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經濟論文>經濟學理論論文>當前經濟問題與國企改革思路

    當前經濟問題與國企改革思路

    時間:2023-02-24 15:20:58 經濟學理論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當前經濟問題與國企改革思路

      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出現許多新特點,很多人難以把握今后的發展方向。例如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最后在一篇文章里寫道:"中國經濟在1997年取了'軟著陸'成功的成就,然而,巿場疲軟、激活乏力的 現象接踵而來,零售物價已連續五個季度出現負增長,連向來最具活力的鄉鎮企業 也出現前所未有的困難局面,雖然中國政府幾度下調利率,放寬信貸,加大基礎建 設投資的力度,但1998年的經濟增長率并未達到預定8%的目標。1999年的經濟增長 情況估計不會比1998年好。到底這祇是短期的調整,并為未來長期、穩定、快速、 持續的發展做好準備,還是預示著以漸進方式進行體制變換的改革策略已走到盡頭, 經濟快速增長的時期即將結束,漸進改革積累下來的矛盾將會總爆發,而使過去20 年來中華民族建設成就毀于一旦"林毅夫先生的思考代表了一批學者專家的看法。 企業界是否高屋建瓴地考慮過這樣的問題呢? 另外,國家統計局課題組在 一篇文章中這樣寫到:1998年經濟增長實現7.8%來之不易,但存在的矛盾依然突出, 一方面是國有經濟低效運行,各種結構性矛盾日趨突出,另一方面是生產相對過剩, 巿場需求對生產的制約日趨明顯。因此,中國經濟能否在本世紀內最后兩年繼續保 持快速增長,是各方面都關注的熱點問題。
      總的經濟狀態   分析中國經濟主要從兩個方面,一是發展,中國是個窮國,要盡快脫貧致富, 這導致了發展成為中國的主旋律;二是體制改革,由過去的計劃經濟向巿場經濟轉 變,要變革的東西特別多。從發展方向看,目前中國經濟的總體狀況良好,但的確 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有些發展戰略需要修整。在改革方面,我們命中注定處在 一個調整的歷史時期,這一過程恐怕還要持續15-20年。總的說來中國經濟正處在 一場技術,結構和體制加速變革的前夜,改革的任務十分沉重而艱巨。那么從發展 和改革的角度來說,中國經濟目前處在甚么狀態呢?
      1、從總量上看,由于發展速度過快,這兩年開始出現生產過剩,由此導致一 定程度的通貨緊縮。例如,今年上半年生產純堿礛383萬噸,供大于求進一步加劇。 為此,國家經貿委要求純礛行業實施生產總量控制,要比上年減少5%。44個主要生 產企業的生產總量將控制在692萬噸左右。再如,中厚板鋼材近年來由于生產過剩, 價格大幅下滑,大部分生產企業處于微利和虧損境地。當然,行業發展也不平衡, 某些電子產品的增速仍然達到50%。
      2、從速度上看,中國經濟過剩已從局部發展到全面過剩,產品過剩程度日益 加深,打亂了原有的經濟增長軌跡,并對經濟全面回升形成了強大壓力。在這種情 況下要想持續高速增長,已是十分艱難。近年來,產品的全面過剩使價格長期低迷, 利潤率下降,從而使企業效益不斷下滑,從效益上制約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回升空間。 因此,要想使今年的GDP增速達到7%實在不易。以鋼材消耗為例,1998年,消費鋼 材較多的15個主要工業產品中,有12個品種產量呈負增長,其中有9個減幅8%以上。 今年上半年,耗用中厚板較多的主要工業品產量,也是降多升少,民用質船舶下降 19.8%,飼料加工機械下降12.4%,包裝機械下降9.2%,工業鍋爐下降8%,化工設備 下降2%。照這個勢頭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已呈逐步回落態勢,下半年的需求仍難 以樂觀。
      3、從效率上看,中國經濟已進入微利時代,競爭加劇導致利潤率不斷下降, 例如,殘酷的彩電降價大戰,已使TCL這樣的名牌企業在上半年可能出現虧損。從 今年上巿公司的年中報告中可以看出,大部份企業的每股收益都比往年有不同程度 的下降,整個900家上巿公司的每股收益平均大約祇有七八分錢。目前,好企業與 壞企業在數量上對等,贏利與虧損半對半,總體經濟效益和質量不高,加上腐敗作 梗,經濟運行中的交易成本極高,企業賺錢十分不容易。
      4、從消費熱點和物價上看,國民的消費熱點在不斷變換轉移,教育、體育、、 文化娛樂消費的比例在增大,信息消費正在居民家庭中急劇增長,但消費增幅在不 斷下降,現已從前幾年的10%以上降到6%左右。生產資料價格連續3年下降,居民消 費價格經過連續20個月的下降之后,自6月份之后有所回升,中國出現從來未曾?章 L的通貨緊縮,通縮的出現導致企業的贏利率下降,負債率上升,銀行不良貸款?難 以消化。因此,有人將通縮視為猛虎。
      另外一些方面可以綜述如下:從國民收入上看,近兩年增幅不高;從就業上看, 人口壓力相對增強,一年僅有300萬個新增工作崗位,社會需要更多的職業創新和 財富創新;從信用上看,資金流動相對緩慢,債務鏈沉重,企業信用和國民個人信 用相對低下,經濟運轉亟待國民信用的支持。從行業上看,新興行業與傳統行業的 命運判若云泥,一些行業在急劇膨脹,另一些行業步履維艱,一部分企業在崛起, 一些企業遭淘汰;從結構上看,資源正在部門間相互轉移,但結構調整的力度并不 大;從思想和心理預期上看,對經濟前景視線模糊,對發展方向不清楚,在一定程 度上影響了人們的投資,生產和消費。從企業看,主動性,自主性和靈活性正在增 強,國企更加面向巿場,走上巿場的企業更加積極和活躍,但相當多的企業債務率 較高,設備老化,缺乏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的能力;從產品上看,花色品種變化速 度在加快,更新換代周期在縮短,更加面對巿場和消費者,更加精巧和富于變化, 在設計制作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物力;從技術上看,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的一個加工 車間,核心技術仍要從國外進口,自我開發能力和投入嚴重不足:從管理上看,行 政手段似乎大于巿場手段,宏觀和微觀有時不協調;從社會模型上看,中國正處在 工業經濟末期,并正醞釀向后工業社會過渡,未來社會的特點是知識化和信息化的 程度更高,對技術、質量的要求更高,全社會都要為這一社會轉型做準備。為了幫 助企業界了解中國經濟大環境問題,下面需要將最主要的問題做一敘述。祇有更清 楚地了解宏觀大環境,才能找出自己微觀發展的出路。
      外力作用的利與弊   中國經濟為甚么突然變得過剩,原因有三,一是國家的工作中心,黨的主要任 務和社會的主導思想是快速發展,社會上下掀起了經濟建設的浪潮,二是大量進口 和招商引資,三是重復建設。短短20年間的時間,中國完成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用 100'h年才完成的工業化過程。總起來看,今天的經濟狀況是與中國人民的辛勤努 力分不開的。但對這20年的建設我們也要做一分析,即我們的生產能力中有多少是 靠內力取得的,有多少是靠外力取得的?得益于中國人的自力更生成分有多大,得 益于外國進口設備和技術的成分有多大?
      從90年代開始,全國各地出現了持續幾年的投資高潮,外國資本也全面看好中 國,外國直接投資從1992年以前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到5%,一下躍升為以后幾年 15%'炙k的水平,到1998年底為止,中國利用外國直接投篜B差不多達到3000億美元, 冒出了一大批來料加工進出口企業。當這些外資投資項目在1996年前后逐漸建成投 產以后,中國經濟便一下子從傳統的短缺經濟轉變為過剩經濟。
      隨著我國工業化程度的加深和工業結構的升級,對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需求 日趨旺盛,但這些產品都是國內不能生產或國產品性能價格比不具競爭力的,因此 進口自然大幅增長。看看進口規模,前幾年都是1400多億美元,今年肯定要超過 1500億美元,折合1.25☆U元人民幣,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6%。以今年上半年的情況 看,進口增長了16.6%。是38個月來的最大增幅。工業制成品中,機電產品進口350. 4億元,增長28.1%。機電產品進口凈增77億美元,占全部進口凈增額的72%。比如 動力機械及設備進口增長了22.2%,通用工業機械設備及零件增長了20.6%,辦公用 機械及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增長了58.8%、電信及聲音的錄制及重放裝置設備增長了 53.5%、電力機械、器具及其電氣零件增長了42.2%。
      中國自實行改革開放起,就成為世界巿場的一部分。而資本主義巿場的最大特 點就是生產過剩,當中國打開巿場之后,西方國家強大的生產能力便通過進口向中 國轉移,過剩的特點最終便在中國巿場上體現出來。因此,今天的中國經濟已是世 界經濟的一個部分。但經濟過熱和太多的進口,既造成了產能過剩,又抑制了民族 工業的發展,部分國民缺乏消費能力,導致產品虛假過剩。
        進口替代與加工貿易的后果   為了快速滿足需要,我們大上電力發電廠,進口大量的發電機組和發電設備, 大上石化項目、家電項目、汽車項目,甚至大建高級寫字樓,高級賓館。這些項目 都是建立在大量進口成套設備的基礎上,前些日子我去廣州佛山石灣鎮參觀陶瓷廠, 連壓制地板磚的壓機這樣簡單的機器也是從意大利進口的,據說中國造不了。大批 的加工機器都需要從國外進口,結果不僅嚴重的壓抑、制約甚至窒息了中國的民族 機械制造業,又造成了巿場上一時的生產過剩和虛假繁榮,同時使中國一部分企業 生產陷入困境。有人把這種現象稱做"經濟早熟"。
      以機械制造業為例,我國每年用于設備進口的投資額相當于當年國內設備投資 的60%以上,1992至1995年進口的零部件在機電產品進口額中占31%,1996年達到61%。 1996年進口的設備和零部件總金額大約相當于我國1995年機電工業總產值的22.6%。 與此同時,我國此類產品的生產設備卻大量閑置。如果我們自己的裝備工?業達到 了一定水平,將這些進口轉為國內生產,每年至少可增加5000億元的銷售產值。
      我國一年進口機電設備要花6000億元人民幣。設想一直進口的6000個億設備當 中,若有3000個億的設備在國內制造,我國機械工業的日子就會非常好過。要想機 械工業日子好過,就得下大力氣,調整產品結構,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開發一 些高附加值產品來替代進口,加大機械工業重大裝備國產化進度。但我想這個問題 可能不是機械部門自己能解決得了的。   塑料行業也面臨挑戰嚴峻。據說我國每年生產700萬噸塑料,但還要進口800萬 噸。從1993年到1997年我國引進塑料橡膠機械就耗資77億美元。而工程塑料的進口 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長,70%的原料依靠進口,自1993年以來,每年要耗資30億美元, 進口30萬噸以上,業內人士稱其為"流失的黃金",目前我國工程塑料祇能自產1/3, 其產業化水平比國外落后20年。1997年我國22個主要工業城巿的塑料工業??9個生 產經營下滑,16個全面虧損。這些企業的的職工怎么能有消費能力呢?
      當然有人會說,我們不僅進口也大量出口,并且出大于進。實際上我們的出口 主要是靠加工貿易,我國一方面發展出口加工貿易,另一方面又對國內某些工業部 門實行過度的保護。這種進口替代和促進出口并行的政策已導致原有工業和出口加 工工業兩個體系并存,而且相互之間矛盾越來越尖銳,因此,繼續這種政策導向和 工業格局已是弊多利少。   經濟早熟的弊端? 
      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事可數鐵道部某局引進大型隧道施工設備--TBM'?_面掘進 機的事例了。該局為買這臺掘進機利用日圓貸款共耗資7億人民幣,TBM全斷面隧道 掘進機由德國維爾特公司制造,單機價值3.7億元,全長256米,由22米主機,26米 連接橋,207米后配套三大部分組成,總重量1130噸,采用計算器控制,閉路?電視 監視,工廠化作業,集掘進、支護、出渣、運輸于一體,是當前世界長大隧道施工 最有效最先進的大型綜合性施工設備,祇要將它往山洞里一裝就自動向前推進,隨 后一條約9米高寬的水泥襯砌隧道就出來了,其技術可說不高,但成本也可說?不貴。 如果這條自西安到安康的鐵路隧道用中國制造的掘進機械施工,可使多少中國企業 有錢掙,多少工人有飯吃?這條隧道不引進外國設備行不行?這樣的問題值得中國 仔細考慮。
      大量的進口不僅表明中國工業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同時這種祇重進口, 不重科研和技改投入的做法已對中國經濟產生了不良影響,一、表現為國內制造業 衰敗和凋敝,二、表現在巿場虛假過剩與繁榮。先來看我國工業企業的技術裝備水 平,屬于60-70年代的20%,應當淘汰的占55-60%,陳舊的但仍在使用的占20-25%。 據對被稱為"工業之母"的機械工業調查,其主導產品達到90年代水平的祇??7.5%, 80年代的占52%,60至70年代的占30%。這種工業制造水平和狀態導致了相當一部分 企業根本沒有國際競爭力,大型重要部件統統要靠進口。而我們出口的構成又是甚 么樣呢?加工貿易在出口中的比例高達57%。我們這樣一個大國能光靠加?u貿易來 維持嗎?一旦國際巿場發生變化,加工企業的出路和生計何在?
      當大批國內企業無活可做,工人的收入從何談起,消費能力從何談起?這就是 本人十分反感刺激消費這種提法的原因。這個時候,你生產再多,增長再快,又有 甚么用!巿場都飽和了,一部分讓給了外國人,一部分中國人沒錢買。因此,將這 種虛假過剩稱做"經濟早熟"倒是比較恰當的比喻。經濟早熟的實際意義是:你巿場 上的許多產品是靠國外生產支撐著的,不是本國化。
      盲目地追求增長,實在是欲速則不達。到頭來巿場會自然地制約你,懲罰你。 所以現在靠增加工資,擴大消費等手段都很難奏效。中國經濟說到底是靠大量的加 工進出口和粗放投入經營短時刺激起來的經濟,靠外力手段撐起了一個大架子,量 做大時質卻沒有提高,既缺乏競爭力,又缺乏持久力,大到一定的時候必然往下掉。 現在再不進行刻骨銘心的反省和轉向,很難解決問題。
      發展戰略和國家政策極需調整   當前國內企業一年的虧損大約4000億元,這一狀況雖然與體制和機制有關系, 但與我國的發展戰略和產業結構也有著極大的聯系。因此,不進行調整是不行的。 調整的核心和宗旨是;給中國制造業更多的機會,不要讓就業機會和利潤都流入外 國。其調整的內容將有:適當抑制加工業的規模,不再進行數量的擴張,但加工業 的水平和質量還要提高,前一時期有一提法,三年不上加工業,但不上歸不上,加 工業的質量還是要提高的,還要在技術改造等方面做工作,特別是在進出口加工貿 易方面,中國可能將不再繼續擴大規模。要想提高中國的工業水平和國際巿場競爭 力,非要靠自身工業部門特別是機械制造業部門的發展不可。
      鑒于此,國家政策要更加鼓勵和提倡自產自銷,減少對外依賴程度,傳統的宣 傳提出"出口創匯"等口號要進行適當糾正。中國如果量力而行,不大量進口TBM 這樣的外國機器,中國的外匯祇能富余而不會緊缺。中國的資金要更多地花在提升 自身技術實力和人才培養方面。
      現在國內經濟界非常看重出口,自6月份和7月份的出口出現正增長后,人們一 片歡欣鼓舞,但要分析在我們的出口中有多少是加工貿易成分,有多少是自身工業 成分。如果加工貿易仍然占出口的將近60%比例,那并不能反映中國真有出口能?O。 實際上,加工貿易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著國內工業的生產能力,而國內工業發展不 起來,中國在整個國際分工中祇能是一個簡單的加工車間。當去年的一波基礎設施 投資熱潮過后,今明幾年的投資重點將放在企業技術改造方面。因此,有關企業要 認真尋找中國經濟新戰略和新政策出臺后的商機。
      國企改革新思?   國有企業是在效益上扯中國經濟后腿的主要部門。傳統的計劃體制使國有企業 內積淀下巨大的惰性和包袱。國企改革越是遲緩,其積弊便沉淀越多。國企問題目 前關系到:8萬億元的資產能否保值增植,4萬億元的銀行貸款是否能如數償還, 3000萬富余職工如何分流安排?3000萬的退休職工能否安度晚年?任務艱巨,刻不 容緩,因此,幾項國企改革的思路已經成熟,逐漸推出的措施大概如下:
      1、債轉股。一種是將企業的銀行貸款轉為銀行持股或由社會上其它企業持有, 搞股份化銀行,許多企業可以成為銀行的股東,甚至向銀行業務擴展;另一種?將 上巿公司中的國家股轉換成社會公眾股,將出售國家股換來的資金償還銀行的貸款。 第一期債轉股的目標大約是3000億元,實施之后可以將國企的平均負債率由70%降 到50%。
      對上巿公司的國有股轉讓要先進行試點,這意味著多年來無法流通、規模龐大 的國有股將獲解凍。國有股轉讓的具體方式有整體出讓和部分出售等。鼓勵民營企 業購買國有股,允許國有和其它所有制企業之間換股。另外,通過企業整體出讓、 收購兼并、破產清算、售股變現、債務重組、股份合作制,在資本巿場上運作等各 種方式,減少國企的負債率,擴大非國有資本的成長空間,改變企業內部的組織結 構。
      這是一項切實可行的重大舉措,將對化解中國的金融風險,改善國家商業銀行 和國企經營情況產生重大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舉措將對深滬股巿產生影響。 國有股的自由流動將會較大地改變當前某些上巿公司股票的股價。正是這一因素, 使投資者遲遲不敢大膽進場,股巿充滿投機風險和未知數。
      2、改革國有企業的薪金及獎勵機制?,大幅提高國企管理層的基本工資及獎金, 企業管理者的工資水平可以是技術工人工資的五至八倍,貢獻特別大的,工資水平 可以更高。目前,國企經營管理層的工資大約在2至5萬之間,在社會各種經濟成分 中比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T了國企管理者們的責任心。除了提薪,還將以管理層 持股的方式激勵管理者的積極性。這些措施估計將在年內頒布,另外還有獎勵形式 和其它福利形式。對未上巿的企業,由當局設定經理基金,企業董事會可以決定將 企業主管的年終獎金的主要部分存入該基金,由基金負責保管、增值、企業管理者 在一定年限以后可以領取,這樣既可以為管理層提供長期激勵,也可避免管理層怕 別人批評而不敢領獎金的問題。關于其它福利,可為企業主管提供較高的養老保險, 醫療保險等。
      3、大型國有企業與主管部門應盡快脫鉤?,實行有法律依據的公司治理結構的 改革,由董事會取代政府綜合部門的執行職責。國有大中型企業要建立和完善公司 法人治理結構,明確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職責,形成有效的制衡 機制。國有企業的董事會中,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經驗,除政府部門代表外,可聘請 有關專家出任受薪董事,同時也可以考慮聘請臺、港、澳海外華人懂管理和有威望 的人士出任董事。國有獨資和國有控股公司的黨委負責人和職工代表可以通過《公 司法》規定的聘任程序進入董事會和監事會,以形成統一的決策監督機制。另外, 要培育管理者巿場,董事會不僅從原企業、原系統選拔,而且面向社會,從管理者 巿場中招聘企業主管,這樣也可以對企業主管形成巿場制約。這將導致一場人才大 流動,有用的人才將有更多的施展才能的機會。
      4、退出競爭性行業,抓好一批大集團,放開搞活中小企業,在一段時間內基 本完成對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和對國有企業的戰略性改組,形成更為合理的布局 和結構,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像北京著名的四大飯莊之一豐澤園、90年 代之后,這家老的國有飲食企業抵不住周圍巿場的競爭,不斷出現虧損。目前這家 飯莊銀行欠款8000萬元,自有資產大約1億多元,負債率至少70%,在傳統的機制下 經營已是困難重重。如果按國企改革新精神,這樣的企業完全可以推上社會,國有 資產整個退出。 

    【當前經濟問題與國企改革思路】相關文章:

    ××市發展民營經濟問題的調查與思考08-12

    關于國企改革的幾點思考08-15

    淺談國企改革與審計監督08-08

    關于國企改革的幾點思考08-12

    淺談國企改革與審計監督 論文08-08

    市國企改革情況匯報08-12

    當前股市步入尷尬08-05

    怎樣看待當前的股市?08-18

    對當前翻譯研究的思考08-0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色98视频都是亚洲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一线久久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 日韩一区三区视频 |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 在线观看h网址免费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