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經濟論文>經濟學理論論文>經濟全球化的“陷阱”分析———兼談我國政府的對策

    經濟全球化的“陷阱”分析———兼談我國政府的對策

    時間:2023-02-24 15:20:54 經濟學理論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經濟全球化的“陷阱”分析———兼談我國政府的對策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冷戰”結束后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經濟全球化日益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潮流。發達國家自不必說,它們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主體與首推者,而發展中國家也越來越多地加入全球化的潮流,希冀以此推動本國經濟的發展。但筆者在此所要涉及的一點是:發展中國家請走好,當心經濟全球化的“陷阱”。這似乎是盛世危言、不合時宜的,但亞洲金融危機的事實卻印證了這個道理,因為從一定意義上講,亞洲金融危機正是經濟全球化的結果。 

        一、從發展中國家角度看經濟全球化 

        所謂經濟全球化是指隨著全球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世界各國經濟出現的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一種新的經濟現象。經濟全球化相對于非經濟全球化而言,是一種制度創新,該制度的形成是緣于它能提供的相對于非經濟全球化更多的實際和潛在的利益。在這種制度框架下,國家經濟主體的視野已不再局限于本國一隅,而是能在全球范圍內尋求資源優勢,并進行配置。在經濟現實中,我們也看到: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國家日益享受到由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高質量的物質產品、高素質的無形服務,日益享受到由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高效、利潤和發展機會。但我們還應看到另一面,即經濟全球化不僅能夠帶來諸多好處,同時也能帶來壞處,甚至能形成經濟全球化的“陷阱”。因為發達國家經濟起飛的發展路徑以及近年來發展中國家經濟全球化的實踐告訴我們,經濟全球化并非“救世良藥”,如果用“劑”不當,甚至能成為經濟發展中的“陷阱”,乃至引發經濟危機,導致經濟全面衰退。 

        (一)發達國家在趕超發展階段的路徑啟示 

        經濟全球化的首推者是西方發達國家,但這是否意味著:西方發達國家是依賴經濟全球化而進入發達國家之列呢?其實不然。以美德兩國為例,實際上,它們在經濟起飛階段都推行了保護國內市場的政策,只是隨著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乃至能與發達國家抗衡時,其貿易政策才發生相應變化。在18世紀,英法是當時的發達國家,經濟實力雄厚,美德兩國當時只是欠發達國家,經濟實力相對弱小。為趕超英法兩國,1791年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提出了著名的《制造業報告》,并指出為使美國經濟趕超英國,應保護美國的幼稚工業,此后為阻止英國商品的過度競爭,美政府把平均關稅率從19世紀初期的20%提高到1865年的47?9%。而德國的做法是,為支持德國民族工業的發展,“鐵血宰相”俾斯麥提高關稅的總體水平,并相繼執行了旨在保護國內市場的其他措施,如:設置進口配額、征收各種國內稅等。直到后來,美、德的工業發展水平在保護國內市場的政策扶持下,才有了較大的飛躍,并在短期內趕上了英、法等發展較早的資本主義國家。總之,發達國家在早期的歷史路徑表明:完全開放國內市場的經濟全球化模式并不是趕超型發展國家的必由之路。 

        我們應該明白,發達國家之所以積極倡導并推進經濟全球化,其目的濟環境、相對提高了經濟素質。其實,從本質上講,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發達國家的用意只是在于:利用其相對于發展中國家強大的經濟、技術優勢,盡力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占領更多的國際市場份額,繼續保持其在國際經濟領域中的主動權,以實現國家利益極大化的目標。 

        (二)經濟全球化所附帶的高風險性及發展中國家的不成功實踐 

        1?經濟全球化,特別是全球金融一體化,使世界經濟具有很高的投機性和風險性。當今世界已進入信息時代,生產和管理方式隨之發生巨大變革,國家疆域對世界經濟的約束力減弱。信息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各種金融衍生工具的開發,使得資金的跨國流動成本日益降低,流動效率得到提高;與此同時,生產活動的全球化又反過來促進了資金的全球流動,其結果是:虛擬資本急劇膨脹,金融資產總量及其增長與實際生產總量及其增長率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虛擬經濟與實質經濟嚴重脫節。目前,全球每天的外匯交易高達1.5萬億美元,而現實需求至多只有300億美元,占外匯交易總量至多達2%,其余的大量國際資金流動,目的純粹是為了套取利差和匯差等投機利潤。據統計,目前國際游資已達7.5萬億美元,相對于全球犌犇犘的1/4強,這些投機性很強的短期游資始終像幽靈一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徘徊,危機一旦爆發,危害巨大,增加了這個世界的不穩定性。 

        我們知道,過度投機往往伴隨著市場的無序化和高風險,這必然會破壞市場的效率,增加市場的不確定性,提高國際融資的成本,最終必然影響到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筆者認為這正是經濟全球化“陷阱”的根源所在。 

        2?發展中國家的不成功實踐。對于經濟全球化浪潮,不少發展中國家都具有很高的熱情,在二戰后不久,各國就積極致力于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以此作為實現經濟全球化的前奏。在過去數十年里,發展中國家已創建了近百個區域性經濟集團,如:東南亞國家聯盟、阿拉伯國家共同市場、安第斯條約集團、中美洲共同市場、西非國家共同體等等。然而,發展中國家是否藉此取得經濟上的成功了呢?發展中國家的歷史實踐告訴我們:發展區域集團乃至實現經濟全球化并沒有藉此取得成功,甚至還陷入了這樣一種“怪圈”,即:經濟落后—→發展區域集團—→貫徹經濟全球化政策—→出現經濟泡沫—→泡沫破滅—→經濟衰退,我們把它稱為經濟全球化的“陷阱”。韓國、墨西哥的經濟實踐便可以證明。 

        韓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初衷是為了分享經濟全球化的豐厚利益,然而其實踐如何呢?韓國在經濟全球化初期,利用其人力成本低廉的優勢,取得了對外貿易的繁榮,并維持了一段時期的高速經濟增長。但暫時的經濟繁榮掩蓋了韓國經濟運行中的深層次問題,并導致該國政府錯誤的經濟決策。一方面,韓國為加入世界經合組織,輕率地放松了資本項目管理,不加區別地盲目引進外資;另一方面,韓國政府片面強調外向型經濟取得短期利益,不注重國內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結果導致自身在國際競爭中的劣勢,乃至爆發了目前仍在持續的嚴重經濟危機。 

        墨西哥的經濟實踐,也是令人深思的。該國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過高估計了經濟全球化的促進作用,以至于制定并實施了忽視自身積累、過度依賴外資的經濟政策,同時為盡快加入當時的關貿總協定(即今犠犜犗),不顧本國宏觀調控能力所限,過早開放了本國的資本市場,致使國際游資大量涌入,推動泡沫經濟增長,當一遇不利情況時,這些游資又迅速出逃,最終該國終于發生了1994年、1995年的嚴重經濟危機。 

        (三)對經濟全球化的思考經濟全球化會帶來風險與動蕩,發展中國家的歷史實踐也似乎表明,發展中國家不宜采用經濟全球化政策,因為存在經濟全球化的“陷阱”,但這是否意味著,發展中國家應摒棄經濟全球化,重新回歸“閉關鎖國”呢?否也。筆者認為,對經濟全球化的認識要客觀全面,畢竟經濟全球化這種制度在世界上已被運用了近兩個世紀,縱然在經濟全球化初期仍存在“閉關鎖國”的路徑依賴,但實踐表明經濟全球化已沖破“閉關鎖國”的制度慣性制約,是經濟運行的高級形態。應該認識到,經濟全球化在帶來風險與動蕩的同時,也帶來高效、利潤與發展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講,經濟全球化的“陷阱”更是發展中國家自身原因所致,是由于發展中國家不顧自身現實,錯誤采用經濟全球化政策所致。我們知道,發展中國家往往具有這樣一些特點:產業結構素質低下、抗風險能力弱;經濟規模相對弱小,具有易受操縱性;等等。發展中國家的這些特點決定,在經濟起飛階段,發展中國家不宜完全放開國內市場,而應大力發展優勢產業,同時注重本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在放開國內市場時要注重策略性,要根據自身的實力,循序漸進地確定適合于自身的制度安排,比如:可先實行經常項目可自由兌換,待時機成熟時再實行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在實行經常項目自由兌換時,可參照發達國家早期成功的經驗,設置相對高的關稅水平、非關稅壁壘,以保護國內稚嫩產業的發展;等等。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說明經濟全球化“陷阱”的存在,并不是否定經濟全球化,其重要用意在于加強發展中國家對經濟全球化所帶來風險與動蕩的認識,強調制定政策特別是關于經濟全球化方面政策要從本國國情出發,因為只有切合實際的政策安排才能恰到好處地推動經濟飛躍成長,而不至于冒高額風險成本,最終功虧一簣。 

        二、經濟全球化浪潮中我國政府的對應策略 

        自1978年我國實行對外開放以來,我國便一步一步走向經濟全球化浪潮,20年的實踐經驗表明,中國的經濟開放戰略是成功的。其成功之處很大程度上在于堅持了漸進式的、務實的外向型戰略。直到1994年我國才實行經常項目有條件可兌換,資本項目至今仍處于管制之下不能自由兌換。一定意義上講,正是這種務實的策略,才使我國在去年乃至延續至今的亞洲金融危機中免受國際游資的沖擊,免于遭受被襲擊破落的命運。但鑒于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存在巨大的風險與動蕩,為保證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目標,我國政府應采取如下幾項策略: 

        (一)建立我國國家經濟安全防范體系 

        國家經濟安全主要是指一國經濟免于因生態危機、經濟不穩定、失業、金融市場紊亂、通貨膨脹、大規模的貧困、商品不安全等的沖擊而處于穩定、均衡和持續發展的狀態。我們注意到,在來勢兇猛的全球化浪潮以及已經發生和潛在的金融危機面前,國家經濟安全問題已日益成為我國政府必須認真對待的重要問題之一。借鑒美、日、俄等國在這方面的經驗,筆者認為,建立我國國家經濟安全防范體系,應從如下幾方面著手: 

        1?確定一個負責國家經濟安全的部門。該部門應具備如下幾項職能:(1)監測、預測并報告國家經濟安全形勢;(2)制定《國家經濟安全戰略》,定期提出《中國國家經濟安全報告》;(3)從國家安全角度提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具體方針、政策和策略;(4)依據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適時提出我國防范和應對損害國家經濟安全的具體措施。 

        2?建立國家經濟安全的聯席會議制度。該聯席會議應由國務院領導同志主持,由國家發展計劃委、國家經貿委、外交部、安全部、國防部、外經貿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國務院主要部門參與。 

        3?建立我國國家經濟安全預警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的功能在于及時反映國家經濟的異常征兆,以給決策部門以指導,及時采取措施,將顯性或隱性的損失限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4?建立必要的儲備和保障體系。建立該體系的目的在于將國家安全遭到損害時的經濟損失減至最小,防患于未然。5?在適當時機制定國家經濟安全法規。保障國家經濟安全不能單靠政府的力量,還應制定國家經濟安全方面的法規,以法律剛性,給妨礙國家經濟安全的行為以“硬性”制約。 

        (二)發揮經濟政治大國的優勢,積極倡導建立全球化新規則為此,我國政府應在如下四個方面采取措施: 

        1?倡導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建立結構合理、基礎穩健的國民經濟,并保持足夠的即期支付能力。其中,調整包括對內和對外兩個方面。對內,即設計穩健的產業結構,清除經濟泡沫,保持經濟的健康發展;對外,即合理利用外資,控制債務規模,保持國際收支的長期平衡和足夠的即期支付能力。 

        2?倡導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加強國際間的合作,加強彼此之間的政策協調,保持政策的一致性,以使國際游資難以對不同市場進行各個擊破。 

        3?倡導世界各國適當提高國際資金尤其是短期資金流動成本。英國經濟學家托賓曾建議對外匯交易征收不超過5%的稅金,這樣做對長期投資的影響不大,但對頻繁流動的國際游資,卻可以有效地提高其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交易的頻繁程度,削弱市場的過度投機。當然,不一定要采取直接征稅的方式,但完全可以通過增加國際資金流動成本的經濟手段,控制過度的投機。 

        4?倡導世界各國提高國際資金流動的透明度,建議各國貨幣當局彼此之間提供技術支持、實現信息共享,建立一個有效的國際監管信息系統。 

        (三)加強金融監管的力度,提高虛擬經濟對實質經濟的支持度 

        1?要改變傳統的監管手段,放松對金融的直接管制,加強以促進金融業謹慎經營為目的的風險監管,保證金融業的效率和穩定。需要指出的是,放松管制并不是不要監管或者放手不管,而是在放寬一些管制的同時加強某些監管,或者在微觀上放松一些管制,在宏觀上又加強某些監管。從限制競爭改為促進公平競爭和提高安全性并舉,在保證金融業穩定的前提下放松束縛金融業合理競爭的過度管制,尋求保證金融業效率和穩定的最佳均衡點,達到對金融運行新的控制,而風險監管則正是適應這一要求產生的新的監管方式。 

        2?要努力實現金融監管國際化,改變單項協調的管理策略,采取綜合性、國際性的監管策略、監管政策、手段,以與全球化發展趨勢相一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a.監管對象應包括國內金融業、國內金融業的國外分支機構和本國境內的外國金融機構;b.監管內容應適應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問題、出現的金融風險尤其是系統性金融風險;c.監管手段應比照國際標準,監管法規和會計、審計制度均應與國際接軌。 

        參考文獻: 

        〔1〕盧現祥:《西方新制度經濟學》,中國發展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2〕朱雁:《全球化與新規則》,1998年10月8日《國際經貿信息》。〔3〕徐劍明:《經濟全球化:令人生畏的雙刃劍》,《經濟學消息報》第40期。〔4〕王偉東:《全球金融一體化進程中的金融風險監管》,《世界經濟與政治》1998年第9期。〔5〕江東等:《經濟全球化時代保障我國經濟安全的幾點看法》,《經濟改革與發展》1998年第8期。〔6〕文富德:《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與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國外社會科學情況》1998年第4期。(作者單位:東北財經大學)(責任編輯:花永興)42 

    【經濟全球化的“陷阱”分析———兼談我國政府的對策】相關文章:

    我國政府績效評估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08-12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的對策08-05

    經濟全球化的新特征及中國的對策08-07

    經濟全球化的系統分析08-07

    我國財政債務風險實證分析與防范對策08-07

    經濟全球化中的我國境外直接投資08-07

    我國體育經濟發展分析08-07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08-06

    談政府在解決農村稅費改革問題中的對策08-1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一级一区二区三 | 亚洲性色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中文乱码不卡24 | 色天使综合婷婷国产日韩AV | 中文字幕一级午夜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