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贏在課堂 情滿課堂
贏在課堂 情滿課堂享受一堂精彩的語文課,如同一次生命拔節的過程,更是一次心靈的沖擊與洗禮。在課堂中如果沒有一次次情感的累積、醞釀和沉淀,就不會有最后的爆發。當我們為孩子們的精彩表現鼓掌時,這背后勢必少不了教師一次次精心的設計和鋪墊。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們應該要贏在課堂,怎么贏,才能讓聯結我們一生的課堂熠熠生輝呢?
一、摒棄“講課”觀
長期以來,許多教師把上課當成講課,以講為主。這種教法的特點就是“灌”,老師怕孩子們不懂,不停地講,把孩子當“容器”,當“收音機”,使孩子在課堂上一直處在被動狀態,主動性受到了抑制,學不到知識,更學不到方法,進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這種教法大大影響孩子全面素質的提高。而精彩的語文課,應該是師生互動的雙邊活動的體現,老師設置情境,讓孩子去質疑,明解,或者共同講究,孩子在合作中學會了學習的方法,提高對學習的興趣。
二、否定“問答”式
近年來,有部分教師為了讓孩子在課堂上有所參與,就采用了“問答”式的課堂教學方法,在上課過程中師問生答,一來一往,“是不是”“對不對”“理不理解”這些問題多次出現,學生在這反復的,機械的,沒有啟發性的問題中失去了興趣。其實這種課根本就沒有真正的體現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這些問答不但沒有使學生頭腦聰明,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相反,扼殺了學生的興趣,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折磨。而且,這種上課模式忽略了讀,練等內容形式單一,上下來枯燥無味,常常把語文課上成“品德課”.
三、確立新型教學觀
一堂好課好比是一棵棵根深葉茂的大樹,遠觀近賞,皆是風景;又如那一壇壇芳香清冽的美酒,醇厚甘甜,回味悠長。那么,怎樣才能使自己的課堂精彩,筆者認為,以情導讀,以情品讀,讀寫結合這三個環節相互結合,必定能達到達到了教之、育之、并創造之的目的。
1、以情導讀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為母語教育的語文課,是一門富有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學生想象和創新性思維的學科。文章豈是無情物,師生更是有情人。因此,新課伊始,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讓他們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進入學習的情境中,正像于漪老師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
新課導入的方法很多,如猜謎激趣法、情感朗讀導入法、釋題導入法、談話導入法等。在教學《兩只鳥蛋》時,我采用的是情感朗讀導入法,在朗誦詩歌的同時,我充分地利用多媒體的畫面(展示美麗的鳥圖),音響效果,將信息傳達得更加豐富、直接,課之伊始就創造出了一個高潮,課的第一錘在真正敲到了學生的心靈上,達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如《兩只小獅子》一課的導入中,我便通過說自己在學習中的一段難忘的往事,縮短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而后,學生們便積極參與進來,說了自己學習中的難忘的事,此時我便不失時機地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此次課堂教學的內容“看看兩只小獅子是怎樣學習本領的?”這一過程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一氣呵成,并能使學生由此產生了與課文主人公對話的欲望,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呀。在教學時,教無定法,因此不管采用哪種方法,都應力求省時,講究知識性、趣味性、啟發性。
2、以情品讀
品讀即品詞、品句、品段的能力。葉瀾老師曾經說:“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才能使其變為生命的涌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只有讓學生不斷地觸摸語言、品味語言,才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享受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啟迪。常用的品讀方法有朗讀感悟法、豐富想象法等。朗讀感悟法,即在朗讀過程中,注重大面積的群體自由讀,同時又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從一句話中能聽出不同的意思來。要尊重學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尊重他們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允許、支持學生有不同的見解,提倡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還學生以更大的學習自由和空間,充分開發學生學習的潛能。但是,綜觀目前的閱讀教學,朗讀這一教學方法并未得到重用,語文課堂中存在著朗讀時間不充分、目的欠明確、訓練面窄、方法機械等弊病。如何優化朗讀教學呢?如《兩只小獅子》一課中,我采用的是評價促讀法,在課堂上孩子讀得好,我會說:“你讀得真好,老師要獎勵你,獎勵你什么呢?獎勵你再讀一小節。”在讀的過程中一次次在評價中滲透著朗讀的方法,如慢吞吞,懶洋洋等語氣的朗讀,讓學生感受到懶獅子的懶,讓學生的朗讀在“潤物細無聲”中悄然提升,顯得那么趣味盎然。同樣是這一課,引導學生學習勤勞的獅子時,透過三個場景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感受到獅子的勤勞:一是夏天,炎炎烈日炙烤著大地,而獅子還在( );二是冬天,凜冽的寒風呼呼刮過,而獅子還在( );三是狂風怒號,大雨傾盆,而獅子還在( )。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獅子的勤勞,能不遺余力地引導學生進行研讀,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3、讀寫結合
讀和寫這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葉圣陶先生說:“學生讀得好,才能寫得好。”“閱讀得其方,寫作之能力亦隨而增長”.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首先要精心設計,處理好讀與寫的關系。寫不能影響讀,而應該為了更好地讀,要以寫促讀;要合理安排讀與寫的時間,既要防止為了寫而讀得蜻蜓點水,又要防止因時間倉促而使得寫流于形式、淺嘗輒止。其次要努力使寫的形式靈活多樣。讀寫結合中的寫在相當程度上依賴于讀,是讀的延伸,是閱讀成果的表達,是閱讀材料中的典型表達技巧的學習借鑒,所以寫的內容應該是豐富多彩,因文而異的。如教學《五彩池》一課中,運用了多種形式讓學生進行品味,有齊讀、指名讀、范讀等。在讀的過程中,學生早已將五彩池的美刻在心中,于是,以五彩池美麗的景色興起旅游之風,讓大家做宣傳的使者,設計了一個新穎的寫作方式——寫廣告詞。在這個時尚、現代的社會里,各種廣告早已鋪天蓋地,要想寫廣告詞有許多可以借鑒。因此,這一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而且大大降低了寫作的難度,讓學生感受到廣告詞的魅力。
新課標要求我們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緊密聯系課內與課外,培養孩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通過以情導讀、以情品讀、讀寫結合三個環節相互結合的練習,學生把課堂上的感悟、體驗更深入,更全面,從而產生光如璞玉、香如茉莉、味如綠茶般的享受。
參考文獻:
1、《情境教學法》 李吉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小學語文名師教例賞析》 2008年6月 寧波出版社
3、《小學語文名師同課異教實錄》2008年10月 華東
【贏在課堂 情滿課堂】相關文章:
情滿中秋作文03-06
課堂的作文01-14
難忘的課堂02-18
在課堂的作文09-04
課堂常規兒歌06-03
課堂觀察心得12-28
高效課堂心得12-09
高效課堂經典標語01-03
家長課堂心得11-06
教學課堂反思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