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衛生經濟學論文 關于宏觀衛生經濟學的理論實踐論文范文參考資料
1理論支撐體系
形成一門學科,那就必定會依靠其他的學科為基礎而逐漸發展形成。宏觀衛生經濟學的理論構建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分別是經濟學、社會學、社會醫學、衛生經濟學、衛生服務研究、衛生事業管理學、系統論等。[1]在系統論的指導之下,必須要借鑒其思想,這也是更好研究宏觀衛生經濟學的基礎條件之一。與此同時,對于衛生經濟制度的研究,需要同時研究外部環境與衛生經濟制度的關系,以及社會制度對衛生經濟制度的作用。總而言之,要研究宏觀衛生經濟學,那就要形成一個系統,對這個系統進行認真的分析,從外部環境和整體上了解其內在關系,同時還要把握好系統和學科之間的作用關系。[2]
2衛生服務產品生產與分配的結構及運轉規則
研究宏觀衛生經濟學,基礎是制度經濟學,這就需要對衛生服務產品的生產與分配結構進行研究與分析,也是從宏觀上制定衛生經濟政策的基礎條件之一。社會的結構和供給需求是緊密相連的,因此對于這方面的研究,也要從供給和需求的聯系方面進行研究。[3]
2.1醫療服務物品生產與分配的結構研究醫療服務物品生產與分配結構,可以理解成醫療機構和患者之間進行的交易,依據這個交易來作為中心,更好的完成這個交易的各個環節中的工作。
針對醫療服務物品,工作的核心在患者和醫生,醫生就是供給鏈,與之相對的二就是患者是需求鏈。[4]聯系供給方面與需求方面的正是醫療保障機構,合作醫療保障機構和醫療保障機構正是醫療保障機構中的一部分。政府需要聯系的對象正是這兩個鏈條,也就是供應鏈與需求鏈上的每一個參與者,關鍵就是聯系醫生和患者。
2.1.1供應鏈條對于醫療服務物品生產與分配的供應鏈條,當患者進入醫療機構,就算開始交易,直到患者離開醫療機構為止算作終止交易。[5]一般情況下,這條供應鏈不是一條直線,通常是由多個線條編織而成的網狀結構。此時針對它的研究,將供給鏈條作為基本的做成單位,在根據具體的環節展開詳細的研究。在這個供給鏈上,需要研究的是出于上個供給程序的醫生和處于下個供給程序的醫生,還有醫院與醫生,醫生和醫院內生產要素的提供者,醫生和醫院外的生產要素提供者。
2.1.2需求鏈條在需求鏈條上,有兩個較為主要的環節,其中一個是“患者與醫療保證機構中的監管者”,另外一個是“患者和醫療保障機構”。[6]這中間的法人是醫療保障機構,自然人是醫療保障機構中的監管者,他們都和患者有一定的聯系,但是索取的利益并不一致。[7]
2.1.3供給鏈和需求鏈的聯系供給鏈和需求鏈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因此需要對“醫療保障機構中的醫生和監管者”,“醫療保障機構和醫生”,“醫療保障機構和醫院”,“患者和醫生”等環節進行適當的考察。
2.1.4政府與政府官員在以上的論述中,對于醫療服務物品供給鏈、需求鏈、供給鏈和需求鏈之間的聯系等環節做了具體的分析。從表面上分析,應該已經結束了醫療服務物品生產與分配環節的考察。不過,對于宏觀衛生經濟政策的分析依舊不夠。該環節主要是依托社會存在的,因此會給其造成一定的影響。政府扮演的角色既是執行者也是規則的制定者,針對于在該過程中的某些環節都可能會產生影響。這種行為屬于組織行為,對于官員的要求是必須履行。政府是一個公共組織,官員就是自然人。但是政府與官員的利益在某些情況下并不是一致的。其間存在著 失效的理由,可能存在有謀取私利的可能。[8]所以,必須要將政府官員行為與政府行為加以區別,對于他們和供給鏈與需求鏈上的參與者之間的聯系進行仔細的分析。
2.2公共衛生服務物品生產和分配的結構針對該結構,相比而言,它和公共衛生服務產品生產與分配的結構就要簡單很多。主要是由于公共衛生條件下的為集體物品,主要是政府進行統一的分配,并且是由公共衛生服務物品生產者、政府和居民共同組成的。[9]因此,需要針對這一環節中的組成展開具體的研究。
3衛生服務物品生產和分配的運轉規則
任何結構的運轉都是有一定規則的,對于物品生產和分配的結構也是如此。[10]對于衛生服務物品的生產與分配,在結構的研究基礎之上,要根據制度和市場這兩個主要分方面進行研究,對于衛生服務物品生產分配的運轉規則,以及在該結構之中的分配鏈條上的各個參與者在內,都是該結構運轉過程中的主體,針對在該結構下的運轉方式,必須要與現在的運轉方式進行比較,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同時結合實際狀況對我國適合的發展結構運轉方式進行選擇,不僅如此,在該結構運轉的時候,要求各個參與者遵守共同的規則。[11]
醫療服務產品在生產和分配的鏈條上,需要各個參與者作為經濟的主體。當然在現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需要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筆者認為應該結合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中的優勢,采用兩種方式中的優勢,當然也不能完全的照搬市場經濟或者是計劃經濟的模式,一定要加以適當的改革,這樣才能盡可能的保證醫療單位與社會的互惠互利以及雙方利益的最大化。既然形成了基本的模式,那就要針對該模式形成一套標準的行為規范,嚴格的遵守這個規范才是重中之重。政府在形成這個規則的過程中是起著重要作用的,首先要將醫院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同時要使患者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還要取消醫療服務物品交易的限額,政府要站在一個公平公正的位置,積極的推動與維護交易的自由性與平等性,做好社會合作范圍之內的事情,為全體的居民提供一個好的醫療服務物品購買能力,除此之外,政府還必須要嚴格的遵守公正中立的要求,對于各個鏈條上的參與者都需要遵守對應的行為規則,政府要在規范中要求自己和各個參與者,實現自身的職能作用。[12]4改革開放后我國的宏觀衛生經濟制度
我國的政府并沒有明確的宣示出我國的宏觀衛生經濟政策。不過,我國實際上有著層面上的宏觀衛生經濟政策。針對于我國的這些層面上的宏觀衛生經濟政策,其實是散在了很多相關的條例、文件與法規中的。
社會合作區域的宏觀衛生經濟政策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個是醫療保障適度,另一個是公共衛生服務物品的生產與分配。醫療保障制度涉及到的范圍比較廣泛,主要有公費醫療制度、勞保醫療制度、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現在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醫療救助制度、自費醫療制度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宏觀衛生經濟政策是計劃經濟制度,不過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這種制度也是由國情所致的,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5宏觀衛生經濟學的展望
宏觀經濟學在今后的發展中,一定會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不過仍舊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才行,因此對于該學科的發展前景也是令人樂觀的。
宏觀衛生經濟學需要建立一個微觀基礎。對于我國宏觀衛生經濟學,研究的是其對全社會衛生服務物品生產總值的影響,以及對生產效率的影響,還有對分配公平程度等方面的影響。早對其進行評價的時候,需要根據其環境的變化,以及衛生服務物品生產的總產值、生產效率、分配公平制度等之間的因果關系,依靠以上提到的分配結構作為基礎,政府作為該結構中的橋梁,對于這方面的研究仍舊需要投入大量的努力。[13]
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同時加以分析國外其他國家在宏觀衛生經濟學方面投入的研究,結合現實社會的具體情況,我國宏觀衛生經濟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投入的仍然不夠,但是在某些領域內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這是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中取得重大成果之一,綜合以上的觀點可以清楚的看出,我國未來宏觀衛生經濟學的發展仍然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6總結
我國的宏觀衛生經濟學仍然是處在一個正在發展的階段,對于宏觀衛生經濟學的微觀基礎、主干和次干分支等,已經提出了研究的發展方向與發展領域。對于宏觀衛生經濟學體系的建設,最基層的應該是宏觀衛生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和理論支撐體系,然后分別是宏觀衛生經濟學的微觀基礎、宏觀衛生經濟學的主干分支、宏觀衛生經濟學的次干分支。[14]展望我國未來的宏觀衛生經濟學的發展,可以
【衛生經濟學論文 宏觀衛生經濟學的理論實踐論文參考資料】相關文章:
宏觀經濟學理論受到的威脅及反思論文03-05
經濟學論文02-22
經濟學理論論文答辯范文02-26
宏觀經濟學學習總結08-15
教育經濟學畢業論文提綱08-20
教育經濟學碩士論文提綱范例08-19
國際經濟學最新理論概述02-21
醫藥衛生畢業論文08-05
物理論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