及景物等,對表現人物身份、地位、行動,表達人物心情,渲染氣氛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學初中高中作文里的主要起到一個場景交代借用,也可用于作過渡。
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描寫特征,指的是對特定的時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環境的描寫。它所描寫的范圍可大可小,大至整個社會、整個時代,小至一個家庭、一處住所。描寫的內容可以是室內陳設、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時代氣氛等。社會環境的描寫應具有濃郁的地域風土特色。
細節環境
高級描述,心理暗示更佳。比自然和社會更加仔細與深度展開,出現在懸疑小說與現實小說中。在現實小說中通過真環境圖片進行文學語言刻畫細節(同人物描寫一樣更加真實,一般出現在劇本和自轉體。),在懸疑題材小說中主要針對調查現場和追兇手的場面細節環境描寫。總而言之代入感越強,讀者反應越大。
2、環境描寫有什么作用
境地描寫的作用具有以下八點:
1、交代事情發生的地點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實性;
2、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3、烘托人物心情;
4、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5、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質;
6、推動情節的發展,為下文做鋪墊;
7、深化作品主題;
8、象征暗示。
環境描寫作用口訣
環境描寫有妙用,營造氛圍見背景。
人物性格它渲染,后面行文作鋪墊。
主題思想來深化,小說閱讀不用怕。
【環境描寫與環境描寫的作用例釋】相關文章:
環境描寫的句子06-11
描寫環境的句子06-08
環境描寫的作文11-02
環境描寫句子01-19
描寫環境句子01-06
描寫環境的句子08-23
環境描寫的句子08-23
環境描寫的片段08-23
環境描寫的作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