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科信息需求與服務
現代圖書館正向知識管理與知識服務的功能轉變,但是不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具體實施上圖書館的這種管理與服務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討論。本文從圖書館的這種管理與服務的必要性、迫切性、基本原則等方面作了較為詳細的論述……
從館藏文獻的載體來說,現代圖書館已從單一紙質載體過渡到包括電子、網絡多種載體形式的圖書館;從圖書館的社會存在形式來說,圖書館已從以前的傳統圖書館發展到包括數字圖書館、網絡或虛擬圖書館在內的多種形式的圖書館;從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形式來說,已從過去對紙質文獻的借還服務、閱覽服務、情報服務過渡到包括基于網絡平臺的文件傳輸、電子閱覽、數據庫托管等多種形式的服務。因此,圖書館的職能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知識管理和知識服務就是圖書館眾多新增功能的一種。
1 信息經濟的發展呼喚圖書館的知識管理與服務
近幾年,我國的信息化步伐明顯加快,各類信息機構和信息部門迅速建立,全國范圍內的經濟信息、科技信息、政務信息等信息系統逐步形成,知識應用與創新、信息技術的運用、信息產業的發展反映了我國經濟結構的改革順應全球經濟知識化、信息化的趨勢已逐步邁向知識經濟和信息經濟時代的社會現實。在這一形勢下,作為知識、信息中心的圖書館勢必從經濟活動的后臺逐步走向前臺,圖書館的數字化和數字化的圖書館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圖書館收藏多樣化、操作計算機化、傳遞網絡化、信息資源共享化已逐步成為大家的共識。這一切說明,知識經濟與信息經濟的發展必然導致圖書館職能的轉變,知識管理與知識服務是經濟發展對圖書館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傳統圖書館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就圖書館的功能實現而言,知識管理是前提,知識服務是目的。因為要為社會進行知識服務而進行知識的管理,只有做好了知識的管理才能更好地實現知識的服務,管理和服務相輔相成。在圖書館的具體工作中,知識的管理和服務并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知識管理孕含著知識服務,知識服務又包含有知識管理的成份。傳統圖書館的基本功能就是對文獻(知識)和信息進行收集、加工、整理并提供使用,這與知識的管理和服務過程并無二致,只是知識管理與服務的背景和平臺更現代化,更強調知識的創造性利用,也就是更強調知識的創新。知識管理的目的是對知識收集、加工、整合、傳遞、利用,從而發掘社會智力資源,提供知識服務,促進知識的創新,最終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2 圖書館知識管理與服務的基本原則
知識管理與服務是為了適應知識創新的需要和知識經濟、信息經濟的發展,將大量的知識和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加工、整合,并根據用戶的需要,對這些知識和信息進行再加工、傳遞和利用,最終形成用戶能夠接受的易于理解和使用的知識產品。它是一種知識的“再生產”過程,應該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2.1 信息資源集成化
沒有計算機和網絡的高度發展和以此產生的知識經濟和信息經濟的產生,就不可能產生圖書館的知識管理與服務,也就是說它是一種基于集成的管理和服務。因此,圖書館要在軟、硬件資源集成、系統集成基礎上,對知識、信息資源集成、動態化服務集成,采用開放性的服務模式,從而實現知識、信息的動態化管理和服務。只有這樣,才能使知識管理高效,提供的知識服務嚴密、周到。
2.2 知識管理專業化
全球知識和信息的發生量與日俱增,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一般來說,知識增加一倍,則文獻增長7倍,據不完全統計,當前世界上每年出書80萬種,期刊17萬種,專利文獻40萬種,技術標準20萬種,會議文獻資料100萬篇以上。任何一個圖書館都不可能將全世界所有的知識、信息都收藏于本館之內,發展自己圖書館的館藏特色,是每一個圖書館都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另一方面,知識和信息的管理和服務是基于專業化的服務,不同用戶所需要的知識和信息是以專業化為特征的。因此,知識、信息管理的專業化原則,是指圖書館根據本館的條件、特點和用戶需要來建立自己的館藏特色,從而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2.3 服務提供個性化
毫無疑問,個性化服務更能滿足用戶的不同要求。人類知識的增加、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使用戶對個性化服務產生了巨大的需求,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知識服務的個性化成為可能。個性化服務就是根據用戶提出的要求,圖書館工作人員經過對用戶的個性、習慣和要求進行綜合分析而提供的知識信息服務。它是培養個性、引導知識信息消費、促進知識創新、信息多元化的人性化服務。因此,圖書館要提供個性化的知識導航,建立個性化的知識信息環境和個性化的知識信息服務檔案,必要時建立個性化的讀者知識信息數據庫。
2.4 管理服務動態化
管理服務的動態化原則有兩層含義:一是對知識和信息的管理是動態的,二是對用戶的知識信息服務是動態的。知識管理與服務是基于對分布式多樣化的動態知識信息資源,而不是對一定的固有資源進行的分析、加工、處理、傳遞和利用。知識信息的增加和積累以及基于此提供的服務是圖書館工作永恒的主題。另一方面,讀者由于社會角色的轉變,工作的需要等原因將不斷提出新的服務要求,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讀者的需求永遠不會停留在一個水平面上。因此,圖書館不僅要根據本館的館藏特色重視知識信息動態的積累,還要考慮讀者日益提高的動態需求;不僅要建立知識信息的動態數據庫,而且要建立讀者需求信息數據庫。
2.5 產品載體數字化
圖書館給讀者提供的知識信息產品是圖書情報工作人員根據讀者需求對知識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綜合的有關知識和信息,對讀者的研究、學習或決策提供依據。這些知識或信息應該以數字化形式提供,這是因為計算機和互聯網為這種服務提供了更為快捷和方便的途徑。這樣既可以使這種服務快捷、高效,又可以為讀者的利用提供方便。這樣也為圖書館的館藏數字化和網絡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圖書館的建設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2.6 產品安全分級化
互聯網的開放性為人們帶來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知識和信息嚴重的安全性問題,其中既包括館藏知識和信息安全也包括讀者個人知識和信息的安全。這些信息的泄露可能會為某些團體和個人,乃至整個社會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圖書館要對館藏知識和信息和為讀者提供的知識信息產品按安全要求分類,哪些是大眾化的,每個讀者都可以共享的,哪些是限制瀏覽的,按分類需求分級,分別采取安全措施。
收稿日期:2003-06-02
【參考文獻】
1 張愛芳.圖書館長手冊.專利文獻出版社,1998
2 孫成江,吳正荊.知識、知識管理與網絡信息知識服務.情報資料工作,2002,(4)
3 盧共平.數字圖書館的個性化信息服務.圖書情報工作,2002,(8):10
4 邱均平,沙勇忠,劉煥成.論數字圖書館的知識管理.情報資料工作,2001,(5)
5 李麗萍等.信息經濟與中國數字圖書館建設.現代情報,2002,(8):116
6 羅娟華.圖書館知識管理初探.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02,(4):7
【社科信息需求與服務】相關文章:
當代新型用戶需求與地方文獻信息服務——首都圖書館“地方文獻專題信息服務”程序分析08-09
開發地方文獻,滿足社會需求——地方文獻信息服務工作探討08-09
新農村建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08-16
信用聯合社科技信息科科長競聘演說08-15
把握領導決策需求抓好綜合信息工作08-17
列車旅客心理和服務需求的調查與思考08-12
樹立“以人為本”思想尊重醫療服務需求04-16
信息服務合同03-23
需求分析報告08-20
需求調研報告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