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之我見
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之我見竹山縣竹坪中心學校 陳存強
新課標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新課標的培養目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與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說明德育理想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肯定也必須要重視德育教育,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德育教育呢?我認為有以下一些方法。
一、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體現的人格魅力。
德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志陶冶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自身的形象及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師的板書設計,語言的表達,教師的儀表等都可以無形中給學生美的感染,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比如上好一節數學課,老師做了大量的準備,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這樣學生不僅學的很愉快,而且在心里還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并且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一種責任,這對他以后的學習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數學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內容,并不占明顯地位,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于對知識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多位數時,可以列舉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一些數據,讓學生進行練習,這樣一方面學生掌握了知識,另一方面也從中體會到我們國家的輝煌成就。在教學“時、分、秒”時可以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圓周率”時,可以介紹圓周率是我們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計算出來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第7位小數的人,并講述他在追求數學道路上的感人故事,這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轉化為為祖國建設事業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刻苦鉆研的獻身精神,可以說是一舉多得,這樣的例子在數學中還很多,只要教師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教材的。
二、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在數學中有很多規律與定義里,如果只靠老師口頭傳授是起不到作用的,這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總結,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學方法來說,我們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共享一個觀念:同學們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用自己又有利用他人知識的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自己的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的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從小讓他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果的習慣。
三、利用數學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德育教育
德育滲透不能只局限于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我們可以適當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和數學主題活動。例如學生在學過數據的統計與分析后,我們可以讓學生回家調查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后通過計算一個班、一個家庭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數量,讓學生認識到垃圾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這樣學生既可以掌握有關數學知識,又可以對他們進行環保教育。另外要根據學生的愛好開展多種活動,比如知識競賽,講講數學家的故事等,相信這樣一定能起到多重作用。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賓奪主,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外性,注重滲透的反復性,我相信只要在教育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就能達到德育教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之我見】相關文章:
小學體育教學德育滲透之我見08-15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08-23
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點滴嘗試08-17
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點滴嘗試08-08
怎樣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08-24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08-17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08-13
略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之我見08-17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08-24
小學數學中的德育滲透教育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