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銅油接踵步入超級牛市周期
稀缺原油一路狂飚近期,圍繞颶風卡特里娜對美國的影響,NYMEX原油出現了一波波瀾壯闊的漲勢,雖然近日略有回落,但是并沒有影響市場的牛氣,而且依靠石油輸出國組織強行增產的短期強心劑措施,雖然起到了即時壓制作用,但卻為未來市場的供應緊張埋下了伏筆,可謂短期是雪中送炭,中長期則是火上澆油。
此次颶風對于美國原油行業可謂飛來橫禍。美國石油協會上周四表示,卡特里娜颶風導致12家美國煉廠減產,此外有八家煉廠完全關閉,墨西哥灣近20個鉆井平臺關閉,這些原油生產設施的產量約占美國原油產量的四分之一。美國礦產管理局稱,原油每日減產136萬桶,天然氣每日減產78.66億立方尺,近79%。
為應對緊急局面,美國能源部打算動用國家原油戰略儲備,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阿拉伯承諾將在必要時每日增產150萬桶,以此來緩解油荒和抑制油價過高,IEA總干事克洛德芒迪上周五宣布,該機構所有26個成員國一致同意每天向美國市場投放200萬桶戰略儲備石油,為期30天。IEA表示,颶風造成國際石油市場每天損失150萬桶原油以及200萬桶成品油,將在兩周后評估本次集體行動的效果。
而隨著颶風影響的告一段落,慘遭颶風打擊的美國墨西哥灣的煉油產能也在逐步恢復。根據美國政府最新公布的數據,當地已有2個煉油廠重新開始生產,而該地區的油產量也在逐步回升中,具備了供應煉油廠生產的能力。周一BP表示,其在墨西哥灣的煉油廠很快就會恢復正常生產秩序。
總體而言,雖然損失慘重,但不可否認卡特里娜颶風對于墨西哥灣的煉油業影響仍屬短期,隨著颶風過境就會結束,只是由于處于目前這樣一個天價位置,使得油價十分敏感,但隨后美國和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動作,卻又使得這一事件變成中長期利多的可能。眾所周知,全球原油的儲量有限,而且各國石油開采的產能也已接近極限,同時還面臨伊朗等地域性不穩定因素的威脅,原油供應略顯緊張將是未來長時期的主題。因此任何通過短期大量投放原油來遏制價格的措施,都會在后期引發激烈的報復性反彈。
摩根大通對油價的預測為75美元,瑞富(REFCO)預測為80美元,高盛預測為105美元。這3個全球權威機構的預測應當就是油價依次可能會達到的目標位。
銅市直面超級牛市
3500,3600,3700美元……,面對銅市場如此的震撼市況,使得我們不得不承認并迎接所謂超級牛市周期的到來。上周五,LME銅價繼續高歌猛進,歷史紀錄表上再次寫下3725美元的數字,牛市的旅途,雖已走了三年,但卻仿佛是剛剛開始。
首先,長期歷史圖表對這一超級牛市理論構成支持。30年來經歷三次大牛市,形成一個長期的上升通道,但自2005年以來,牛市的特點發生異化,首先是時間上的拉長,隨后以8月的月線正式突破為標志,一個不同于以往的牛市全新出現,這也就是所謂的超級牛市周期誕生。
其次,雖然庫存不斷增加,但自8月17日成為現貨月的持倉達到53698手,為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目前仍有32079手,為市場提供了充足的擠空能量。而擠空在市場中最直觀的反應,就是現貨/3個月升水的居高不下。現貨升水的長時間高企,使得現貨銷售更為劃算,也是否認大量隱性庫存存在傳言的有力證據。
再有,由于始終處于連創新高的走勢中,包括30年大通道也已經被甩在身后,我們對于銅價未來目標的預期變得困難,整數位當然是可以參照的目標,不過更具劃時代意義的,同時也是為國外投行所頻頻提及的,則是倫敦現貨價達到4000美元的目標。
與此同時,國內方面,六月至八月為銅市場傳統意義上的消費淡季,經過每年春季消費旺季之后,銅加工企業一般都會在夏季作設備檢修,銅消費疲弱,供給過剩,因此一些進口商正將一部分進口銅轉售到亞洲其它地區,還有一些進口合同被迫推遲甚至取消。七月份中國精煉銅進口量為100?109噸,這較六月的進口量減少27.1%,八月銅進口量可能會繼續維持較低的水平。
此外,國儲局在上海期銅八月合約執行交割后,可能繼續在九月合約承接實盤,數量可能與八月相當,為五千噸。但也正是因為淡季所導致的進口量下降,包括國儲接貨,為市場脫去了沉重的庫存包袱,使得國內銅市在9月份里可以輕裝上陣,供求平衡甚至供應緊張的情況將再次出現,從而有力提振銅價。
與預測倫敦銅價遭遇同樣的問題,國內市場的上方目標位也較難判定,不過我們在今年即曾經有過最輝煌的高潮,在5月份時現貨價最高曾沖至37500元的水平,目前來看,昔日盛景有望重現。
來源: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網絡事業部
【銅油接踵步入超級牛市周期】相關文章:
摩肩接踵造句08-22
周期問題08-16
周期教學反思04-12
步入的作文04-14
《簡單的周期》教學反思04-05
周期工作計劃11-07
步入青年作文05-15
元素周期表08-17
數學教案-周期問題08-16
步入幸福之門作文08-24