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簡筆畫的運用
淺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簡筆畫的運用四川省宣漢縣明月中心校 張剛琴
小學生認識能力由具體到抽象,學習主要是靠形象思維和形象記憶。而簡筆畫的使用能把復雜,抽象的形象具體化,把它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是適應兒童的心理特征和審美情趣,倍受兒童歡迎的教學手段。因此,合理運用簡筆畫,能在教學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簡筆畫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就是培養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及創造性。激發興趣有很多方式,而不用花費多少力氣的簡筆畫則是最實際、最有效的手段。如:教學《要下雨了》這課時,我結合本課內容,在黑板上畫烏云畫,則很生動。再如《撥蘿卜》可畫蘿卜圖,旁邊板書也較生動。學生興趣盎然,迫不及待地認真學習。
二、在理清課文脈絡時,利用簡筆畫幫助學生理解
如《精彩的馬戲》這課,為了讓學生從整體中快速理解課文內容及重點,在初讀了課文后提問:1)課文寫了哪些動物?(學生邊回答老師邊板各動物的圖像)2)學生帶問題自讀課文(A、它們各表演了什么節目?觀眾有什么反映?B、重點寫了哪幾項?)后繼續板書字及“跑道”.這樣,直接把課文的主要內容、重點都顯示出來了,從整體到部分,又回到整體。看看這板畫,學生就好像看了一場精彩的馬戲,旋轉的舞臺、動物們的絕技表演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形象直觀地把學生帶入了情境,從而自然深刻地理清了課文的脈絡。
四、利用簡筆畫豐富想象力,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學生想象力豐富,能有“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有助于理解鞏固課文和創作。在教學古詩中,我常常讓學生有畫畫的機會,這不僅改變了訓練形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如教《詠鵝》時,我便要學生根據詩的內容在練習本上畫出鵝在湖面游,動的景色。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畫出文中所說的青青的湖面,綠樹,白白的羽毛,紅掌外,還畫出了一圈一圈水波,游人,亭子等等,非常逼真,富有童趣。這樣,由文字變成圖畫,從抽象變成具體,使學生對這首詩的內容非常理解,從而加深對鵝的喜愛之情。再如《蜜蜂引路》這課,課后題1要求學生說出列寧所經過的地方名稱。我則讓學生根據列寧跟蹤蜜蜂飛回的路線幅幅圖畫來,再通過大家評議,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經過實踐我體會到簡筆畫在學中實在起著激趣、解難、等重要作用。如果教師能在課堂上畫出精彩的簡筆畫,能根據課文內容,設計畫面形象,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還能讓我們的教學更上一個臺階。
【淺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簡筆畫的運用】相關文章:
淺談教學機智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08-15
簡筆畫在語文目標教學中的運用08-17
淺談歌曲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08-17
淺談“猜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08-08
淺談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08-25
淺談訊問中肢體語言的運用08-09
簡筆畫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08-17
淺談導入語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網友來稿)08-17
激勵性評價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