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經濟論文>證券論文>《證券法》法律責任的失衡

    《證券法》法律責任的失衡

    時間:2022-08-05 14:59:49 證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證券法》法律責任的失衡

      《證券法》第十一章以36個條文規定了各類證券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責任,是《證券法》中占有相當重要地位的一章。但其中絕大部分(33條)是證券違法行為的行政責任,另有18處涉及追究刑事責任,而涉及民事責任的條款僅有兩條,占十分之一都不到,民事法律責任制度的缺位一望而知,法律責任制度失衡。

    《證券法》法律責任的失衡

      與原有法規相比,《證券法》在民事法律責任的規定方面有以下幾個變化:1.取消了追究民事法律責任的原則性規定。如《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規定:“違反本條例規定,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證券法》一方面取消了上述原則性規定,另一方面在具體行為中僅僅規定了虛假陳述及違背客戶意思表示造成損失的兩種情況必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客觀上造成了除上述兩類行為以外,對其他違法行為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情況追究民事責任失去了法律依據。2.增設了民事責任優先承擔的原則。《證券法》第207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由于我國法律中行政罰款和罰金刑比較嚴厲,考慮到行為人支付能力和優先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問題,規定這一原則很有必要。3.對進行虛假陳述的幾類主體及其負有責任的人員規定了嚴格的連帶賠償責任,這是借鑒國外立法經驗和針對我國證券市場信息披露極不規范的現狀所作的規定,也較前有所突破。但第63條規定的發行人、承銷的證券公司負有責任的董事、監事、經理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是否違背公司法的原則,還可商榷。本條規定承銷商還必須對發行公司上市后的文件如年度報告、中期報告等承擔責任,超越了承銷商的職責范圍,也不盡合理。另外,已有的民事責任規定仍然沒有提出具體的操作方案,延續了我國證券法規操作性不強的老毛病。

      有人認為,《證券法》中不規定民事法律責任問題不大,因為投資者還可依據《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要求賠償。《證券法》中要不要明確規定各類違法欺詐行為的民事責任?筆者認為很有必要,主要基于以下幾個原因:第一,證券法的調整對象是證券市場上各類主體(包括證券監管部門、證券發行主體、各類證券中介和服務機構及投資者)之間發生的法律關系,這些法律關系中既有行政管理關系,又有民事法律關系,因而證券法兼有行政法和民商法的性質,是行政法和民商法在證券領域的特別法,凡是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中發生的法律關系均應由證券法來調整。尤其是各類證券欺詐行為的民事責任的追究與一般民事責任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為民法的一般原則所無法解決,只能在《證券法》中加以詳細具體的規定。第二,從國外的立法經驗來看,證券欺詐行為的民事責任一般都在證券立法中與其行為模式結合規定。如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于第9節(e)、第16節(b)、第18節(a)分別規定操縱證券價格、短線交易、虛假陳述的民事賠償責任。日本《證券交易法》于16、17、18、24條分別規定非注冊證券出售、公開說明書虛假或重大遺漏、申報注冊文件虛假或重大遺漏及信息公開文件等方面的民事賠償責任。其余如新加坡、臺灣、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均有類似規定。第三,從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來看,我國《證券法》開宗明義第1條,把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擺在首位。投資者合法權益如何保護?在投資者因內幕交易、操作市場價格等惡性欺詐行為而遭受損失時,僅僅對欺詐行為人進行罰款、判刑就足以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了嗎?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作為法律責任的三種形式,性質不同,其功能與效果也不相同。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重在打擊和遏制違法犯罪行為,剝奪其進一步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條件,使之不致再犯,而民事責任重在消除違法犯罪行為的后果,使受害人的利益得到救濟,其主要手段就是賠償受害者的經濟損失。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原則落到實處,則必須賦予投資者在遭受損失時能行使訴權。

      雖然證券交易采用集中競價并由電子計算機自動撮合完成,在投資者眾多、證券交易價格又瞬息萬變的情況下,難以確定受害人和計算賠償數額,但是,立法應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科學預見性,不能回避問題或是等到問題成堆后再去解決。而且,隨著廣大證券投資者法律意識的增強和自我保護觀念的成熟,必然提出民事賠償的請求,作虛假陳述的“紅光”公司已有股民憤而告之即為一例。

      為了確保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不被侵犯,《證券法》中民事法律責任制度亟待完善。目前可能采取的作法有兩種:首先,在立法尚不成熟的現階段,應先確立證券民事法律責任制度的基本原則,即凡違反證券法的規定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必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投資者有證據證明自己為受害者的,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訴訟。在我國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公民的權利觀念非常淡漠,也不知道違法和守法的界限。其次,采用實施細則的方法,結合我國實際,借鑒國外立法的成熟經驗,對各類證券違法欺詐行為的民事責任加以具體規定,當務之急是要研究內幕交易、操作市場等幾種主要違法行為中受害人如何確定、賠償額如何計算等問題,確定追究此類行為民事責任的原則。

      華東政法學院·王菲萍

    【《證券法》法律責任的失衡】相關文章:

    法律責任培訓心得07-16

    “普職比”失衡的現狀、危害與矯正08-13

    學習能力失衡癥結在哪里?08-17

    中國經濟的真正風險險是經濟失衡08-12

    中國經濟的真正風險險是經濟失衡08-17

    高中教育發展失衡現狀及其對策08-19

    違法行為應該承擔法律責任08-17

    我國青少年學習能力失衡嚴重(日常表現)08-17

    違法行為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學習目標08-17

    違法行為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教案208-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尤物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 五月天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亚洲成a√人片在线 | 欧美在线观看免费人成 | 亚洲美女在线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