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經濟論文>稅務論文>論電子商務環境中的稅收問題

    論電子商務環境中的稅收問題

    時間:2022-08-07 22:10:28 稅務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論電子商務環境中的稅收問題

       1.國家稅收管轄權的重新確認問題
      國家稅收管轄權依據國家主權可以分為屬人和屬地兩種,即居民稅收管轄權和所得來源地管轄權;如果一個自然人或經濟組織被認定為該國居民、將就其全球范圍內的各類收入對該國負擔無限的納稅義務,也就是說,居住國對其居民行使居民稅收管轄權;當一個自然人或經濟組織未達到一國稅法的居民認定標準時,則僅就其來源于該國的各類收入負擔有限納稅義務,也就是說,收入來源國對非居民行使收入來源地稅收管轄權。長期以來,為了避免對同一跨國所得的雙重征稅現象,收入來源地稅收管轄權被普遍認為優先于居民稅收管轄權,即首先由收入來源國行使收入來源地稅收管轄權進行源泉征稅,再由居住國行使居民稅收管轄權進行終點征稅。這樣,由于兩類稅收管轄權的行使先后次序不同,按照一定的規劃對二者進行劃分就成為協調有關國家財權利益分配的關鍵性問題。但是隨著電子商務的出現,跨國營業所得征稅就不僅僅局限于國家稅收管轄權的劃分與兩國間的協調問題了,而更多的是由于電子商務交易的數字化、虛擬化、隱匿化和支付方式的電子化所帶來的對交易場所、提供服務和產品的使用地難以在判斷的問題上,從而也就使收入來源地稅收管轄權失去了應有的效益。而如果稅務機關片面地強調居民稅收管轄權,則發展中國家作為網絡貿易輸入國,其對來源于本國的外國企業所得稅管轄權,將被削弱或完全喪失,導致稅收大量流失,這顯然不利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因此,對稅收管轄權的重新確認問題已成為加強電子商務環境下稅收管理的一個關鍵性問題。
        2.常設機構概念不清問題
      在國際稅收中,一國通常以外國企業是否在該國設有機構作為對非居民營業所得是否征稅的界定依據。但電子商務是完全建立在一個虛擬的市場上,完全打破了空間界限,使傳統意義上的固定營業場所的界線變得更加模糊。企業的貿易活動不再需要原有的固定營業場所、代理商等有形機構來完成,大多數產品或勞動的提供也并不需要企業實際出現,而僅需要一個網站和能夠從事相關交易的軟件。一些商家只需在國際互聯上擁有一個自己的網址和網頁,即可向世界推銷其產品和服務,并不依賴其傳統意義上的常設機構,而且互聯網上的網址、E-mail地址與產品或勞務的提供者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僅從這些信息上是無法判斷其機構所在地的。因此,電子商務導致常設機構概念不清,已經成為稅收的又一障礙。
        3.課稅對象性質模糊不清問題
      網絡貿易發展速度最快的領域是數字化資訊。電子商務中許多產品或勞務是以數字化的形式通過電子傳遞來實現的,傳統的計稅依據在這里已失去了基礎。由于數字化信息具有易被復制或下載的特性,改變了產品固有的存在形式,模糊了有形商品、無形勞務和特許權之間的界限,使得有關稅務當局很難確認一項所得究竟是商品收入所得、提供勞務所得還是特許權使用費,這將導致稅務處理的混亂,使課稅對象的性質變得模糊不清。
        4.按目的地原則征稅難的問題
      增值稅通常都是按目的地原則征收的。在互聯網上,由于聯機計算機IP地址可以動態分配,同一臺電腦可以同時擁有不同的網址,不同的電腦也可以擁有相同的網址,而且用戶可以利用匿名電子信箱掩藏身份.因此,就銷售者而言,不知其用戶的所在地,不知其服務是否輸往國外,也就不知是否應申請出口退稅;就用戶而言,不知所收到的商品和服務是來源于國內還是國外,也就無法確定自己是否應繳增值稅。
        5.國際避稅問題
      任何一國都有權就發生在其境內的運輸或支付行為征稅。任何一個公司只要擁有一臺計算機、一個MODEM和一部電話就可設立一個網站與國外企業進行商務洽談和貿易。所以,有些納稅人為了避稅,多選擇在避稅港建立虛擬公司,形成一個合法的經營地,而僅把國內作為一個存貨倉庫,利用避稅港的稅收優惠政策避稅,造成許多公司在經營地微利或虧損生存,而在避稅港利潤卻居高不下,使得稅收漏洞越來越大、稅款流失現象越來越嚴重,極大地削弱了國家的宏觀調控能力。
        二、電子商務的稅收對策
        1.盡早出臺電子商務相關稅收法規,改革、完善稅制
      針對互聯網貿易的特性,重新界定國家稅收管轄權、居民、常設機構、所得來源、商品、勞務、特許權轉讓等互聯網稅收概念,補充有關電子商務所適用的稅收條款,同時要對電子商務的納稅義務人、課稅對象、納稅環節、納稅地點、納稅期限等稅制的各要素給予明確的界定;改革完善相應的增值稅、所得稅稅收法律,確保建立公平的稅收法制環境,保證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有法可依。
        2.為了鼓勵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開征新的稅種,設置優惠稅率
      電子商務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貿易規模較小,相應地受征收技術、征稅成本和現有征管能力的制約。若對其征稅,會不利于保護和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若不對其征稅,從堅持稅收原則的角度看,無異于對稅收主權的放棄,稅收的中性原則、公平稅負原則也就不能得到體現;因此,可以設置一檔優惠稅率,鼓勵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考慮給信息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免征增值稅優惠政策或采取改“生產型”增值稅為“消費型”增值稅,允許固定資產所含稅金扣除的辦法;另一方面,在減免稅形式上加大間接減免力度,刺激企業將稅收優惠所得用于科技創新和企業發展。
        3.積極參與國際對話,加強稅收協調與合作
      電子商務的全球化引發了許多國際稅收問題,我國應積極參與國際電子商務研究,防范偷稅與避稅行為,妥善解決稅收管轄權問題,消除貿易壁壘、避免跨國所得的重復征稅以及聯合打擊跨國偷逃行為。加強國際稅收協調與合作,維護國家稅收主權,促進電子商務發展。
        4.加快科技發展和人才的培養
      電子商務與稅收征管,偷逃與堵漏,避稅與反避稅,歸根結底都是技術和人才的競爭。稅務部門應依托計算機網絡,加大現代技術投入,提高硬件的先進程度和軟件的智能程度,在智能服務器上設置具有跟蹤統計功能的征稅軟件,完成無紙化稅收,同時要大力培養既懂稅收又懂網絡知識的復合刑稅務人員,使稅收監控走在電子商務的前列。
    【參考文獻】
      [1] 方美琪.電子商務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2] 計算機世界.1999-2000年上半年各期.

    論電子商務環境中的稅收問題


    【論電子商務環境中的稅收問題】相關文章:

    淺析稅收征管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12

    論企業管理中激勵問題08-07

    論企業管理中激勵問題08-18

    電子商務與稅收08-07

    新媒介環境下新聞真實論視野中的幾個新問題論文03-16

    電子商務中的安全問題10-20

    探討稅收籌劃相關問題08-18

    論家教業稅收流失的原因及應對措施08-16

    論家教業稅收流失的原因及應對措施08-15

    正確認識電子商務 再談電子商務稅收08-1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欧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思思久久电影网站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 日本中文字幕aⅴ精品看片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Av在线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