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公允價值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的影響分析
淺談公允價值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的影響分析摘要: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公允價值在我國逐步活躍起來。一般情況下,公允價值使會計信息更具相關性,更符合決策有用觀的會計目標,對投資者投資決策影響不可忽視。文章主要討論公允價值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的影響機制,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的利弊分析,并提出發揮公允價值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積極作用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公允價值 投資性房地產 投資決策
一、引言
目前,對于公允價值的定義,IASB定義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當事人自愿據以進行資產交換或者負債清償的金額。隨著市場經濟地位的確立、國內金融領域的不斷改革創新,傳統的歷史成本計量已經不能滿足資本市場發展和投資者投資決策的信息需求。
2007年報持有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公司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21.86%, 2008年增加到25.27%(徐經長、曾雪云,2010)。從數據中可以看出,運用公允價值計量的公司越來越多,公允價值損益的影響越來越廣泛。損益正是影響公司財務報表的重要因素,影響著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因此,探討公允價值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的影響是有必要的。文章從公允價值與投資者的關系出發,探討公允價值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的影響機制,并以近年來活躍的投資性房地產為例說明該機制,然后分析公允價值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的利弊影響,提出相關改善建議。
二、公允價值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的影響機制
(一)公允價值影響投資者投資決策的一般原理
不同的會計計量屬性對交易或者事項處理要求不同,隨之,就產生一系列的影響。無論選擇何種計量屬性,都不能忽略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完全游離決策有用觀這一會計目標。下面,筆者將探討公允價值如何影響投資者投資決策:
從圖1可以看出,一般來說,公允價值變動數額計入當期損益,而當期損益變動會影響當期利潤。根據每股收益=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利潤的變動會影響每股收益,當期利潤與每股收益兩者正方向變動。
市盈率是指每股市價與每股收益的比值,市盈率(靜態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普通股每股收益。市盈率是很具參考價值的股市指標,容易理解且數據容易獲得,是人們普遍關注的指標,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產生重要影響。在普通股每股市價確定的情況下,當每股收益上升,市盈率下降,當每股收益下降,市盈率上升。一般來說,市盈率越低,投資回收期越短,公司越具有投資價值,市盈率越高,投資回收期越長,公司投資價值越低。市盈率與每股收益成反比,每股收益與利潤成正比,即市盈率與利潤成反比。
(二)公允價值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的影響機制——以投資性房地產為例
近年來,土地價格、房屋租賃價格、商品房價格增長較快,房地產市場活躍。據資料表示,中國證監會會計部完成的《2009年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監管報告》顯示,2009年,有727家上市公司有投資性房地產。其中26家上市公司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投資性房地產。期末賬面價值為366.03億元,占投資性房地產總額的22.91%.盡管公允價值運用尚不十分普遍,但是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公允價值在投資性房地產的應用將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受到重視。下面,筆者將以投資性房地產為例說明上述機制的運行。
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投資性房地產不同交易或者事項對市盈率影響
注:“——”代表不變,“↗”代表上升或者增加,“↘”代表下降或者減少。
從表1可以知道,在初始計量中,無論是自建的還是外購獲得投資性房地產,借記“投資性房地產-成本”,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此時,不涉及損益類科目,市盈率不受影響,對投資者影響不大。
在后續計量中,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不用計提折舊或者攤銷,此時,對利潤無影響。而在資產負債表日,需要比較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和賬面余額的差額,把差額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當公允價值高于其賬面余額時,利潤會增加,每股收益上升,市盈率下降,吸引投資者;相反,每股收益下降,市盈率上升,難以吸引投資者。
在轉換的過程中,投資性房地產轉為自用房地產或者存貨時,以轉換日的公允價值作為自用房地產或者存貨的入賬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當該項資產公允價值高于原賬面價值時,利潤增加,每股收益上升,市盈率下降,吸引投資者,反之亦然。
當自用房地產或者存貨轉為投資性房地產時,應當按該項資產在轉換日的公允價值入賬,借記“投資性房地產-成本”、“存貨跌價準備”等科目,貸記“開發產品”等科目,同時,公允價值小于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此時,利潤減少,市盈率上升,難以吸引投資者投資決策;相反,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不涉及損益類科目。
在處置投資性房地產時,按實際收到的金額確認其他業務收入,按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余額確認其他業務成本,若存在公允價值變動或者轉換日計入資本公積金額的,要結轉。對利潤的影響,主要看投資性房地產賬面余額與出售時的公允價值的大小。若投資性房地產賬面余額小于出售價格,則利潤增加,市盈率下降,吸引投資者;反之,市盈率上升。
三、公允價值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的利弊分析
從辯證的角度看,事物具有兩面性。公允價值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的影響也不例外,既有利也有弊。當某項資產或者負債數額比較大的時候,該影響就會被放大,更要格外關注。以下是公允價值對投資者投資決策利弊分析:
(一)積極作用
1.更全面反映企業的收益,有利于投資者做出科學的投資決策
采用歷史成本法計量,會計收益只有在交易或者事項實現之時才會確認。而公允價值計量既要計量資產和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公允價值, 也要計量公允價值變動所造成的損益。即使交易或者事項沒實現,某項資產或者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也對會計信息產生影響。這樣能更合理、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當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所有者權益,讓投資者獲取更全面的信息。 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及時滿足投資者投資決策的信息需求
某項資產或者負債的價格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經濟條件下,有不同的價格。如果采用歷史成本計量,在賬面上反映的價格并不能跟上瞬間變化的市場價格,特別是價格波動較大的資產或者負債,如房地產價格等,歷史成本滯后性強。公允價值可以動態地反映資產或者負債的變動情況,及時地披露相關的信息,緊跟市場步伐,提高了財務報表的相關性,為投資者預測和決策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有利于投資者作出科學的決策。
(二)消極作用
企業使用公允價值計量能使會計信息更具全面性、及時性,有利于提高決策的科學性。然而,公允價值計量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效應,誤導投資者投資決策。
1.公允價值確定難免主觀性
我國的資本市場不是十分發達,很多時候,公允價值的計量需要使用估值技術,而估值技術是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雖然有相關的法規準則規范會計實務,但是在很多方面難以完全避免主觀判斷。在價格的估算上,恰好因為這些可選擇性的主觀判斷給了相關人員“主觀”主觀估算公允價值的機會進行盈余管理。
在時點的選擇上,也具有很大主觀性。不同的時點,市場上某項資產或者負債的公允價值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時候作出不同的處理,對會計信息有不同的影響。特別是存在關聯方交易時,利用公允價值人為操縱利潤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因為人為有目的性地利用公允價值,可能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誤導投資者投資決策。 代理沖突的存在,導致公允價值被利用,歪曲財務信息
由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股東與管理者之間存在代理沖突。利潤和管理者的業績、薪酬等個人利益掛鉤。利潤越高,代表管理者業績越好,管理者的薪酬也會越高。據研究結果表明,公允價值收益對公司高管薪酬的影響顯著為正,并且激勵作用顯著大于其它盈余項目,而公允價值損失對高管薪酬都無顯著影響,助長管理層的私利動機和投機行為(徐經長、曾雪云,2010)。由于人的自利性,管理者常常會忽視投資者的利益,不惜粉飾報表,甚至造假。再者,股東與管理層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股東幾乎不參與公司的具體運營。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管理層就有機會利用公允價值歪曲財務信息,使得投資者就難以了解公司的真實情況,判斷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據以對管理者業績作出合理、客觀的評價,做出科學的投資決策。 公允價值容易波動,導致股價不穩定
某項資產或者負債的公允價值具有一定的波動性,該波動性會在一定程度影響股價。歐洲中央銀行在2004 年一份有關公允價值會計和金融穩定性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公允價值的廣泛應用會增加銀行財務報表項目的波動性,甚至降低它們應對不利沖擊的能力。
據實證分析結果顯示,公允價值變動與上證指數有一定的正相關關系。很大程度上,公允價值變動數額總計為正數時,上證指數為正;公允價值變動數額總計為負數時,上證指數為負。股價會因為公允價值的波動而波動,左右投資者投資決策。
四、發揮公允價值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積極作用的政策建議
公允價值在我國的采用對投資者投資決策既有利也有弊。隨著公允價值的廣泛應用,公允價值對投資者的影響也將越來越廣泛。如何趨利避害,發揮公允價值的積極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對此,筆者有以下建議:
(一)發揮市場“無形的手”在資本市場中作用
考慮到我國資本市場還不是十分發達,需要必要的國家調控。但是過多的干預,將不利于資本市場的發展,難以形成成熟活躍的資本市場,不利于獲取客觀的公允價值。活躍成熟的資本市場,給公允價值的估值提供了有力的依據,有利于減少公允價值確定的主觀選擇性,提供相對客觀的公允價值,為投資者提供更客觀的會計信息。
(二)完善會計準則的相關細則,加強指導作用
由于公允價值在我國的運用并不是十分成熟,相關的準則也還沒完善,不是十分具體,對公允價值的確定缺乏相關細則的指導。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交易情況,公允價值的確定有不同的結果,有關部門應該根據具體的情況完善相關的細則,提高公允價值確定的可操作性。
(三)加強信息披露,實行全方位的監督
某項資產或者負債的公允價值時刻在變化,對會計信息、股票市場造成一定的不穩定性。為了減少股價的波動性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的影響,應該在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則下,縮短信息披露的周期,增加披露的頻率,讓投資者能時刻關注會計信息的變化,對有關信息有一個持續的、整體的把握。
此外,盡管在客觀方面的準則已經盡可能地規范人們的行為,減少主觀隨意性,但是很多時候,把有關的準則制定得完美是不可能的。書面的制度條例難免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和漏洞。為了防止人們利用漏洞,全方位的監督是必須的。政府相關部門、會計協會、審計協會、會計師事務所中介機構、學者專家等各方面的有效監督,將更好地防范公允價值的運用。
(四)提高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
在公允價值估價技術使用過程中,涉及極強的專業知識和職業判斷,必須提高專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提高估價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此外,職業道德更重要。若專業人員以及管理層誠實守信的防火墻堅不可破,自律性強,從根本上就沒有利用公允價值人為造假的動機,造假行為就不會發生。如果相關人員的自律性差,職業道德不過關,危害將隨著他的能力的提升而提升。因此,加強專業人員以及管理層的職業道德教育十分必要。
五、結語
公允價值在我國的運用是與國際接軌的需要,也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需要。公允價值正確和準確的運用將大大地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更符合決策有用觀,有利于投資者作出科學的決策。公允價值在我國運用還不算成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我們應該從各方面入手,借鑒國外先進經驗,逐步規范其應用,逐步完善。科學地運用公允價值需要社會各方的長期努力。
參考文獻:
[1]徐玉德。公允價值計量理論與實務[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2010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會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M],2010
朱丹,劉星,李世新。公允價值的決策有用觀:從經濟分析視覺的思考[J].會計研究,2010:84-96
徐經長,曾雪云。公允價值計量與管理層薪酬契約[J].會計研究,2010-03:12-19
王海。公允價值的演進邏輯與經濟后果研究[J].會計研究,2007-08:6-12
張超偉。公允價值計量利弊分析[J].經濟論壇,2010-08,8:191-193
陳學彬,許敏敏。公允價值變動對中國上市公司影響的實證分析——從盈利和股價波動的視角進行[J].金融論壇,2010,1:50-55
符倩倩。如何運用市盈率進行股票投資決策的探討[J].經濟管理論壇。2005,13:9-10
【淺談公允價值對投資者投資決策的影響分析】相關文章:
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研究08-07
淺談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決策的經濟分析08-05
公允價值論文參考文獻08-19
淺談固定資產投資決策與管理08-05
淺談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計量需引入房地產估價程序08-05
會計計量、公允價值與現值08-07
淺談體育舞蹈的價值08-05
上市公司投資決策行為的實證分析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